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亚芳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小脑
  • 3篇小脑顶核
  • 2篇细胞
  • 2篇下丘
  • 2篇下丘脑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2篇免疫调节
  • 1篇电毁损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观察
  • 1篇神经免疫
  • 1篇神经免疫调节
  • 1篇丘脑
  • 1篇细胞功能
  • 1篇细胞数
  • 1篇细胞数量
  • 1篇下丘脑神经
  • 1篇纤维投射
  • 1篇淋巴细胞功能

机构

  • 3篇南通大学

作者

  • 3篇吴亚芳
  • 2篇彭聿平
  • 2篇邱一华
  • 1篇曹蓓蓓
  • 1篇王峰

传媒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小脑-下丘脑投射在小脑顶核调节淋巴细胞数量与功能中的介导作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小脑顶核对淋巴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途径。方法:用海人酸(KA)损毁大鼠双侧小脑顶核,术后第8d用血细胞计数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动物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数和血清中抗绵羊红细胞(SRBC)特异性IgM抗体水平。用电损毁小脑上脚交叉中顶核投射至下丘脑的神经纤维,检测动物淋巴细胞数和抗SRBC特异性IgM抗体水平的变化。结果:KA注入双侧小脑顶核后第8d,在Nissl染色的小脑切片,呈现双侧顶核内神经元胞体破坏。作为对照,在生理盐水注入顶核的动物脑片上,可见正常的Nissl小体。小脑顶核损毁后第8d,动物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数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以及血清中抗SRBC特异性IgM抗体水平均明显高于顶核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动物。电损毁小脑上脚交叉处顶核投射至下丘脑的神经纤维后第8d,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及抗SRBC特异性IgM抗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损毁小脑上脚交叉的对照动物。结论:小脑顶核的神经元胞体损毁导致淋巴细胞功能增强,小脑顶核投射至下丘脑的神经纤维损毁同样引起淋巴细胞功能增强,这些结果提示小脑顶核至下丘脑的神经投射参与介导小脑顶核对淋巴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
吴亚芳邱一华曹蓓蓓王峰彭聿平
关键词:小脑顶核淋巴细胞神经免疫调节
小脑顶核调节淋巴细胞功能的作用途径研究
目的:实验室以前的研究说明小脑顶核参与调节淋巴细胞功能,但其调节途径尚不十分清楚。为此,本研究一方面进一步揭示小脑顶核对淋巴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探索其作用途径,从而拓宽对小脑功能的认识和增加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
吴亚芳
关键词:小脑顶核下丘脑B淋巴细胞免疫调节
文献传递
小脑顶核-下丘脑神经纤维投射的形态学观察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揭示小脑顶核与下丘脑之间的神经纤维联系。方法:用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iotinylated dextranamine,BDA)顺行追踪小脑顶核神经元投射至下丘脑的路径和终止部位。电毁损小脑上脚交叉中顶核投射至下丘脑的神经纤维,然后再用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DA)顺行追踪观察小脑顶核-下丘脑之间神经元投射。结果:小脑顶核注射BDA后第8d,在用3,3-二氨基联苯胺(DAB)和Nissl染色的脑切片上,观察到顶核神经元发出的神经纤维在小脑上脚中行走,并经小脑上脚交叉后主要到达对侧下丘脑外侧区。电毁损小脑上脚交叉处顶核投射至下丘脑的神经纤维再用生物素化葡聚糖胺(3,3'-diaminobenzidin,BDA)顺行追踪观察小脑顶核-下丘脑之间神经元投射后第8d,从小脑顶核发出的BDA阳性神经纤维在小脑上脚交叉处终止,在之后的两侧小脑上脚内均未发现走行的神经纤维,在下丘脑外侧区、后区及室旁核等区域也未见到明显的BDA阳性神经纤维。结论:小脑顶核神经元的轴突可直接投射至下丘脑,主要是下丘脑外侧区,这可能成为小脑影响机体其他功能的途径。
吴亚芳毛伟峰邱一华彭聿平
关键词:小脑顶核下丘脑电毁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