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伟平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马铃薯
  • 6篇马铃薯甲虫
  • 6篇甲虫
  • 3篇毒力
  • 3篇杀虫
  • 3篇杀虫剂
  • 2篇电泳
  • 2篇新烟碱类
  • 2篇新烟碱类杀虫...
  • 2篇烟碱类
  • 2篇烟碱类杀虫剂
  • 2篇引物
  • 2篇特异性引物
  • 2篇凝胶
  • 2篇凝胶电泳
  • 2篇琼脂糖
  • 2篇琼脂糖凝胶
  • 2篇琼脂糖凝胶电...
  • 2篇抗药
  • 2篇抗药性

机构

  • 6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作者

  • 6篇卢伟平
  • 5篇姜卫华
  • 5篇李国清
  • 3篇郭文超
  • 3篇熊满辉
  • 3篇王志田
  • 3篇刘萍

传媒

  • 1篇昆虫学报
  • 1篇农药
  • 1篇农药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几种新型杀虫剂对马铃薯甲虫的毒力及两类靶标的分子克隆
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Say)是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的大部分国家马铃薯上最重要的食叶害虫。马铃薯甲虫于上世纪90年代从哈萨克斯坦入侵中国,现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疆的大部分县(市...
卢伟平
关键词:马铃薯甲虫新型杀虫剂鱼尼丁受体
文献传递
新疆北疆马铃薯甲虫成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敏感性变化被引量:7
2011年
采用点滴法于2009和2010年监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疆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9个田间种群成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和噻虫啉的敏感性变化,发现其对吡虫啉和噻虫嗪的敏感性逐年降低。2009年监测的6个种群中有3个对啶虫脒和噻虫嗪低抗(抗性倍数5.0~10.0);2010年监测的6个种群全部对噻虫嗪产生了抗性,其中中抗(抗性倍数10.1~40.0)和低抗种群各3个。噻虫嗪与高效氯氟氰菊酯可能存在交互抗性。
刘萍姜卫华卢伟平李国清
关键词:马铃薯甲虫新烟碱类杀虫剂毒力抗药性
同时检测马铃薯甲虫AChE基因和Na<Sup>+</Sup>通道基因突变的引物及PASA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同时检测马铃薯甲虫AChE基因和Na<Sup>+</Sup>通道基因突变的引物及PASA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取马铃薯甲虫基因组DNA;b、采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引物对马铃薯甲虫的基...
姜卫华郭文超卢伟平熊满辉王志田李国清
4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马铃薯甲虫的触杀毒力比较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马铃薯甲虫已在北疆为害近20年,多年的化学防治使其对常规农药产生了抗药性,寻找替代农药品种变得十分迫切与必要。[方法]采用点滴法于2009、2010年测定了4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新疆北疆6县市马铃薯甲虫4龄幼虫的触杀毒力。[结果]4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这些田间种群均具有很好的毒杀效果,吡虫啉、噻虫嗪、噻虫啉和啶虫脒相对毒力比为1∶0.87∶1.90∶7.20,其中啶虫脒的毒力最强而噻虫嗪最弱。[结论]4种新烟碱类农药对马铃薯甲虫4龄幼虫触杀毒力的差异与其田间种群对常规农药的抗性无关,可用于马铃薯甲虫防治及抗药性治理。
卢伟平刘萍姜卫华李国清
关键词:马铃薯甲虫新烟碱类触杀毒力
同时检测马铃薯甲虫AChE基因和Na<Sup>+</Sup>通道基因突变的引物及PASA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同时检测马铃薯甲虫AChE基因和Na<Sup>+</Sup>通道基因突变的引物及PASA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取马铃薯甲虫基因组DNA;b.采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引物对马铃薯甲虫的基...
姜卫华郭文超卢伟平熊满辉王志田李国清
文献传递
新疆北部马铃薯甲虫幼虫对常规杀虫剂的抗药性(英文)被引量:10
2010年
为了了解并掌握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 lineata(Say)在新疆的抗性水平及动态,为科学用药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点滴法测定了新疆北部马铃薯甲虫6个田间种群(乌鲁木齐、阜康、昌吉、阿勒泰、尼勒克和特克斯)的4龄幼虫对14种常规药剂的敏感性,并测试了磷酸三苯酯(TPP)、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和氧化胡椒基丁醚(PBO)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与已报道的基线相比,特克斯种群对几种药剂都敏感,因此确定特克斯田间种群为敏感品系。与特克斯敏感品系相比,昌吉种群对三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克百威及丁硫克百威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08.8,30,17.6和24.7,而尼勒克种群对这4种药剂的抗性倍数分别为29.4,42.5,10.1和89.9。此外,昌吉和阜康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也分别产生8.9和13.0倍的中等抗性。增效测定结果显示:对于尼勒克种群,PBO对三氟氯氰菊酯有明显增效作用;对于昌吉种群,PBO,TPP和DEM对克百威有明显增效作用。因此推断解毒酶活性增强可能是新疆马铃薯甲虫对三氟氯氰菊酯和克百威的抗性机制之一。由于增效作用不能完全消除抗性,因此新疆马铃薯甲虫的抗药性还可能涉及到其他机制。
姜卫华熊满辉王志田卢伟平刘萍郭文超李国清
关键词:马铃薯甲虫抗药性点滴法增效剂抗性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