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崙
- 作品数:9 被引量:107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福建省教委科研基金福建省科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癌伴癌性胸水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0
- 1996年
- 目的探讨肺癌伴癌性胸水患者肺切除或冷冻治疗问题。方法肺癌伴癌性胸水21例(肺腺癌11例,鳞癌8例,鳞腺癌2例),施行肺切除14例,术后胸水均消失,术后化疗;7例剖胸未能切除病肺,用液氮冷冻肺肿瘤及胸膜上癌结节,术后化疗。结果肺切除者生存率1年67%,2年25%,3年8%,未切除病肺冷冻治疗者生存率接近前者。结论肺切除术中结合冷冻治疗,术后化疗或放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 周崙林培裘林若柏陈椿康明强郑炜
- 关键词:肺肿瘤癌性胸水肺切除冷冻疗法
- 结肠间置术治疗胃切除术后食管癌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结肠间置术治疗胃切除术后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对26例胃切除术后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方式、并发症、治疗结果及术后胃肠功能进行分析。结果 1例移植段结肠颈段坏死,4例颈部吻合口瘘,1例术后8 d死于急性心肌梗死。结肠顺蠕动间置18例,1年生存率77.8%,2年生存率44.5%;结肠逆蠕动间置8例,1年生存率62.5%,2年生存率37.5%。胃肠功能等级评定显示,结肠顺蠕动间置术后胃肠功能优于结肠逆蠕动间置。结论 胃切除术后腹膜腔的严重粘连和胃空肠吻合口的压迫可导致横结肠短缩和结肠左动脉分支变细。手术中应力争行结肠顺蠕动间置。
- 林江波周崙林培裘林若柏陈椿康明强郑炜
- 关键词:手术治疗胃切除术后并发症食管癌
- 温热疗法治疗肺癌癌性胸水及其机制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5
- 1999年
- 目的 评价热疗肺癌癌性胸水的综合疗效,探讨肿瘤热疗的机制。 方法 采用43±0.5℃温盐水胸腔循环灌注60 m in,治疗30 例肺癌癌性胸水患者,随访观察对胸水的疗效、肺原发病灶变化、生活质量以及生存期,评价其临床综合疗效,同时利用光镜、电镜、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原位标记(TUNEL)等技术,比较了热疗前后胸膜转移癌细胞的形态学和生化学改变。 结果 全组均只经一次热疗,胸水控制有效率达100% (CR96.7% + PR3.3% ),仅1 例于热疗后1 年胸水复发,余29 例分别随访2~31 个月无胸水复发。13 例热疗后复查CT,发现肺部原发灶缩小者5 例。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全组1 年存活率达80.0% ,3 例分别达29,24,31 个月。28例热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光镜、电镜见胸膜转移癌细胞胞核固缩、碎裂和凋亡小体,TUNEL见带亮黄色荧光的凋亡阳性细胞。 结论 温盐水胸腔循环灌注是肺癌癌性胸水安全、有效的新疗法;凋亡介导的肿瘤细胞热杀伤作用是肿瘤热疗的独特机制。
- 康明强周崙陈志哲谢建武林培裘陈椿
- 关键词:癌性胸水肺癌高温细胞凋亡温热疗法
- 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中心型肺癌被引量:1
- 2002年
- 林江波林若柏周崙林培裘陈椿康明强郑炜
- 关键词: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中心型肺癌手术方式
- 食管癌切除术后胃窦幽门十二指肠运动的变化被引量:12
- 2002年
- 目的 通过监测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消化间期胃窦、幽门、十二指肠移行性复合运动波(MMC)的变化 ,探讨胸部胃对固体食物排空延缓的发生机制。 方法 食管癌切除术后第 7~ 11天 ,通过 8通道袖套式测压导管监测患者胃窦、幽门、十二指肠的运动。 结果 幽门、十二指肠检出 2 8个MMC周期 ;胃窦检出 12个MMC周期 ,其中 4次MMCⅢ相活动后于十二指肠MMCⅢ活动的发生。MMC周期平均持续时间 :胃窦 (49 2± 10 5 )min ,幽门 (46 5± 10 4 )min ,十二指肠 (45 9± 10 0 )min ;MMCⅢ相平均持续时间 :胃窦 (6 7± 3 5 )min ,幽门 (10 0± 3 5 )min ,十二指肠 (8 0± 3 9)min。MMCⅢ相收缩波的平均振幅 :胃窦 (83± 30 )mmHg,幽门 (6 0± 12 )mmHg ,十二指肠 (5 5± 4 )mmHg。结论 胃窦MMCⅢ相活动次数及其收缩波平均振幅的减小 ,胃窦、幽门、十二指肠MMCⅢ时相的不协调运动是胸部胃对固体食物排空延缓的重要原因之一。
- 郑炜周崙林培裘林若柏陈椿康明强林英
- 关键词:食管癌胃窦十二指肠胃肠活动
- 循环胸腔热灌注治疗肺癌胸水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66
- 2001年
- 目的 评价循环胸腔热灌注治疗肺癌胸水的综合疗效 ,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采用循环胸腔 43℃温生理盐水灌注 6 0min ,治疗 45例肺癌胸水患者 ,随访观察胸水的疗效、肺原发病灶变化、副作用、生活质量以及生存期 ,评价其临床综合疗效。同时利用流式细胞术、光镜、电镜、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原位标记 (TUNEL)等技术 ,比较了热疗前后胸液细胞学、生化学的变化以及胸膜表面癌细胞的形态学和生化学改变。结果 全组均经一次热疗后 ,胸水控制有效率达 10 0 % (CR 93 3% +PR 6 7% ) ,仅 1例于热疗后 1年胸水复发 ,其余均无胸水复发 ,平均胸水消失时间达 16 5个月 ,最长达 40个月。 13例热疗后 1个月复查CT ,发现肺部原发灶缩小者 5例 ,基本不变者 5例。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 42例热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全组中位存活期达 16 8个月 ,1年存活率达 87% ,其中 1例超过 3年 ,4例达 2年以上 ,分别存活 2 9、30、31个月 (仍存活 )、40个月。热疗后胸水癌胚抗原 (CEA)下降至正常、胸水中未找到瘤细胞、流式细胞术DNA倍体分析肿瘤异倍体峰消失。光镜、电镜见热疗后胸膜表面癌细胞核固缩、碎裂和凋亡小体 ,TUNEL见带亮黄色荧光的凋亡阳性细胞。结论 (1)循环胸腔热灌注为一种安全。
- 康明强周崙林培裘陈志哲林若柏陈椿
- 关键词:肺肿瘤局部灌注细胞凋亡肺癌胸水
- 小儿食管裂孔疝外科治疗的疗效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评价小儿食管裂孔疝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 1981年 3月~ 2 0 0 0年 10月修补裂孔疝 2 1例 ,并做 3种抗反流手术 (重建His角 ,Belsey手术及Nissen手术 ) ;术后根据临床表现、X线钡餐检查、食管测压及 2 4hpH监测 ,评价手术疗效。 结果 无手术死亡。 2例再次修补滑动疝 ,1例并发反流性食管溃疡于术后 9年切除食管下段后行食管胃吻合。术后随访 8~ 14年 9例 ,4~ 5年 2例 ,2~ 3年 6例 ,6~ 10个月 3例及 2个月 1例 ;术前症状均消失 ,体重、身高增加 ;X线钡餐检查 :2 0例贲门位膈下 ,钡剂通过顺畅 ,无胃食管反流 ;2例食管下括约肌有高压带 ,pH总计分基本正常。结论 食管裂孔疝修补术附加 3种抗反流手术 ,疗效均良好 ,如无并发短食管及食管狭窄可经腹修补及重建His角抗反流。
- 周崙郑光海曹一鸣魏孝钰郑炜
- 关键词:食管裂孔疝外科治疗疗效手术方式再手术
- 肺癌转移锁骨上淋巴结的外科治疗
- 1995年
- 手术治疗肺癌转移锁骨上淋巴结11例,切除1个肺叶8例,2个肺叶2例及楔形切除肺肿瘤1例。病理诊断肺腺癌7例,鳞癌4例。手术前后结合化疗及放疗。无并发症及死亡,1年生存率45%,最长1例存活4年9个月。肺切除适应证为非小细胞肺癌,无对侧或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及估计可作肺切除。
- 周崙林培裘林若柏陈椿康明强郑炜
- 关键词:肺肿瘤肿瘤转移淋巴结转移肺切除
- 结肠代食管术后移植段结肠运动的变化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评价结肠代食管术后移植段结肠的运动变化。方法应用上消化道动力监测仪对10例行结肠代食管术的食管癌患者分别在静息、干咽、湿咽的不同状态下进行移植段结肠腔内测压,并结合术后胃肠功能等级评定对不同移植方向的结肠功能进行比较。结果全组共记录到低幅非推进性收缩16次,高幅非推进性收缩13次,低幅推进性收缩21次,高幅推进性收缩23次。湿咽较干咽食管收缩波更易通过吻合口向移植段结肠传导,并诱发结肠的继发性收缩波。移植段结肠推进性收缩波的方向取决于结肠移植的方向。结肠顺蠕动移植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等级评定优于结肠逆蠕动移植的。结论移植段结肠存在着稳定和匀质的收缩。结肠代食管术中应力争行结肠顺蠕动移植。
- 林江波周崙林若柏林培裘郑炜林英
- 关键词:结肠食管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