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静 作品数:28 被引量:85 H指数:5 供职机构: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沿Blaschko线分布的环状萎缩性扁平苔藓一例 被引量:2 2009年 患者男,10岁。左侧躯干、左上肢带状皮损9年,于2007年8月7日至我科就诊。9年前无明显诱因左上腹部卅现散在紫红色粟粒大小丘疹,无明显鳞屑,皮损逐渐增多,并呈离心性向外扩展,形成边缘隆起而中央萎缩的环状损害,部分融合成片状,沿左侧躯干腹背部带状分布。5年前左上肢、肘关节伸侧出现类似皮疹,亦逐渐增多、扩散,部分融合,并呈不规则沿左上肢纵轴向上下延伸,分别至左侧上胸部和左手指背。自述无局部瘙痒、疼痛、麻木和感觉异常等。 苏蓓蓓 于建斌 张江安 孟静 翟伟 高明关键词:BLASCHKO线 扁平苔藓 环状 萎缩性 左上肢 局部瘙痒 疗癣卡西甫丸联合卡泊三醇乳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疗癣卡西甫丸联合卡泊三醇乳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外涂卡泊三醇乳膏,取适量均匀涂在患处,2次/d。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疗癣卡西甫丸,10 g/次,2次/d。所有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症状缓解时间,血清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8.11%vs 84.91%,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瘙痒、红斑丘疹、鳞屑、皮损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因子IL-2、INF-γ、TNF-α、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98%(P<0.05)。结论疗癣卡西甫丸联合卡泊三醇乳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明显,可改善机体免疫系统,降低炎症反应。 翟伟 孟静 王倩 翟翊然 田卓关键词:寻常型银屑病 干扰素-Γ 核素^(90)Sr-^(90)Y敷贴联合盐酸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核素^(90)Sr-^(90)Y敷贴联合盐酸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0年2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92例婴幼儿皮肤血管瘤患儿,根据患儿的入院顺序做编号,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6例。两组均采取核素^(90)Sr-^(90)Y敷贴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盐酸普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血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100%(46/46),与对照组84.78%(39/46)相比显著升高(均P<0.05)。治疗开始后8个月两组VEGF、bFGF水平均有显著下降(均P<0.05),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心率过缓、低血糖、肝肾损害、湿性放射性皮炎发生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核素^(90)Sr-^(90)Y敷贴联合盐酸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可有效抑制血管瘤增殖,降低血浆VEGF、bFGF水平,疗效确切,但治疗过程中需做好不良反应的监测。 刘阳 孟静 周涛 王会祥关键词:盐酸普萘洛尔 寻常型天疱疮1例 2007年 寻常型天疱疮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以40~60岁中老年人为好发人群,年轻人少见。现将笔者诊治1例报告如下。 翟伟 于建斌 张江安 李小红 孟静关键词:寻常型天疱疮 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 中老年人 复发性 骨桥蛋白在黑素瘤中的表达 2011年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PN)的表达与黑素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OPN在黑素瘤(30例)、黑素细胞痣(30例)、正常皮肤组织(15例)以及在黑素瘤A375细胞株和不同浓度乙酰肝素酶反义寡核苷酸转染的裸鼠黑素瘤移植瘤中的表达。结果 OPN在黑素瘤、黑素细胞痣及正常皮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67%(26/30),13.33%(4/30)和0(0/15),黑素瘤组与黑素细胞痣组及正常皮肤组OPN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种不同浓度的乙酰肝素酶反义寡核苷酸在转染的裸鼠体内恶性黑素瘤移植瘤中表达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30μmol/L实验组的抑制作用最强。OPN在人黑素瘤A375细胞株中呈强阳性表达。结论 OPN在黑素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黑素细胞痣和正常皮肤中的表达;乙酰肝素酶反义寡核苷酸对裸鼠体内黑素瘤移植瘤中OPN的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OPN在A375细胞株中呈强阳性表达。 孟静 于建斌 张江安关键词:黑素瘤 黑素细胞痣 骨桥蛋白 乙酰肝素酶反义寡核苷酸 疱疹样皮炎样成人线状IgA大疱性皮病1例 患者男,37岁。全身反复起红斑、斑丘疹、水疱,伴剧痒1年半。病理检查示表皮下水疱,真皮内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示IgA呈线状沉积于基底膜带。皮疹特点和组织病理类似疱疹样皮炎,后根据直接免疫荧光确诊为成... 孟静 高明 苏蓓蓓 于建斌乙酰肝素酶、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在恶性黑素瘤的表达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蛋白在恶性黑素瘤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择恶性黑素瘤30例、黑素细胞痣30例、正常皮肤组织15例,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皮损中乙酰肝素酶、MMP2和TIMP2蛋白的表达。结果 恶性黑素瘤皮损乙酰肝素酶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黑素细胞痣、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 = 21.172,P 〈 0.01;χ22 = 27.805,P 〈 0.01)。恶性黑素瘤皮损MM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黑素细胞痣、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 = 19.817,P 〈 0.01;χ22 = 19.866,P 〈 0.01)。恶性黑素瘤皮损TIM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黑素细胞痣、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 = 19.200,P 〈 0.01;χ22 = 15.000,P 〈 0.01)。结论 乙酰肝素酶、MMP2和TIMP2蛋白在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在黑素细胞痣和正常皮肤中的表达水平。 陈建立 张江安 于建斌 苏蓓蓓 孟静关键词:恶性黑素瘤 乙酰肝素酶 MMP2 TIMP2 伴炎症反应的汗孔角化症三例 汗孔角化症是一种少见的慢性角化性皮肤病。本病一般无临床症状,本文介绍了3例伴明显炎症和瘙痒的汗孔角化症病例病例的临床表现,浅谈了治疗效果。 高明 于建斌 张江安 孟静 翟伟 苏蓓蓓关键词:汗孔角化症 角化性皮肤病 文献传递 伴炎症反应的汗孔角化病三例 被引量:1 2009年 例1男,58岁,以全身多发环状棕褐色皮疹20年,发红伴间断瘙痒2年余到我科就诊。20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双下肢、股内侧出现少量粟粒至小米大红色丘疹,散在分布,不痛不痒。后皮疹缓慢增厚和扩大,边缘色素加深,形成环状棕褐色角化性丘疹,并向躯干和上肢蔓延,无明显自觉症状。2年前部分皮损突发瘙痒、发红,出汗时尤甚,冬轻夏重。祖父和父亲均有类似病史,发病均在30岁以后,其子女尚未发病。皮肤科检查:躯干、四肢散在分布两类皮疹:一类为棕褐色环状角化性丘疹,0.5~1.0cm大小,边界清楚,呈嵴状隆起,中心呈肤色或淡褐色, 高明 于建斌 张江安 孟静 翟伟 苏蓓蓓关键词:汗孔角化病 炎症反应 红色丘疹 皮肤科检查 自觉症状 未发病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关系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变化,探讨其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关系。方法10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为银屑病组,同期10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银屑病组于就诊时、对照组于体检日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2组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评分,比较HADS-A及HADS-D评分;Pearson相关分析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与HADS-A、HADS-D评分的相关性;以HADS-A评分≥11分为存在焦虑,HADS-D评分≥11分为存在抑郁,记录银屑病组焦虑、抑郁患者例数,比较银屑病组抑郁与未抑郁、焦虑与未焦虑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绘制ROC曲线,评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预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的价值。结果银屑病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2.01±0.54)、HADS-A评分[(17.05±3.25)分]、HADS-D评分[(16.97±4.21)分]均高于对照组[0.91±0.12、(6.32±1.14)分、(6.20±1.67)分](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HADS-A评分(r=0.745,P=0.003)、HADS-D评分(r=0.643,P=0.004)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均呈正相关。银屑病组35例存在焦虑,65例存在抑郁,焦虑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2.78±0.42)高于未焦虑者(1.73±0.51)(P<0.05),抑郁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2.84±0.53)高于未抑郁者(1.73±0.46)(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分别以2.42、2.42为最佳截断值,预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的AUC分别为0.796(95%CI:0.649~0.829,P<0.001)、0.902(95%CI:0.835~0.942,P<0.001),灵敏度分别为84.15%、93.24%,特异度分别为79.28%、95.2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增强,与其发生焦虑、抑郁有关,对预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焦虑� 孟静 韩传恩 郑秀霞 张丽 李丹 夏博 郑恒星 李思蒙 杨柳 袁铭 孟繁俊关键词:寻常型银屑病 端粒酶活性 焦虑 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