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学华

作品数:20 被引量:208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3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克隆
  • 9篇植物
  • 6篇克隆植物
  • 4篇沙地
  • 3篇毛乌素沙地
  • 3篇克隆整合
  • 3篇赖草
  • 3篇鄂尔多斯高原
  • 3篇风蚀
  • 3篇风蚀坑
  • 2篇羊柴
  • 2篇植被
  • 2篇植被修复
  • 2篇中国生态系统...
  • 2篇生境
  • 2篇生态系统
  • 2篇水分
  • 2篇土壤
  • 2篇种群
  • 2篇克隆性

机构

  • 19篇中国科学院植...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中国科学院新...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内蒙古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内蒙古农牧业...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亚...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20篇叶学华
  • 6篇董鸣
  • 5篇黄振英
  • 3篇高树琴
  • 2篇杨学军
  • 2篇刘志兰
  • 2篇于飞海
  • 2篇刘国方
  • 2篇胡宇坤
  • 1篇于秀波
  • 1篇况福虹
  • 1篇宗海宏
  • 1篇朱雅娟
  • 1篇杨持
  • 1篇苏永中
  • 1篇兰中东
  • 1篇曾凡江
  • 1篇杨桂生
  • 1篇刘宇
  • 1篇刘海丰

传媒

  • 6篇生态学报
  • 3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草业学报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中国科学数据...
  • 1篇生态系统对气...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06
  • 1篇200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95~2011年CERN土壤环境元素含量数据集被引量:7
2017年
土壤环境是地球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土壤环境问题的关注重点在于土壤污染。我国土壤污染以无机污染为主。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CERN)自1988年组建以来,在中国主要农田、森林、草原、荒漠、湿地生态系统中,按统一的规范,对与土壤环境状况有关的铁、锰、铜、锌、硼、钼、镉、铬、铅、镍、汞、砷、硒元素进行了长期定位监测。通过对CERN典型生态样地表层土壤环境元素监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获得1995~2011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环境元素含量数据集。本数据集中13种土壤环境元素指标测定的相对误差平均为6.55%,重复测定的相对偏差为7.70%。同时附有完整的背景信息,保证了数据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一致性。本数据集可以为全国和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评估、土壤污染风险评价以及环境土壤学研究等工作提供数据基础。
宋歌施建平侯卫龙解宪丽潘贤章潘贤章陈春兰党廷辉樊月玲傅伟郝翔翔何永涛况福虹兰中东李国振李伟李小军李晓明李玉强林丽林丽刘海丰鲁志云鲁志云热甫开提沙丽清苏永中田振荣王书伟吴瑞俊杨风亭杨风亭杨桂生叶学华于小军曾静张德强张玉�
关键词:微量元素土壤污染
毛乌素沙地克隆植物对风蚀坑的修复
通过在根茎型克隆植物沙鞭和赖草的种群中设置模拟风蚀坑,研究了根茎禾草沙鞭和赖草对风蚀坑的修复能力及其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沙鞭和赖草都能通过克隆拓展在风蚀坑中产生比自然条件下更多的分株,以更好利用风蚀坑中充足的光照,从而具...
叶学华董鸣
关键词:毛乌素沙地克隆植物风蚀坑植被修复
水分异质性影响两种根茎型克隆植物赖草和假苇拂子茅的水分存储能力被引量:10
2013年
水分在自然系统中呈异质性分布。有关水分异质性对克隆植物生长、形态和生理影响的研究已有大量的工作,但是水分异质性对克隆植物存储能力,尤其是水分存储能力影响的研究却十分缺乏。该文将两种根茎型克隆植物赖草(Leymus secalinus)和假苇拂子茅(Calamagrostis pseudophragmites)进行水分异质性和同质性实验处理,探讨水分异质性对克隆植物水分存储能力、生长和形态的影响。在异质性水分处理下,两种克隆植物的间隔子、枝和根的含水量均显著增加。两种克隆植物对水分异质性分布的适应策略有所不同,赖草通过降低单个克隆分株的生长、提高芽的数量以应对水分异质性,而假苇拂子茅通过增强整个分株种群的地下部分(根状茎、根和芽)生长来应对水分资源的异质性分布。水分储存能力的增强可以提高克隆植物适应水分异质性的能力。
叶学华胡宇坤刘志兰高树琴董鸣
关键词:分株种群
降水对鄂尔多斯高原克隆植物分布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鄂尔多斯高原地处半干旱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带。通过沿鄂尔多斯高原从东到西的天然降水梯度的样带调查,分析了克隆植物的分布特征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克隆植物的物种数量、占物种总数的比例和重要值以及根状茎型克隆植物的物种数量均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5种优势植物克氏针茅、本氏针茅、黑沙蒿、赖草和短花针茅均为克隆植物,它们的分布也受降水影响。克氏针茅的密度、本氏针茅的盖度和密度、黑沙蒿的高度、盖度和密度以及赖草的高度均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然而,赖草的盖度以及短花针茅的高度、盖度和密度均与降水量成负相关。因此,克隆植物在鄂尔多斯高原植被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其作用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加强。
朱雅娟叶学华初玉高树琴董鸣
关键词:降水克隆植物克氏针茅本氏针茅黑沙蒿赖草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优化生态-生产范式被引量:13
2004年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具有生态、生产双重功能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构建优化生态生产范式是对其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优化生态 -生产范式是应用生态经济学原理与系统科学方法 ,以生态恢复与重建为目标 ,以多用途资源利用和景观生态设计为核心 ,以生物 -自然和社会 -经济综合分析为基础 ,结合现代科学成果和传统农牧业技术的精华而建立起来的结构优化、功能持续、经济可行的农林牧复合经营系统的范例。文章对优化生态生产范式的配置以及配套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提出在构建优化生态生产范式的过程中应当遵守规模的发展与土地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原则、限制因子原则、景观异质性与尺度的原则以及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统一的原则。针对目前范式研究中着重经济效益、研究尺度单一、缺乏学科间的综合和集成、效益评价体系不完善等一些问题 ,指出了今后范式研究的趋势 ,认为今后的研究应重视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对现有范式进行调整和优化、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量化范式适宜程度和优化程度。在基础研究方面应主要集中在主要的农业生态系统对不同人为干扰响应的形式和实质 ,研究确定一系列重要的生态经济阈值 ;应用技术方面应注重于调整产业结构 ,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 ,提高产?
叶学华梁士楚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
植物克隆性在生态修复中的意义:鄂尔多斯高原赖草和沙鞭的案例
克隆植物通过克隆生长能够很好的适应异质性的生境。在进行植被修复的研究和实践中,注意发扬或引进具有重要资源价值的克隆植物是重要的恢复生态学思考和途径。本文主要应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通过对鄂尔多斯高原不同克隆植物克隆性及其对...
叶学华
关键词:植物克隆
文献传递
煤粉尘沉降对鄂尔多斯高原优势植物羊柴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随着鄂尔多斯煤矿开采的日益加剧,开采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煤粉尘沉降已成为影响当地植物生长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通过近自然生境条件下的控制实验,以鄂尔多斯高原优势植物羊柴(Hedysarum laeve)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梯度煤粉尘沉降量(0—3.5 mg/cm2)对其幼苗的光合生理特性和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煤粉尘沉降量的增加,羊柴叶片的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叶片水分饱和水汽压亏缺(Vpdl)等因子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导致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降低,使得幼苗的植株高度、叶片数、地上和地下生物量降低。因而,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煤粉尘颗粒通过影响叶片气孔的水汽交换过程和降低叶片表面的光照强度,影响了叶片的光合生理过程,从而抑制了羊柴幼苗的生长。
杨慧玲魏玲玲叶学华刘国方杨学军黄振英
关键词:羊柴鄂尔多斯高原蒸腾速率
竹类植物对异质生境的适应——表型可塑性被引量:82
2014年
竹类植物是一类以木本为主的克隆植物,凭借表型可塑性的优势,对异质生境具有很强适应能力。然而,目前对竹类植物表型可塑性的实现方式及其异质生境适应对策未见系统总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竹类生态学的发展。从形态可塑性、选择性放置、克隆整合和克隆分工等4个方面对竹类植物的表型可塑性研究进行分析和梳理,结果表明:竹类植物在异质生境中具有明显的表型可塑反应,主要采用形态可塑性、选择性放置和克隆整合来适应异质生境,而克隆分工的普遍性仍有待验证;目前侧重于研究构件形态和生物量分配格局,而很少深入探讨形态、生理和行为等可塑性机理。今后竹类植物表型可塑性研究重点在于:1)克隆整合的格局与机理;2)克隆整合对生态系统的影响;3)克隆分工的形成及其与环境关系;4)表型可塑性的等级性及环境影响;5)不同克隆构型的表型可塑性特征及其内在机制。
施建敏叶学华陈伏生杨清培黎祖尧方楷杨光耀
关键词:竹类植物异质生境表型可塑性克隆整合
鄂尔多斯高原油蒿群落研究基本样方大小的确定被引量:7
2013年
油蒿群落在鄂尔多斯高原植被类型中占据绝对优势,针对油蒿群落的研究中采用的基本样方大小不一。以鄂尔多斯高原油蒿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采用群落种—面积曲线方程进行拟合分析,确定抽样到60%,70%,75%,80%,85%和90%以上的物种数,相对应地要求样方面积为4.77~6.34,10.45~12.62,15.48~18.52,20.20~26.50,25.95~37.12,34.06~50.99m2。结果表明:在样方面积大于4m×4m时,植被盖度的变化较小,趋于稳定。综合种—面积曲线的结果和盖度变化情况,考虑到取样的效率,认为样方面积确定为16m2(4m×4m)是比较合适的,此样方能够包括油蒿群落中全部的常见种,也能较准确地反映群落覆盖地表的状况,在保证样方代表性的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控制工作量。
刘志兰孙旭高君亮叶学华
关键词:油蒿群落
草地草种遥感判别技术研究进展
2023年
草地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载体,也是中国陆地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生态屏障。遥感技术快速、高效、成本较低,是大范围草原监测的主流技术手段。利用遥感技术对草地草种进行判别是监测草地种群动态和群落更替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及时准确地发现草地生态环境的变化,为草地生态系统科学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参考。本研究围绕草地草种遥感判别问题,厘清草种判别技术流程,从草种判别主要遥感数据源的特点及其获取技术、重要的草种判别特征及其挖掘技术,以及目前常用的草种判别方法与模型等3个方面介绍了最新研究进展及技术难点。本研究认为,高光谱、激光雷达遥感及其融合技术在草种遥感判别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多维特征深度挖掘及互补特征有效结合可提升草种判别准确率。本研究指出了当前草种遥感判别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未来通过遥感技术实现草地草种的精确判别提出了展望,为全面了解草地草种遥感识别领域和深入开展草种判别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
黄梦鸽王新鸿马灵玲叶学华朱小华孔维平王宁汪琪欧阳光洲郑青川侯晓鑫唐伶俐
关键词:遥感激光雷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