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洲亚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哈尔滨市青年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吡唑
  • 3篇吡唑啉
  • 3篇吡唑啉酮
  • 3篇唑啉
  • 3篇啉酮
  • 2篇配合物
  • 2篇噻唑
  • 2篇噻唑基
  • 2篇酰基
  • 2篇席夫碱
  • 2篇苯并噻唑
  • 2篇苯并噻唑基
  • 1篇新型席夫碱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厌氧
  • 1篇厌氧降解
  • 1篇乙酰
  • 1篇乙酰基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活性

机构

  • 5篇哈尔滨理工大...

作者

  • 5篇刘洲亚
  • 3篇俞志刚
  • 2篇竹学友
  • 1篇孙晓君
  • 1篇张云天
  • 1篇王利妮
  • 1篇鹿桂芳
  • 1篇纪红蕊
  • 1篇尚岩
  • 1篇杜霞
  • 1篇李凤琴
  • 1篇潘平

传媒

  • 1篇化学试剂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化学与生物工...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萘乙酰基吡唑啉酮及其席夫碱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5
2008年
在非水溶剂中合成出一种未见报道的新型酰基吡唑啉酮试剂:1-苯基-3-甲基-4-萘乙酰基-吡唑啉酮-5(PMNAP)及其3种席夫碱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表征结果显示:PMNAP以酮式结构存在,形成席夫碱后的3种化合物均以酮式和烯醇式两种结构并存。
刘洲亚俞志刚竹学友尚岩鹿桂芳
关键词:席夫碱
苯并噻唑基酰基吡唑啉酮的合成
2014年
在非水溶剂中合成了4种新型苯并噻唑基酰基吡唑啉酮试剂。用元素分析、IR、1H NMR和LC-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不同测试条件下,4个化合物存在方式不尽相同,可主要以酮式或酮式和烯醇式异构体共存方式存在。
李凤琴刘洲亚俞志刚纪红蕊杜霞潘平
关键词:酰基吡唑啉酮
厌氧降解五氯酚过程中pH的影响和污泥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本文以未经驯化的好氧活性污泥作为接种泥,研究了厌氧条件下处理含五氯酚废水连续流稳定运行过程中PCP和COD去除率的变化规律,及运行过程中pH值对PCP和COD处理效果的影响,同时探讨了运行过程中活性污泥性能SV、VSS/SS的变化。
王利妮刘洲亚张云天
关键词:厌氧降解五氯酚污泥性能
苯并噻唑基吡唑啉酮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荧光性能
稀土元素是一类特殊的无机离子,具有优良的光学、电学和磁学性质,研究其功能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相关性质已成为配位化学领域的热点之一。酰基吡唑啉酮是一类N杂环β-二酮螯合剂,其活性的双酮配位基可以同稀土离子形成大量的功能各异...
刘洲亚
关键词:配位化学功能配合物
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席夫碱及其铜配合物的合成与抑菌活性的研究被引量:15
2008年
在非水溶剂中合成出一种未见报道的新型席夫碱试剂1-对氯苯基-3-苯基-4-呋喃甲酰基-吡唑酮-5缩糠胺(L)及其铜配合物。由元素分析、质谱和摩尔电导值推测出配合物的组成为CuL2,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等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做了初步的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配体以酮式和烯醇式共存,配位时完全异构化为酮式结构,通过吡唑啉酮环羰基上O原子和亚胺基上的N原子以双齿形式与中心离子成键,配合物的配位数为4;配合物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大肠杆菌(101)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配体更强。
竹学友俞志刚刘洲亚孙晓君
关键词:席夫碱抑菌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