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天祥

作品数:25 被引量:141H指数:7
供职机构: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1篇骨折
  • 10篇关节
  • 4篇髓内
  • 4篇髓内钉
  • 4篇股骨
  • 3篇带锁
  • 3篇带锁髓内钉
  • 3篇带锁髓内钉治...
  • 3篇愈合
  • 3篇髓内钉治疗
  • 3篇锁髓内钉
  • 3篇脱位
  • 3篇疗效
  • 3篇内固定
  • 3篇肩锁关节
  • 3篇肩锁关节脱位
  • 3篇关节镜
  • 3篇关节脱位
  • 3篇钢板
  • 2篇延迟愈合

机构

  • 23篇绵阳市第三人...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23篇孙天祥
  • 12篇钟易林
  • 8篇唐仁德
  • 8篇姜义山
  • 7篇蒋涛
  • 7篇徐建华
  • 6篇陈银华
  • 5篇邓晋京
  • 3篇刘远祥
  • 3篇肖聪
  • 3篇陈银华
  • 2篇王丹
  • 2篇黄容
  • 1篇胡云洲
  • 1篇蔡鹏
  • 1篇冷枫
  • 1篇张海容

传媒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家庭健康(医...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家庭生活指南...
  • 1篇第八届全国创...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AO-B、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比较被引量:44
2019年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AO B、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8—2017-04诊治的116例老年AO B、C型桡骨远端骨折,58例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非手术组),58例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内固定组)。结果 116例均获得至少1年随访。非手术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1.7±1.9)周,内固定组为(12.0±2.0)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术后12个月掌倾角、尺偏角、腕关节功能改良Gartland-Werley评分均优于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非手术组27例(46.6%)出现并发症,内固定组12例(20.7%)出现并发症;内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比较,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AO B、C型桡骨远端骨折可获得更好的骨折复位质量,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改善术后腕关节功能,而且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李哲孙天祥钟易林陈银华
关键词:AO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切开复位锁定钢板
直接数字化成像系统在尺骨撞击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分析尺骨撞击综合征直接数字化成像系统(DR)平片X线表现和DR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6例腕关节尺侧疼痛,经临床和关节镜检查证实的尺骨撞击综合征病例,分析DR平片表现并进行X线测量。结果:尺骨阳性变异11例,变异范围1 mm~3.6 mm,平均2.2mm,中性变异3例,阴性变异2例,变异范围1.4 mm~2 mm。平均1.7mm,3例中性和2例阴性变异患者腕关节动力位片表现为尺骨阳性变异;16例中9例腕骨发生改变,其中3例同时出现月骨和三角骨坏死,5例单纯出现月骨坏死,1例单纯表现为三角骨坏死。结论:DR平片尺骨阳性变异和继发的月骨和三角骨坏死对尺骨撞击综合征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刘远祥孙天祥张海容冷枫
关键词:尺骨撞击综合征DR
3D打印技术制造骨盆模型对DDH患者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制造骨盆模型对DDH患者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06~2017-01来我院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in adults,DDH)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编号方法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3D打印组和对照组。3D打印组DDH患者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骨盆模型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技术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结果情况,记录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指标数据,同时对患者治疗后效果进行统计分析,此外对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3D打印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rris评分相比之前均有所好转,治疗后3D打印组患者Harris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3D打印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相比其他方法制造骨盆模型可以有效地提升DDH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的并发症少、手术操作安全、可靠等优势,在临床治疗中具有理想的使用价值。
陈银华孙天祥钟易林
关键词: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关节镜下带袢双钢板技术治疗Rockwood Ⅲ型以上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评估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带袢双钢板技术治疗Rockwood Ⅲ型及以上的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并分析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骨一科收治的12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4例,Rockwood分型Ⅲ型4例、Ⅳ型4例、Ⅴ型3例、Ⅵ型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带袢双钢板技术治疗,对术前和末次随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Constant评分进行统计分析。同时拍摄双肩关节正位片,了解复位稳定情况。结果术后平均随访5个月(3~18个月),受伤至手术时间3.70 d(2~6 d),术前VAS评分平均5.62分(4~6分),术后平均1.20分(0~2)分;术前Constant评分平均29.14分(13~40分),术后平均91.24分(72~100分)。所有患者术后VAS和Constant评分明显优于术前(P<0.01)。根据Constant评分为优10例,良2例。结论关节镜结合带袢双钢板技术治疗Ⅲ型以上肩锁关节脱位创伤小,可处理合并疾患,能有效提高患者预后,是目前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方案。
孙天祥赵思淳钟易林陈银华陈栾平李哲曹阳郑晓峰傅青松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关节镜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尺侧副韧带的修复重建临床体会
2011年
目的:探讨肘关节尺侧副韧带(MCL)修复重建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1月我科收治的5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桡骨头骨折按改良Mason分型,Ⅱ型3例,Ⅲ型2例;尺骨冠突骨折按Regan-Morrey分型,Ⅰ型2例,Ⅱ型3例。术中骨折复位固定后,检查肘关节外翻不稳,采用肘内侧入路进行探查,并行MCL修复或重建;术后在肘关节屈曲90°和前臂旋转中立位的姿势下,以长臂石膏后托外固定7~12d,早期开始进行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的主动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1~2年,5例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骨折愈合良好,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2周(8~19周)。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3例,良2例。在肘关节90°位测量前臂的旋转范围,本组前臂旋前平均75°(35°~85°),前臂旋后平均80°(65°~89°)。结论:MCL是肘关节内侧稳定的主要结构,临床上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有MCL损伤时,如果骨折复位固定后仍然存在外翻不稳定者,应修复或重建MCL。
姜义山蒋涛徐建华孙天祥
关键词: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内侧副韧带
半股腓骨短肌腱重建距腓前韧带治疗慢性外踝不稳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慢性外踝不稳采用半股腓骨短肌腱重建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分析自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采用半股腓骨短肌腱解剖重建治疗25例慢性外踝不稳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12例;年龄25~54岁,平均(30.5±6.9)岁。术前均摄MRI检查且前抽屉试验阳性,确认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断裂或松弛。末次随访时采用踝关节评分。未出现术中骨折、切口感染、皮肤坏死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karlsson评分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系统进行评价。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25例均获得随访13~29个月,平均(19.5±3.7)个月。Karlsson评分和AOF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升高,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半股腓骨短肌腱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邓晋京孙天祥钟易林陈挛平陈银华
关键词:腓骨短肌距腓前韧带踝关节
闭合复位掌骨间克氏针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总结闭合复位第1、2掌骨间克氏针固定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4月-2012年3月,采用闭合复位第1、2掌骨间克氏针固定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29例。男22例,女7例;年龄25~51岁,平均30.5岁。伤后至手术时间1 h^3 d,平均9.6 h。骨折根据Green-O’Brien分型:Ⅰ型13例,Ⅱ型5例,ⅢA型9例,ⅢB型2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拇指关节疼痛情况;测量第1腕掌关节屈伸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拇指外展ROM及握力,分别与健侧比较;末次随访时摄X线片根据改良Eaton-Littler分期标准评估骨关节炎表现。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平均13.2个月。其中3例发生针道感染,2例发生克氏针松动。患者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3~4个月,平均3.3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0.48±0.06)分。第1腕掌关节屈伸ROM、拇指外展ROM及握力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腕掌关节骨关节炎表现:Ⅰ期15例,Ⅱ期6例,Ⅲ期8例。结论闭合复位第1、2掌骨间克氏针固定操作简便、损伤小、疗效确切,是治疗第1掌骨间基底部骨折的有效方法。
肖聪蒋涛徐建华钟易林孙天祥姜义山唐仁德陈银华
关键词: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固定
非主干血管蒂皮瓣修复小腿、踝足部软组织缺损
目的:总结非主干血管蒂皮瓣修复小腿、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12月~2008年6月采用非主干血管蒂皮瓣手术治疗小腿、踝足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51例,其中男29例,女22例,年龄17岁~78岁,...
蒋涛徐建华姜义山孙天祥唐仁德
文献传递
两种术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较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hemiarthroplasty,HA)治疗高龄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治疗的6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将患者分为PFNA组23例与HA组37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PFNA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HA组(P<0.05),然而,HA组术中透视时间、术后下地负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PFNA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和术后3、6、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和H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各具优点,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郑晓锋孙天祥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老年
股骨颈骨折愈合后内固定取出致股骨头坏死的原因及防治策略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愈合后行内固定取出导致股骨头坏死的原因。方法对我院因股骨颈骨折术后愈合而行内固定取出手术的43例患者进行随访,比较患者的性别、年龄、内固定取出时机、内固定取出术中钉道是否植骨及内固定取出后负重方式等因素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的关系。结果经过平均2.5年随访,共有15例发生股骨头坏死,年龄40~59岁、60~83岁者股骨头坏死发生率分别为12.5%(2/16)、48.1%(1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20,P〈0.05);〈2年与≥2年行内固定取出者股骨头坏死发生率分别为52.2%(12/23)、15.0%(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08,P〈0.05);常规内固定取出术中不植骨且术后拄拐保护性负重4~8周(平均6周)然后再完全负重者与内固定取出术中钉道植骨且术后拄双拐完全不负重12周然后再逐渐增加至完全负重者股骨头坏死发生率分别为52.6%(10/19)、20.8%(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20,P〈0.05)。结论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股骨颈骨折愈合后内固定取出可能增加股骨头坏死的风险,建议应尽量保留内固定物;股骨颈骨折愈合后内固定取出时机应在2年以上为宜;内固定取出术中钉道植骨且术后拄双拐完全不负重12周、然后再逐渐增加至完全负重的方案能明显降低股骨颈骨折愈合后内固定取出所致的股骨头坏死发生率。
陈银华孙天祥钟易林唐仁德何丰来邓晋京肖聪蔡鹏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内固定取出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