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永奎

作品数:19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肿瘤
  • 9篇肉瘤
  • 9篇骨肉瘤
  • 6篇骨肿瘤
  • 6篇恶性
  • 4篇切除
  • 4篇细胞
  • 4篇基因
  • 3篇原发恶性
  • 3篇肉瘤细胞
  • 3篇手术
  • 3篇骨肉瘤细胞
  • 3篇恶性骨肿瘤
  • 3篇恶性肿瘤
  • 2篇蛋白
  • 2篇氧化还原酶
  • 2篇预后
  • 2篇肉瘤组织
  • 2篇手术治疗
  • 2篇切除重建

机构

  • 19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9篇李甲振
  • 19篇刘永奎
  • 18篇张岩
  • 17篇卢新昌
  • 12篇张翼
  • 5篇石海龙
  • 5篇闻嘉
  • 3篇李哲
  • 2篇张怀栓
  • 1篇许峰
  • 1篇张超
  • 1篇张卫红
  • 1篇张彬
  • 1篇李家平
  • 1篇镐英杰
  • 1篇冯光
  • 1篇雷铮
  • 1篇付卫平
  • 1篇张翼

传媒

  • 7篇中国矫形外科...
  • 6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肼苯哒嗪对人骨肉瘤细胞的生长抑制及对WWOX基因的调控作用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通过观察肼苯哒嗪、5’-氮杂-2’-脱氧胞嘧啶核苷酸(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及其联合使用对人成骨肉瘤细胞MG-63的生长抑制作用,并检测对骨肉瘤细胞中WWOX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初步明确肼苯哒嗪对骨肉瘤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制成细胞悬液,计数板计数5×10^4个,ml,加入96孔板。分为肼苯哒嗪组(药物浓度为0.1、1.0、10μmol/L)、5-Aza-CdR组(药物剂量为5、10、20μmol/L)、肼苯哒嗪联合5-Aza-CdR组f药物剂量为0.1μmol/L+5μmo/L、1.0μmol/L+10/μmol/L、10μmol/L+20μmol/L)及对照组(培养基)。噻唑蓝(M1Tr)比色法检测药物对MG.63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对细胞周期分布作用及凋亡影响;Real-TimePCR技术检测WWOXmRNA表达改变情况;Western-blot检测药物处理后各组细胞中WWO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肼苯哒嗪、5-Aza-CdR及其联合应用对MG-63细胞的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并与作用时间相关;联合应用较单用抑制作用明显增强,且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肼苯哒嗪、5-Aza-CdR可诱导骨肉瘤MG-63细胞凋亡,联合应用时诱导凋亡作用加强。肼苯哒嗪、5-Aza-CdR对骨肉瘤MG-63细胞中WWOX基因表达有促进作用,联合作用使WWOX表达明显增强。结论肼苯哒嗪可明显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并促进WWOX基因的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为肼苯哒嗪能够使抑癌基因WWOX基因甲基化状态逆转,表达增加,从而抑制MG-63细胞的增殖。
李甲振徐宗潮张岩卢新昌石海龙刘永奎
关键词:骨肉瘤肼苯哒嗪基因肿瘤抑制
股骨干原发恶性肿瘤保肢手术中的重建策略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股骨干原发恶性肿瘤保肢手术治疗及重建的方法,并分析其并发症及功能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37例股骨干原发恶性肿瘤患者资料,男22例,女15例;年龄(20.56±4.72)岁(范围:8~46岁)。37例Enneking恶性肿瘤分期均为ⅡB期,肿瘤病灶累及股骨长度范围10~24 cm,均未发生病理性骨折;术前行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骨肉瘤22例,软骨肉瘤8例,尤文肉瘤5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骨肉瘤与尤文肉瘤均行新辅助化疗。8例行人工全股骨假体置换术(置换组),14例行大段异体骨移植髓内钉内固定术(异体骨组),同种异体骨-假体复合物(allograft-prosthetic composite,APC)术8例(APC组),3D打印假体7例(3D打印组)。肢体功能按照世界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93系统评分,对比分析各组之间肢体功能及优良率。结果37例随访时间(23.15±16.74)个月(范围:6~62个月)。至末次随访,9例(30.76%)出现肺转移,其中6例患者死于肿瘤多发转移,余28例无瘤存活。37例术后MSTS93评分(22.55±2.57)分(范围:18~28分),3D打印组为(27±1.74)分,异体骨组为(22.85±2.59)分,置换组(20.25±2.25)分,APC组(20.5±2.07)分,3D打印组功能评分与其他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总体下肢功能优良率为79.41%,其中3D打印组优良率为100%,异体骨组优良率为78.5%,APC组为87.5%,置换组优良率为62.5%,各组之间肢体功能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置换组术后患者髋关节均未发生脱位,3例异体骨组及2例APC组异体骨段发生骨折不愈合;置换组1例术后血肿压迫坐骨神经,行急诊清创后神经功能恢复;1例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经换药清创后愈合。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4.32%(9/37)。结论股骨干原发恶性肿瘤的患者通过肿瘤范围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能够有效地恢复下肢功能,从而达到保肢的目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3D�
卢新昌李甲振张岩张翼刘永奎闻嘉元耀博李隆卿
关键词:股骨股骨肿瘤假体植入骨重建病例对照研究
开放手术与CT引导下微创射频消融手术治疗骨样骨瘤的效果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比较开放手术与CT引导下微创射频消融手术治疗骨样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6月至2020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55例骨样骨瘤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开放手术组(30例)和微创消融组(25例),开放手术组接受开放手术方式治疗,微创消融组接受CT引导下微创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病理结果、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72h、1周及1、6、12个月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术后活检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消融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开放手术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开放手术组(P<0.001);开放手术组有3例严重并发症(骨折)和3例复发,微创消融组无严重并发症及复发,微创消融组术后出现并发症或复发的概率低于开放手术组(P<0.05);术后72h、1周及1、6个月,微创消融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开放手术组(P<0.05)。结论CT引导下微创射频消融术治疗骨样骨瘤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和康复时间、术后并发症或复发等方面较开放手术组有明显优势,可以优先考虑CT引导下微创射频消融术作为治疗骨样骨瘤的方法。
张超李甲振张岩卢新昌刘永奎张翼李哲
关键词:骨样骨瘤射频消融术开放手术微创
骨水泥填充在脊柱前列腺癌转移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骨水泥治疗脊柱成骨性转移瘤的安全性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分析前列腺癌晚期脊柱转移患者,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9年9月~2019年5月28例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药物治疗的患者,平均年龄(72.52±4.71)岁,所有患者随访时间至少3个月。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体力状况卡氏评分(KPS)、功能障碍评分(ODI)的变化情况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疗效。[结果]骨水泥用量1.5~4 ml,平均(2.31±0.73)ml,骨水泥填充情况良好,均无渗漏,术后卧床时间平均(2.61±0.53)d。VAS评分、ODI评分术后1 d,术后1、3个月及最后一次随访与术前相比明显降低,KPS基线评分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止痛药用量术后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脊柱成骨性转移瘤的患者,骨水泥填充可以快速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可作为有效、安全的微创治疗术式。
白振华李甲振张岩卢新昌张翼刘永奎廉檬檬录高青
关键词: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
影响Ⅰ级软骨肉瘤手术切除预后的因素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影响Ⅰ级软骨肉瘤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2例Ⅰ级软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三类发病部位的两种手术方式对无复发生存率的影响,Cox回归分析影响生存的因素。[结果]随访时间24~96个月,平均(48.07±21.22)个月,3例患者复发后失访。随访过程中,5例患者出现远处转移,共2例患者死于肺转移,5年生存率96.77%。MSTS评分局部切除组为(28.27±0.65)分,广泛切除组为(25.68±1.45)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5年无复发生存率,局部切除组为59.67%,广泛切除组为9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是否复发的单因素分析表明,是否复发两组间在性别、年龄、部位、肿瘤直径、Enneking分期、位置分类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复发组手术广泛切除的比率显著低于未复发组(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广泛切除或局部切除对四肢肿瘤无复发生存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相较于局部切除,广泛切除在中轴组和胸壁组可以获得显著提升的无复发生存率(P<0.05)。Cox回归分析表明,手术方式(HR=9.495,95%CI:1.947~46.311,P<0.05)是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对四肢Ⅰ级软骨肉瘤,局部切除不增加复发风险且功能更佳。对胸壁、骨盆和脊柱Ⅰ级软骨肉瘤,应广泛切除以减少复发风险。
元耀博李甲振张岩卢新昌刘永奎张翼
关键词:软骨肉瘤手术方式肿瘤部位复发预后
第一前肋恶性肿瘤切除重建的初步研究
2019年
[目的]探讨第一前肋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及重建的外科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7年6月收治7例第一前肋恶性肿瘤患者的相关资料,男5例,女2例;左侧5例,右侧2例,年龄22~66岁,平均(35.24±10.62)岁。其肿瘤病理分别为软骨肉瘤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骨肉瘤1例、纤维肉瘤1例。完善术前检查后均行CT引导下穿刺明确病理诊断。骨肉瘤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后手术,其余患者病理明确后手术治疗。手术入路采用锁骨上入路,锁骨离断,显露第一肋骨并保护锁骨下动、静脉及臂丛神经,按术前预定截骨范围(肿瘤边缘外3 cm)咬骨钳离断肋骨后端,锁骨钢板固定,胸腔常规放置闭式引流。术后观察指标包括有无血气胸、臂丛神经损伤、肿瘤复发、锁骨愈合。[结果] 7例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无术中危象及术中死亡者。术后随访9个月~4年。7例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血气胸,均经胸腔闭式引流后恢复;2例患者术后有臂丛神经损伤症状,上臂麻木和无力,经保守治疗后恢复;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无感染性血气胸等并发症。1例软骨肉瘤患者术后10个月软骨肉瘤局部复发再次行局部扩大切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术后11个月多发转移后放弃治疗;其余患者随访期间未见肿瘤复发。患者锁骨骨折均愈合。[结论]锁骨离断后行第一前肋恶性肿瘤切除手术可以有效切除肿瘤组织,术中需注意保护臂丛神经,术后需注意治疗胸腔积液。
卢新昌李甲振张岩张翼刘永奎
关键词:第一肋骨恶性肿瘤臂丛
驱动蛋白23调控骨肉瘤进展及血管新生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究驱动蛋白家族成员23(KIF23)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在骨肉瘤中的调控方式。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0例骨肉瘤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及癌旁组织标本,全部病例均经过病理证实,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4.0±1.9)岁。利用KIF23特异性抗体检测其在人骨肉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量,并利用KIF23特异的短发卡(shRNA)质粒在成骨肉瘤细胞(U2-OS)及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中下调KIF23的表达,通过噻唑蓝(MTT),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及划痕实验检测KIF23对内皮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内皮细胞体外成管(Tube formation)实验检测对HUVEC体外成管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及迁移相关标志物的表达;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相关mRNA的表达;裸鼠成瘤实验检测下调KIF23后裸鼠体内成瘤情况。结果:KIF23的mRNA水平在骨肉瘤组织中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2-OS细胞中,细胞增殖和细胞迁移在转染组中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UVEC中,转染组较对照组在细胞增殖和迁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IF23敲低组较对照组在肿瘤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积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KIF23调控体内外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及内皮细胞增殖迁移,进一步调控肿瘤进展及血管新生过程。
金池卢新昌闻嘉刘永奎李甲振张翼
关键词:骨肉瘤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血管新生
四肢恶性肿瘤切除后3D打印假体重建的初步结果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四肢原发恶性骨肿瘤切除后3D打印定制假体在重建骨缺损中的设计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6月—2020年12月采用3D打印假体手术保肢治疗14例四肢原发恶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变均位于长骨骨干;其中骨肉瘤10例,尤文肉瘤2例,未分化多形性肉瘤2例,Enneking分期均为IIB期。[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发生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平均(162.33±72.06)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521.42ml±638.42)ml,切口长度平均(20.50±5.69)cm,切口愈合时间平均(14.00±2.44)d,住院时间平均(19.00±2.10)d。所有患者随访(23.70±16.92)个月。与术后3个月相比,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随术后时间推移,肢体功能MSTS93系统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患者生存状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5例出现肺转移,其中,3例死于多发转移,2例带瘤生存,占35.71%;另外9例无瘤生存,占64.29%。[结论]3D打印假体可以给长骨骨干肿瘤保肢提供一个较好的选择。
卢新昌李甲振张岩张翼闻嘉刘永奎李哲金池
关键词:原发性恶性骨肿瘤重建术
人工补片在骶骨肿瘤切除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2018年
[目的]探讨人工补片在骶骨肿瘤切除后重建骶尾部软组织附着点对伤口愈合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6年2月骶骨肿瘤手术患者51例,肿瘤病变行整块切除或扩大切除手术治疗,根据肿瘤切除后有无采用人工补片重建骶尾部软组织附着点分为补片组(采用人工补片)25例和非补片组(不用人工补片)2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伤口一期愈合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补片组80%,非补片组53.84%),P<0.05,补片组20例获得一期愈合,5例未一期愈合的患者1例延期愈合,4例清创术后愈合;非补片组14例获得一期愈合,未一期愈合的12例患者中4例延期愈合,8例清创术后愈合。术后补片组平均住院日(21.48±4.94)d,非补片组(24.96±6.98)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补片可以作为骶骨肿瘤切除后的软组织重建方法并能够提高一期愈合率。
卢新昌李甲振张岩张翼刘永奎汤猛杨栋梁
关键词:骶骨肿瘤切除重建人工补片伤口愈合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干扰素-β对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的生长抑制作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RTA)联合干扰素(IFN)-13对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的生长抑制试验以及对干扰素/维甲酸联合应用诱导凋亡的相关基因19(GRIM-19)和原癌基因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噻唑蓝(MTF)比色法检测不同药物浓度的ATRA/IFN-13,单用或联合应用对MG-63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AnnexinV—FITC/PI法检测MG-63的凋亡;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G-63中STAT3与GRIM.19基因的扩增情况;Westernblot检测MG-63中STAT3与GRIM-19蛋白的表达。结果ARTA和IFN.B单用或联合应用均可抑制MG.63的增殖,呈浓度依赖性并与作用时间有关;联合应用抑制作用明显增强,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TA、IFN.B单独作用,可诱导MG-63凋亡;联合应用时,诱导凋亡作用显著增强。ARTA联合IFN-B作用,GRIM-19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1.620±0.095),GRIM-19蛋白明显升高(1.850±0.060),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TAT3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0.120±0.032),STAT3蛋白明显降低(0.540±0.075),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RTA/IFN.13作用,可明显抑制MG-63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是诱导GRIM-19高表达,特异性结合于STAT3的转录活性区域,使原癌基因STAT3的表达降低。
李甲振张怀栓镐英杰张岩刘永奎石海龙闻嘉
关键词:骨肉瘤全反式维甲酸干扰素-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