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钦华
- 作品数:39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潍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卫生厅科技基金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后下腔静脉间隙的解剖与临床应用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探讨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的解剖基础及其在肝脏外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尸肝(包括完整的下腔静脉)进行解剖,测量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的相关解剖数据。经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入路行6例巨大肝癌、血管瘤切除及1例背驮式肝移植病肝切除。结果肝上静脉窝内肝静脉间的距离平均为(16.75±3.93)mm。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的长度平均为(57.76±9.65)mm。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的宽度平均为(9.17±2.30)mm。7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无相关并发症发生,与其它手术入路相比有显著意义。结论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有其解剖基础,在肝脏外科中可作为一良好的手术入路。
- 李森李加起丁维宝李春友杜福田庄冠一丁伟宋钦华
- 关键词:解剖学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
- 同种异体原位肝脏移植术的临床应用研究(附9例报告)
- 2006年
- 目的总结原位全肝移植术的经验教训,以进一步提高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效果。方法2001年3月~2006年8月,为9例终末期肝病患者实施了原位全肝移植术,其中6例为良性终末期肝病,3例为肝癌患者。前5例实施背驮式肝移植,后4例实施经典式非转流肝移植。结果1例病人存活3年以上,2例病人存活2年以上,1例病人存活1年以上,2例术后3个月,均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手术后死亡病例中,1例术后1年9个月死于应用大剂量激素抗排斥反应所致的应激性溃疡大出血。2例巨大肝癌病人分别于术后27d死于肾功能衰竭、高血钾和术后56d死于脑出血。1例小肝癌病人术后出现神经并发症,术后4个月死于脑出血。结论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方法。
- 李森李春友杜福田庄冠一丁伟宋钦华
- 关键词:终末期肝病肝肿瘤肝移植
- 红外光扫描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 1996年
- 红外光扫描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李春友李森裴永泉宋钦华(潍坊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261041)随着影像学的发展,红外光乳腺扫描作为一项对乳腺疾病的影像诊断技术,因其具备对人体无损害、无痛苦、无副作用和速度快、敏感度高等优点,而被应用于普查和对乳腺疾病的...
- 李春友李森裴永泉宋钦华
- 关键词:红外光扫描乳腺疾病
- 肠系膜上静脉“胰后干”和门静脉干测量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4
- 1999年
- 目的为提高近端胆管癌和壶腹周围癌的手术切除率,使该区域受肿瘤浸润的血管能一并与肿瘤器官同时切除,并使血管直接重建。方法本组在实施肝门胆管癌切除术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对术中病人的肝蒂内门内的肠系膜上静脉干即“胰后干”(post-pancreas-trunkPPT)进行解剖学定位并进行分段测量长度及可以纵向折叠的长度,以此估计可切除的静脉长度及重新再建血管的长度。结果测量肝蒂内门静脉干104例,长度标准差男性5.8±1.99cm,女性5.5±0.81cm,优势长度大于4.5cm,男性56例占76.7%,女性25例占80.6%。胰腺钩突内段肠系膜上静脉干测量54例长度标准差男性3.7±0.77cm,女性3.5±0.64cm,优势长度大于3.0cm者,男性28例占77.6%,女性14例占77.8%。门静脉纵向折叠移动的范围在1.8~4.2cm之间,平均折叠2.2cm者(1.8~2.4)占66.3%,平均折叠2.8cm(2.5~4.2)占33.7%。切除胰十二指肠后胰腺钩突内肠系膜上静脉段纵向折叠范围平均4.0cm,最长达5.2cm。结论这二类肿瘤切除术合并受浸血管切除在一定范围是可行的,为联合区域性整块切除术提供?
- 李森宋钦华林开祥裴永泉李春友庄冠一王建立
- 关键词: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胆管癌胰十二指肠切除
- 成年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外科治疗方式 ,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外科治疗提供保证。方法 囊肿部分切除并囊肿空肠吻合术 8例 ,囊肿切除并肝管十二指肠间置空肠术 6例 ,周围肝左外叶切除术 4例 ,单纯囊肿引流术 2例。结果 一次性手术为 2 3例 ,病人术后愈合良好 ,平均住院 2 8d。 2例行胆肠内引流术后 ,二次行囊肿切除并肝管空肠吻合术 ,愈合良好。结论 囊肿外引流适用于有严重并发症不能耐受大手术 ,反复感染的病人。囊肿切除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胆总管囊肿 。
- 庄冠一李春友丁伟李森宋钦华
- 关键词: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胆肠内引流术囊肿切除术
- 肝脏脉管立体构筑解剖研究及其在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剥离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04年
- 目的 通过对肝内脉管灌铸解剖和外科手术实践 ,奠定对肝脏巨大海绵状血管瘤施行剥离切除的科学基础。方法 对 10例成年新鲜软尸体行肝脏脉管系统不同构架灌注铸型 ,观察肝内脉管系统的立体解剖。结果 在 10例灌注模型中模拟构筑出肝脏脉管立体构架的少血管区肝段。36例肝血管瘤患者中有 2 7例瘤体超过 15cm ,均按设计的手术入路与方式完成剥离切除手术。结论 第一肝门结构将肝尾状叶和方叶分隔在两个少血管的构架空间内。选择合理的解剖学手术入路可以做到将不同肝段的巨大瘤体单纯剥离切除而不伤及主要的脉管构筑关系。
- 李森李春友庄冠一杜福田丁伟赵焕芬郭学奎裴永泉宋钦华
- 关键词:脉管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瘤体肝内剥离切除术手术入路
- 肠系膜上血管蒂后间隙胰肠套入式吻合技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 2006年
- 在4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了肠系膜上血管蒂后间隙胰肠直接套入式吻合技术。术后无1例发生胰肠吻合口漏,发生胆肠吻合口漏2例,腹腔感染2例,胃应激性溃疡4例。认为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肠系膜上血管蒂后间隙胰肠直接套入式吻合技术能有效预防胰肠吻合口漏的发生。
- 杜福田林洪峰丁伟李森宋钦华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漏肠系膜上血管
- 中央型巨大肝血管瘤的解剖学特点及手术方式选择:附10例被引量:1
- 2010年
- 中央型巨大肝血管瘤(图1)是位于第一、二肝门及邻近下腔静脉的位于肝实质内直径≥10cm的肝血管瘤,由于其位置特殊,此类手术方式有别于表浅肝血管瘤,潍坊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于2003年4月至2008年6月手术治疗10例中央型巨大肝血管瘤,报告如下。
- 李加起李森庄冠一李春友杜福田董承伟丁伟宋钦华
- 关键词:巨大肝血管瘤手术方式中央型解剖学特点下腔静脉肝胆外科
- 肝脏空肠U型缝合技术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肝脏空肠U型缝合技术在肝门部胆管癌切除后胆道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11月~2010年10月施行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手术病人35例,根据入院时间和胆道重建方式,分为传统胆肠吻合组(A组)和肝脏空肠U型缝合组(B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采用传统方式吻合者17例,U型缝合技术吻合者18例,术后暂时性胆漏的发生率分别为35.29%(6/17)和5。56%(1/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8);吻合口不同程度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23.53%(4/17)和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5);手术时间A组(240±18)min和B组(220±12)ra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5)。结论采用肝脏空肠U型缝合技术进行肝71部胆管癌切除后的胆道重建,不仅简单易行、省时,而且术后胆漏、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低。
- 郭冀鲁杜福田李远董承伟丁伟李加起李森宋钦华
-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胆道重建
- 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 1996年
- 对7例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KTS)患者,均采用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经静脉插管造影,对病变血管部位做出明确定位诊断。6例采用相应的血管鞘膜剥脱松解术、异常交通静脉支结扎术、静脉外肌袢成形术、股外侧畸形静脉剥脱术等方法治疗;1例深静脉造影患肢腓肠肌静脉丛以上深静脉均不显影,未行手术探查。认为通过静脉造影选择手术方案,对诊治起着关键性作用。
- 李森宋钦华李春友庄冠一孙作成林开祥
- 关键词:外科手术骨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