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学海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端脑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术
  • 1篇神经胶质
  • 1篇神经胶质瘤
  • 1篇内压
  • 1篇前体
  • 1篇组织病理
  • 1篇外接
  • 1篇外引流
  • 1篇利钠
  • 1篇利钠肽
  • 1篇颅脑
  • 1篇颅脑创伤
  • 1篇颅脑损伤
  • 1篇颅脑损伤后
  • 1篇颅内
  • 1篇颅内压
  • 1篇脑创伤
  • 1篇脑干

机构

  • 4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宁波市第六医...

作者

  • 4篇吴学海
  • 2篇吴惺
  • 1篇高亮
  • 1篇孙一睿
  • 1篇袁强
  • 1篇金毅
  • 1篇高翔
  • 1篇胡德志
  • 1篇李祖晟
  • 1篇江澄川
  • 1篇王尔松
  • 1篇刘华
  • 1篇周良辅
  • 1篇胡锦
  • 1篇钟平

传媒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7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脑干胶质瘤模型的建立及其MRI特征的观察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3种脑干胶质瘤模型的MRI特征,探讨应用1.5 T MRI研究脑干胶质瘤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F98鼠胶质瘤细胞系种植于Fischer344大鼠脑干,U87MG和U251MG人胶质瘤细胞种植于裸小鼠脑干,1.5 T MRI观察脑干组织肿瘤生长情况.分析MRI影像检测的肿瘤体积与实际病理体积的相关性,以及肿瘤病理检测与MRI图像的依从性;观察3种模型下动物存活情况分析模型稳定性。结果:18只种植F98鼠胶质瘤细胞的大鼠形成脑干胶质瘤,成瘤率为94.7%(18/19);12只裸小鼠接种U87MG胶质瘤细胞后形成肿瘤,成瘤率为92.3%(12/13);3只裸小鼠接种U251MG后形成肿瘤,成瘤率为23.1%(3/13)。图像融合分析发现肿瘤病理图像与MRI图像基本一致。大鼠肿瘤MRI检测体积(mm3)比病理肿瘤体积增加约14.7%(95.9±17.8 vs 81.8±20.5.P<0.01).两者相关(r=0.631.P=0.005);U87MG裸鼠MRI肿瘤体积(mm3)比病理肿瘤体积增加约8.0%(9.49±0.91 vs 8.79±1.15,P=0.01).两者亦明显相关(r=0.526,P<0.001)。F98脑干胶质瘤摸型大鼠生存期10~19 d,50%(9/18)大鼠在13~15 d死亡;U87MG脑干胶质瘤模型裸小鼠生存期21~41 d,75%(9/12)裸小鼠在24~31 d死亡。结论:F98鼠胶质瘤细胞系和U87MG人胶质瘤细胞可建立稳定的脑干胶质瘤模型,而U251MG人胶质瘤细胞不适合建立此模型;1.5 T MRI可用于观察脑胶质瘤模型肿瘤的生长。
李祖晟吴惺吴学海
关键词:脑干神经胶质瘤磁共振成像
大鼠急性负压性脑创伤模型的行为学评估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 探索大鼠急性负压性脑创伤模型的行为学特征。 方法 利用负压性脑创伤模型装置制作SD大鼠负压性脑创伤模型。设立负压伤组 (12只 )和假手术对照组 (12只 )。另取 2只负压伤大鼠 1周后处死做HE染色,以观察组织病理变化。以mNSS方法和水迷宫试验对两组大鼠在各时间点进行行为学的评价。 结果 本组大鼠负压打击后死亡 1只,存活大鼠成模率为 100%,负压打击部位的皮层和皮层下呈现局灶的挫伤、出血和组织缺失。负压伤组mNSS评分异常持续到受伤后 25d以前,水迷宫试验平均逃避潜伏期异常不超过 3d。 结论 大鼠负压性脑创伤模型主要适用于以受伤后较短时期内 ( <25d)的神经感觉运动和反射功能为主要目的的研究。
胡德志周良辅吴学海
关键词:组织病理
经Ommaya贮液囊持续外引流脑脊液的外接技巧被引量:8
2007年
1对象与方法2005年~2007年我科对65例脑室内积血需行持续外引流脑脊液的病人放置Ommaya引流装置,其中男37例,女28例,年龄12~73岁,平均39岁。
王尔松高翔吴学海钟平江澄川
关键词:脑脊液引流术
颅脑损伤后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评估颅脑创伤(TBI)严重程度及颅内压(ICP)增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到2009年12月收入我院神经外科的63例颅脑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的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时GCS评分、受伤机制、颅内压数值、总住院天数、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天数。按照患者入院时最初的GCS评分将其分为轻度颅脑创伤组(GCS 13-15,n=14),中度颅脑创伤组(GCS 9-12,n=24),重度颅脑创伤组(GCS 3-8,n=25)三组。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结果重度颅脑创伤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轻度颅脑创伤组及中度颅脑创伤组(F=12.590,P<0.01)。同ICP控制组(n=15)249.3 pg/ml±103.8 pg/ml及未行ICP监测组(n=40)221.9 pg/ml±142.7 pg/ml相比,ICP增高组(n=5)NT-pro-BNP血浆浓度520.2 pg/ml±153.5 pg/ml可出现显著增高(P<0.01)。血浆NT-pro-BNP水平与GCS评分及ICU住院天数存在相关性。结论颅脑创伤早期血浆NT-pro-BNP水平越高,其伤后颅内压控制难度越大。血浆NT-pro-BNP水平可作为判断颅脑创伤严重程度及颅内压增高程度的一个潜在评估指标,有助于及早预判颅内压增高并及时地对其进行干预。
刘华袁强孙一睿吴惺吴学海金毅高亮胡锦
关键词:颅脑创伤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颅内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