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大雄

作品数:22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细胞
  • 7篇病理
  • 6篇免疫
  • 5篇肝细胞
  • 4篇蛋白
  • 4篇组织化学
  • 4篇细胞癌
  • 4篇免疫组织
  • 4篇免疫组织化学
  • 4篇基因
  • 4篇肝癌
  • 3篇肿瘤
  • 3篇临床病理
  • 3篇临床病理分析
  • 3篇肝细胞癌
  • 3篇病理分析
  • 2篇预后
  • 2篇原发性
  • 2篇灶性
  • 2篇增生

机构

  • 10篇北京协和医院
  • 8篇邮电总医院
  • 4篇北京邮电总医...
  • 3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湖南省儿童医...
  • 1篇华盛顿大学
  • 1篇北京肿瘤医院

作者

  • 22篇叶大雄
  • 11篇孟芝兰
  • 6篇张晋夏
  • 6篇姜英
  • 6篇姜英
  • 3篇杨春明
  • 3篇芮静安
  • 3篇张宁
  • 2篇刘彤
  • 2篇周柔丽
  • 2篇王莉瑛
  • 1篇刘彤
  • 1篇邵根泽
  • 1篇刘瑞雪
  • 1篇吴秉铨
  • 1篇杨春明
  • 1篇金城
  • 1篇冯雪英
  • 1篇刘军建
  • 1篇吕怀盛

传媒

  • 4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肝脏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4
  • 5篇2003
  • 5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小管癌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乳腺小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通过光镜和免疫组化方法对4例乳腺小管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4例乳腺小管癌仅3例有可触及的肿物,另1例仅在B超下发现两个低回声肿块。镜下4例均由高分化的小管结构组成,存在开放的管腔,被覆单层上皮细胞,腺管形状不规则成角状,内含嗜碱性分泌物,可见顶浆分泌的小突起,未见肌上皮细胞及完整的基底膜成分,SMA(-)。间质增生并富于细胞。3例伴有导管内癌,其中1例伴有平坦上皮不典型增生。结论小管癌的正确诊断需组织形态和免疫组化相结合,并与硬化性腺病、微小腺体腺病、复杂硬化性腺病/放射状瘢痕、以腺管结构为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等病变相鉴别。
姜英常晓燕叶大雄
关键词:乳腺
cAMP类似物对人肺癌细胞生长抑制及诱导分化作用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研究 2种cAMP类似物 ,DBcAMP (无位点选择性 )和 8-Cl -cAMP (位点选择性 )对高转移人肺癌细胞系PGCC细胞生长及分化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Boydern小室法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检测PGCC细胞体外生长、浸润及集落形成能力 ,观察用药后PGCC细胞形态、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和嗜铬素的表达。结果 DBcAMP 1mmol/L处理第 8天 ,对PGCC细胞生长的抑制率为 30 % ,8-Cl -cAMP抑制率为 75 %~ 80 %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IBMX与 8-Cl -cAMP合用没有增加其抑制作用 ,而与DBcAMP合用则有明显协同作用。 2种药物处理后 ,PGCC细胞浸润及集落形成能力均降低 ,且 8-Cl -cAMP的作用强于DBcAMP。光镜见处理细胞突起伸长或增多。结论  8-Cl -cAMP和DBcAMP可能通过不同的机理抑制PGCC细胞的生长和浸润 ,具有PKAⅡ位点特异性的cAMP类似物 ,8-Cl -cAMP是 1个新的有效的肿瘤抑制剂。
张晋夏方伟岗吴秉铨叶大雄孟芝兰姜英
关键词:肺癌DBCAMP细胞生长
肾上腺皮质癌肝转移1例临床病理分析
2003年
目的 :探讨肾上腺皮质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 1例肾上腺皮质癌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及鉴别诊断。结果 :本病好发于成年人 ,肿瘤体积大 ,伴有明显出血及坏死。易发生肝脏转移。肿瘤细胞多由致密嗜酸性胞浆细胞构成 ,核大、核仁明显。弥漫或小梁状排列。核分裂≥ 1/10HPF。间质纤维组织增生伴多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肿瘤细胞Vimentin阳性 ,AE1/AE3阴性或弱阳性 ,CEA和EMA阴性。结论 :肾上腺皮质癌是一种少见的起源于肾上腺皮质的高度恶性肿瘤 。
孟芝兰叶大雄姜英
关键词:肾上腺皮质癌肝转移免疫组化
男性乳房肌纤维母细胞瘤超声表现1例
2004年
姜颖林惠君叶大雄
关键词:超声表现超声检查
肝细胞癌p16蛋白的表达及DNA含量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探讨肝细胞肝癌p16蛋白的表达情况及DNA含量的定量分析及临床意义。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多功能真彩色图像分析仪检测 60例肝细胞肝癌p16蛋白表达量和DNA含量 ,同时取 2 0例癌旁肝硬化组织作对照。 60例肝细胞肝癌p16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肝硬化组织。p16蛋白表达量随病理分级增高而降低。肝细胞肝癌DNA相对倍体均值 (U值 )随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增高 (P <0 0 5 )。结论 :p16蛋白的表达情况与肝细胞肝癌的发生发展、恶性程度有关 ,肝细胞肝癌DNA含量与病理学特征及临床生物学行为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孟芝兰叶大雄宋晓华杨春明张宁
关键词:肝细胞癌P16蛋白DNA免疫组织化学
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2例报道被引量:1
2006年
张晋夏崔全才叶大雄
关键词:乳腺鳞状细胞癌病理特征预后
人肝癌相关新基因编码产物LAPTM4B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被引量:18
2003年
目的 :鉴定由肝细胞癌 (HCC)相关新基因LAPTM 4B编码的蛋白质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以Westernblot、免疫组化及双向电泳鉴定新基因的表达产物 ;以免疫共沉淀等方法研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LAPTM4B基因编码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35× 10 3 和 2 4× 10 3 、等电点分别为 9.0 7和 4 .6 5的两种异型分子。它们在肝癌组织及肝癌细胞系的表达显著上调 ,而相对分子质量为 35× 10 3 者尤为明显 ,并与细胞分化程度相关。LAPTM4B蛋白可与整合素α 6亚单位及表皮生长因子 (EGF)受体形成信号复合物。结论 :LAPTM4B 35蛋白在人肝癌组织及细胞系过表达 ,并可能通过与细胞表面的整合素受体及EGF受体形成复合物而参与细胞外基质成分所启动的信号转导。
刘歆荣周柔丽张青云张页邵根泽金月英张莎林明芮静安叶大雄
关键词:肝癌LAPTM4B生物学特性
牙源性透明细胞瘤1例被引量:1
2002年
姜英叶大雄张晋夏
关键词:牙源性肿瘤X线诊断
P21/WAF1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DNA含量分析的意义
2002年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p2 1/WAF1蛋白的表达情况及DNA含量的定量分析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多功能真彩色图像分析仪检测 60例肝细胞癌 p2 1蛋白表达量和DNA含量 ,同时取 2 0例癌旁组织作对照。结果  60例肝细胞癌 p2 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47% (2 8/60 ) ,癌旁组织为 15 % (3 /2 0 )。 60例肝细胞癌中高分化癌阳性表达率为 13 % (2 /15 ) ,低分化癌为 5 8% (2 6/4 5 )。可见p2 1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 (P <0 .0 5 ) ,低分化癌明显高于高分化癌 (P <0 .0 1)。肝细胞癌DNA相对倍体均值 (U值 )范围为 1.0 8~ 3 .17,U值随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增高 (P <0 .0 5 )。结论 p2 1蛋白的表达情况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恶性程度有关 ,肝细胞癌DNA含量与病理学特征及临床生物学行为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两者相结合可作为肝细胞癌诊断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孟芝兰叶大雄宋晓华杨春明张宁
关键词:肝细胞癌DNA含量免疫组织化学
肝细胞肝癌组织中PTEN和p53蛋白的表达被引量:4
2002年
叶大雄张晋夏孟芝兰刘彤杨春明姜英
关键词:肝细胞肿瘤PTEN基因P53蛋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