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巍
- 作品数:16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胰岛细胞瘤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胰岛细胞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5年1月到2006年1月收治的7例胰岛细胞瘤的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胰岛素瘤4例,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3例。肿瘤位置:胰头1例,胰颈1例,胰头颈交界处1例,胰颈体交界处1例,胰尾3例。7例均施行手术治疗,行胰体尾+脾切除术1例,胰尾+脾切除术2例,肿瘤局部切除术4例。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术后血糖上升为5.5~11mmol/L,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患者术后腹痛症状消失。7例均治愈出院,无手术死亡。结论胰岛细胞瘤主要是胰岛素瘤和无功能胰岛细胞瘤,可行单纯肿瘤切除或胰腺部分切除。
- 季德刚孙宝震宣巍解英俊张学文
- 关键词:胰岛细胞瘤胰岛素瘤
- 早期全身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脾切除门奇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
- 目的 探讨早期全身应用低分子肝素对预防脾切除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08年~2012年间因门静脉高压症实施脾切除断流术的病例50例,按照术后是否预防性全身应用低分子肝素分为两...
- 张学文季德刚张丹杨永生宣巍孙宝震刘宏宇姚晓小曲仙智
-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在肝细胞肝癌临床应用中的价值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检测在肝细胞肝癌(HCC)早期诊断和监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215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72例,女性43例,年龄(59.0±9.3)岁(范围:34~86岁)。另纳入同期收治的85例非HCC患者作为对照组,男性42例,女性43例,年龄(54.2±11.3)岁(范围:22~80岁)。患者入院后第2天清晨6时,采用真空采血管,空腹采肘静脉血约3 ml,避光低温保存,当日送检。取甲胎蛋白(AFP)≥20μg/L为阳性,PIVKA-Ⅱ≥32 AU/L为阳性。数据的比较采用χ^2检验、t检验或秩和检验。采用线性回归分析AFP和PIVKA-Ⅱ与肿瘤最大径的相关性。结果PIVKA-Ⅱ单独检测在HCC各期的灵敏度均高于或等于AFP,PIVKA-Ⅱ和AFP单独诊断HCC的总体灵敏度分别为85.1%和52.1%,但PIVKA-Ⅱ的特异度不及AFP高,分别为78.8%和96.5%。在HCC的早期(Ⅰa期),PIVKA-Ⅱ单独检测的灵敏度为64.5%,而AFP的灵敏度仅为26.3%。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HCC诊断的灵敏度至88.4%,特异度至76.5%。PIVKA-Ⅱ值与肿瘤最大径呈正相关(r^2=0.587,P<0.05),而AFP水平与肿瘤最大径无相关性(r^2=0.296,P>0.05),PIVKA-Ⅱ诊断伴有血管侵犯的HCC患者的阳性率亦高于AFP(P<0.01)。结论PIVKA-Ⅱ可作为HCC筛查和诊断的血清学标志物,在早期肝癌诊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AFP。PIVKA-Ⅱ和AFP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HCC各期检出率。PIVKA-Ⅱ的大幅度增高有助于协助判断HCC的侵袭性、是否存在血管侵犯及预后等。
- 张珈玮关连越鄂长勇杨景慧宣巍孟子辉李巍
- 关键词:肝肿瘤甲胎蛋白特异度
- 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式间断U型缝合法吻合在胰腺外科中的应用
- 胰腺手术作为腹部外科大型手术之一,其操作复杂,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而胰瘘一直是胰腺手术后主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由于胰腺外科技术的进步,胰瘘的发生率已逐渐减少。现已相继出现了各种预防胰瘘的方法,但胰腺残端的处理方式仍是防止...
- 宣巍
- 关键词: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术
- 文献传递
- 小鼠黑色素瘤胰腺转移模型的建立及针对肿瘤的控制性实验
- 2020年
- 黑色素瘤是一种能产生黑色素的高度恶性肿瘤,占皮肤肿瘤死亡病例的绝大部分,多发生于皮肤或接近皮肤的粘膜,也见于软脑膜和脉络膜。该病以白种人的发病率最高,中国虽然不属于高发地区,但是在进入21世纪后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手术切除是其首选治疗方法,尽管术后辅以放疗等辅助治疗,但其远期效果欠佳。
- 胡国章颜游游李金梁宣巍
- 关键词:软脑膜黑色素瘤远期效果脉络膜白种人
- 肿瘤疫苗联合环磷酰胺在小鼠黑色素瘤胰腺转移癌模型中的治疗作用
- 目的 探究肿瘤疫苗(mHSP65-BTL)联合环磷酰胺在小鼠黑色素瘤胰腺转移癌模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首先将结核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65 (mHSP65)与B16黑色素瘤组织的裂解物(B16 melanoma tissue ...
- 宣巍张学文王丽颖季德刚陈阳颜游游
- 探讨D-二聚体变化与门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关系被引量:7
- 2011年
-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胃底血流阻断术(以下简称门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形成是影响愈后的重要因素。如何早期预测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目前尚缺乏客观评价指标。本文通过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37例门静脉高压症行门奇静脉断流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 周慧张丹季德刚杨永生解英俊宣巍崔晓峰张学文
- 关键词: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D-二聚体断流术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门奇静脉断流术
- 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式间断U形缝合在胰头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式间断U形缝合在胰头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48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采用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探查完成后行上入路根治性切除胰头部肿瘤,胰管内留置支撑管;采用Child法重建消化道,胰腺断端套入空肠,间断吻合空肠与胰腺,距空肠断端0.5cm间断U形环绕缝合空肠全层与胰腺被膜。观察患者腹腔感染征象、胰肠吻合口引流液性质及引流量。采用门诊复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问截至2014年12月。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48例患者成功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无术中死亡患者。手术时间为(4.1±1.2)h,术中出血量为(363±89)mL。术后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3例患者出现胰瘘,其中A级胰瘘2例,经短期观察自愈,C级胰瘘1例,并发腹腔出血死亡;2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48例患者无术后腹腔内脓肿,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为(9±4)d,住院时间为(15.6±2.8)d10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导管上皮癌43例,其中高分化3例、中分化27例、中一低分化9例、低分化4例;神经内分泌癌3例;腺细胞癌1例;肉瘤样癌1例。胰腺、胆管、肠管断端均无癌细胞残留。47例患者中,3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8年,1年生存率为57.6%,3年生存率为18.7%。随访期间,无患者发生胰腺空肠吻合口狭窄。结论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式间断U形缝合设计合理,在胰头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
- 杨永生解英俊林超宣巍鄂长勇盛基尧李巍张学文
- 关键词: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术胰瘘
- 结核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65-肿瘤裂解物联合小剂量环磷酰胺对小鼠胰腺癌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 宣巍颜游游万敏吴秀丽季德刚王丽颖林超陈阳于永利张学文
- 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式间断U型缝合法吻合在胰腺外科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探讨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式间断U型缝合法吻合在胰腺外科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1年1月到2006年4月间施行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83例。比较不同胰肠吻合方法对胰瘘发生的影响。结果:胰瘘总发生率为27%(22/83)。胰肠端端套入式间断U型缝合法吻合术后恢复良好,无胰瘘发生。端端吻合的胰瘘发生率为40%(10/25);端侧吻合的胰瘘发生率为27%(12/44)。比较各种吻合方式,端端套入式间断U型缝合法吻合的胰瘘发生率显著低于端端吻合(P<0.01)和端侧吻合(P<0.05),而端端吻合和端侧吻合之间胰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式间断U型缝合法吻合降低手术所致胰肠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效果满意。但因临床例数较少,其安全可靠性、实用合理性还有待进一步观察、证实。
- 张学文宣巍姜涛季德刚杨永生张丹解英俊孟子辉
- 关键词: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