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志宏

作品数:102 被引量:616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矿业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0篇天文地球
  • 44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8篇盐岩
  • 28篇油田
  • 28篇碳酸盐岩
  • 27篇碳酸
  • 27篇碳酸盐
  • 26篇塔河油田
  • 23篇油藏
  • 21篇储层
  • 20篇盆地
  • 20篇缝洞
  • 18篇岩溶
  • 17篇缝洞型
  • 15篇页岩
  • 12篇地质
  • 11篇塔里木盆地
  • 11篇缝洞型油藏
  • 11篇奥陶系
  • 10篇油气
  • 10篇碳酸盐岩油藏
  • 9篇沉积环境

机构

  • 76篇中国地质大学...
  • 19篇中国石化
  • 17篇成都理工大学
  • 7篇中国地质调查...
  • 5篇教育部
  • 5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国土资源部
  • 3篇西南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化石油...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河南省航空物...

作者

  • 102篇康志宏
  • 14篇周磊
  • 10篇王硕亮
  • 7篇魏历灵
  • 7篇杨宇
  • 7篇孟苗苗
  • 7篇胡佳乐
  • 7篇陈夷
  • 6篇柳洲
  • 6篇童雪飞
  • 6篇韩慧宇
  • 5篇陈琳
  • 5篇肖海峰
  • 5篇彭媛媛
  • 4篇袁璐璐
  • 4篇杨小峰
  • 3篇戎意民
  • 3篇郭春华
  • 3篇康志江
  • 3篇于春磊

传媒

  • 13篇新疆地质
  • 12篇煤炭技术
  • 8篇现代地质
  • 8篇科学技术与工...
  • 5篇新疆石油地质
  • 3篇地学前缘
  • 3篇石油地质与工...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石油实验地质
  • 2篇辽宁工程技术...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中国地质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矿物岩石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断块油气田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7篇2020
  • 3篇2019
  • 10篇2018
  • 7篇2017
  • 10篇2016
  • 9篇2015
  • 9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3
  • 3篇2002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动态储层评价技术被引量:11
2007年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单纯用静态资料来认识这类油藏是非常困难的。作者提出利用生产动态资料和信息进行该类型油藏研究的新思路。即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处理非线性相关参数预测方面的优势,并以渗流理论为基础,结合试井成果,推导出影响油藏开发的重要参数(地层系数)与生产信息的关系;建立了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储层参数的结构模型。通过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实例研究,说明了神经网络技术在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储层评价预测和非均质性分析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康志宏郭春华伍文明
关键词: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人工神经网络
动态评价技术在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6年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藏是大型碳酸盐岩溶洞型油气藏,其储渗空间主要为大小不同的溶洞、裂缝带、溶蚀孔隙等组成,该油气藏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单纯用静态资料来认识这类油气藏是非常困难。文章提出利用生产动态资料和信息进行该类型油气藏研究的新思路,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处理非线性相关参数预测方面的优势,并以渗流理论为基础,结合试井成果,选用已知油井的产量、油嘴、油压、含水率、气油比、原油密度等6个开发动态参数作为样品输入数据,推导出影响油气藏开发的重要参数(地层系数)与生产信息的关系,建立了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储层参数的结构模型。通过塔里木盆地塔河油气田实例研究,说明了利用动态信息评价油气藏技术在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储层预测和非均质性分析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康志宏魏历灵
关键词:油气藏动态碳酸盐岩油气藏储集层研究神经网络油气田
煤层中埋藏CO_2量的计算方法
2013年
CO2注入油气藏、煤层等地质体既有助于油气采收,也可以成为处理CO2的重要方法。计算CO2的储存量,可以根据其在地质体中的不同存在相态分别计算,这样既能确定地质体总的存储能力,也可以确定各存储机制的贡献。根据相态的不同把CO2在煤层中的储存量分成吸附、游离和溶解3部分计算,并考虑了压力上升引起的孔隙膨胀、存储空间增加。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注入压力的上升,吸附量、气态量、溶解量和膨胀增量都在增加。气态量、溶解量和膨胀增量所占百分数也在增加,吸附量能占到总量的90%左右。
刘俊杰康志宏孟苗苗戎意民潘冬
关键词:煤层气藏
塔西南和田凹陷二叠系普司格组烃源岩沉积环境及生烃潜力研究
研究区和田凹陷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东南缘(侯读杰等,2003),区内二叠系烃源岩分布较为广泛,整体厚度变化不大(何登发和赵文智,1999;李世臻等,2014)。二叠系是研究区重要的烃源岩层系之一,具有良好的生油气前景,...
王静彬高志前康志宏
关键词:沉积环境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
文献传递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流动单元概念和研究方法探讨被引量:20
2006年
流动单元对于提高油田采收率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该项研究在砂岩油藏研究中已取得较大进展。对于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由于岩石结构构造、成岩后生作用、构造断裂作用、溶蚀作用等多因素对储集空间的影响,已有的流动单元概念及研究技术方法难于应用。以塔河油田为例,针对缝洞型碳酸盐岩地质特征,论证了碳酸盐岩储层渗流屏障的存在及其类型,探索性提出区别于砂岩油藏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流动单元的概念。提出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包括;油藏压力趋势分析法、井间生产干扰分析法、流体性质差异分析法、井间干扰试井法。结合储层发育特征,初步建立了缝洞型碳酸盐岩流动单元的划分标准。
郭春华杨宇莫振敏康志宏
关键词:缝洞型储层碳酸盐岩储层连通性
塔河缝洞型油藏岩溶塌陷体分类及开发潜力评价
<正>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是塔河油田主要的含油气储层,储集类型以溶洞为主,储集形态复杂。溶洞储集体发育程度较高的部位除岩溶残丘、缓坡和斜坡外,岩溶垮塌负向结构区部分古溶洞系统也有较大的储集空间,具一定规模的开发潜力。但塔河...
康志宏胡佳乐
关键词: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岩溶塌陷碳酸盐岩
文献传递
利用层序地层学恢复岩溶古地貌技术——以塔河油田6区为例被引量:29
2003年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属于多期构造和岩溶作用形成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缝洞系统受控于岩溶作用,岩溶作用强烈程度明显受控于古地貌形态.本文利用层序地层学理论,重点突出地层的等时格架,利用层序界面的等时性研究古地貌.以塔河油田6区为例,提出下石炭统中下部双峰灰岩属于海进体系域的最大海泛期沉积,是一明显且横向可对比的沉积层;同时奥陶系顶面属于风化剥蚀面,亦属于等时界面.利用两个等时界面进行岩溶古地貌恢复,划分出岩溶高低、岩溶斜坡等,进而预测次生孔隙发育区块,最终指导与岩溶有关的油气勘探和开发工作.
康志宏吴铭东
关键词:层序地层学岩溶古地貌恢复塔河油田
塔西南坳陷棋盘组沉积特征综合分析
2018年
利用沉积物中的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能够很好地记录和反映古环境性质及其演化信息的特性。通过全稀土元素、主量元素及Sr/Ba、V/Cr、Ni/Co、U/Th和V/(V+Ni)等微量元素指标,综合分析还原了塔西南二叠系棋盘组沉积环境特征。另外,通过较真实反映氧化还原条件的TOC-SFe关系进一步佐证了V/Cr、Ni/Co和U/Th指标的指示结果。
韩慧宇康志宏邓鹏付康宁秦念通
关键词:主量元素微量元素
塔河缝洞型油藏岩溶塌陷体分类及开发潜力评价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是塔河油田主要的含油气储层,储集类型以溶洞为主,储集形态复杂.溶洞储集体发育程度较高的部位除岩溶残丘、缓坡和斜坡外,岩溶垮塌负向结构区部分古溶洞系统也有较大的储集空间,具一定规模的开发潜力.但塔河碳酸盐...
康志宏胡佳乐
关键词: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岩溶塌陷碳酸盐岩
下扬子二叠系泥页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22
2020年
为探讨下扬子地区二叠系泥页岩的稀土元素特征、物质来源及其地质意义,对研究区昌桥剖面大隆组、龙潭组和孤峰组的泥页岩样品进行了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地区稀土元素(∑REE)含量较高,∑REE平均值为259.15μg/g,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稀土元素的配分曲线整体表现为"右倾",Eu呈明显的负异常,Ce有轻微的负异常.样品的Ceanom值(平均值为-0.07)和δCe值(平均值为0.90)反映了沉积时水体为缺氧的还原环境,有利于形成优质烃源岩,(La/Yb)N值的变化反映研究区在垂向上的沉积速率为:大隆组<孤峰组<龙潭组.稀土元素数据还表明研究区物源来自上地壳,母岩为长英质岩石,以花岗岩为主.利用La-Th-Sc、Th-Sc-Zr/10、Th-Co-Zr/10三角图版和La/Th-Hf图解,判断得到研究区的构造背景为被动大陆边缘.
赵晨君康志宏侯阳红余旭东王恩博
关键词:二叠系稀土元素氧化还原条件地球化学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