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淳
- 作品数:12 被引量:4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地震时空影响域、复发间隔和有效孕震时间被引量:5
- 2001年
- 研究表明 ,地震的时空影响域 (影响范围 )在t(时间 ) r(距离 )坐标上具有双曲线型的边界曲线 ,t=0时的最大影响半径为r0 ,r=0时的最大影响时间 (即原地复发间隔 )为t0 。根据我国华北、西北、青藏和西南等地区后继地震相对于先发地震的时、距分布状况 ,经优化拟合和统计分析 ,确定了地震时空影响域的优化边界曲线及 90 %置信度边界曲线。以三维 (时间 -距离 -震级 )的“地震时空影响域”概念取代一维 (时间 )或二维 (时间 -震级 )的“复发间隔”概念 ,为认识地震活动涨落起伏的实质、估计潜在震源的有效孕震时间和改进地震的中长期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 王绳祖张宗淳
- 关键词:复发间隔震源地震活动
- 大陆板内塑性流动波与地震迁移(一)被引量:15
- 1994年
- 大陆岩石圈下层的网络状塑性流动,通过能量的远距离传递,控制着板内地震的空间分布,而脉动式塑性流动波的传播决定了地震的迁移。根据地震时、空分布特征的分析结果,以喜马拉雅碰撞带为驱动边界的中东亚网络系统主要存在着两种塑性流动波,波速的沿网带分量分别约为1~7km/a和12~45km/a,边界起波的时间间隔平均为93.7a和10.8a,分别称之为“百年波”和“十年波”。塑性流动波的波峰带为地震的发生提供必要的能量背景条件。
- 王绳祖张宗淳
- 关键词:塑性流动波地震迁移
- 大陆板内塑性流动波与地震迁移(二)被引量:6
- 1995年
- 基于大陆岩石圈塑性流动网络和塑性流动波的观念,地震迁移主要表现为塑性流动波控制下地震沿网带的迁移。中东亚网络系统存在着两种以上的塑性流动波,其中与地震中期预测有关的是“十年波”和“百年波”。它们具有不同的起波年份、起波期和波峰带,而各期波的优势传播方向和有效作用范围又有所不同。两种波的波峰带相互叠合形成双重波峰区,其中有“塑性流动-地震”网带经过的区段为地震提供必要的能量背景条件,构成能量背景区。对中国大陆1976年震情的检验表明,6.0~7.8级地震共19次,约有90%分布在相应震级范围的能量背景区内。
- 王绳祖张宗淳
- 关键词:地震迁移塑性流动波
- 亚洲中东部地区塑性流动波(“慢波”)与地震活动被引量:4
- 2004年
- 根据先前相似模型实验的结果 ,在板块边界驱动下 ,沿岩石圈下层 (含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 )传播的塑性流动波包括“快波”和“慢波” ,二者均属于黏性重力波 ,并分别由主波和辅波叠加而成。“快波”以 10 0 ~ 10 2 km/a量级的速度传播 ,已为塑性流动波控制下地震迁移的研究所证实。文中根据 7级以上强震的条带状分布图像 ,证明在喜马拉雅弧驱动下还存在着波速仅为 10 0 ~ 10 1m/a量级的“慢波” ,其中对 7级以上强震起控制作用的主要是“慢波”的辅波 ,其平均波长为 4 45km ,波速为 0 81~ 2 80m/a ,周期为 0 .16~ 0 .5 5Ma。“慢波”的边界起波时间距今约 1.34~ 4 .6 6Ma ,相当于上新世中期至早更新世中期 ,与喜马拉雅构造运动的主要活跃期 (幕 )之一相吻合。以喜马拉雅弧西段和东段为波源所形成的2个“慢波”系统的波峰带相互重叠 ,为
- 王绳祖张宗淳
- 关键词:岩石圈塑性流动波强震
- 地幔对流的实验研究:非立柱状幔柱和地幔涡旋被引量:7
- 2000年
- 地幔对流的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 ,在地幔介质和温度非均匀分布的复杂条件下 ,热卷流 (地幔柱 )往往由立柱状转变为非立柱状 (含斜柱状、涡旋状等 )。在忽略科里奥利力的情况下 ,板块的下插和滞积下沉、岩石圈根的存在以及地幔介质粘度的非均匀分布等都可能构成不同形状的障碍 -导流体 ,导致地幔的涡旋运动。软流圈中的水平涡旋环带属于对数螺线型 ,环带旋转半径及线速度逐渐减小 ,最终在旋转中心处下沉 。
- 王绳祖李建国张宗淳
- 关键词:地幔对流地幔柱涡旋物理模拟实验地幔柱
- 板内塑性流动波的能量分布及其对震源发震概率的影响
- <正>已有的研究表明:在板块边界推挤和板内重力势的联合作用下导致下地壳和岩层圈地幔的网络状塑性流动,它控制着板内的构造变形,决定了上部地壳地震的网络状分布;板块边界的脉动式驱动作用导致塑性流动波的产生,例如,边界起波间隔...
- 王绳祖张宗淳
- 文献传递
- 亚洲中东部“塑性流动-地震”网络系统及板内构造单元被引量:10
- 1994年
- 对于地震的网络状分布特征的研究表明,在亚洲的中东部地区存在着两个网络系统,即分布于大部分地区的中东亚网络系统和位于其东南的华东南网络系统。根据多层构造模型,这些地震网络系统实际上是岩石圈下层(含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塑性流动网络的一种显示。每一“塑性流动-地震”网络系统为不同类型的边界所围限,其中包括一段驱动边界以及若干段约束边界和泄流边界。本地区的两个塑性流动网络系统分别以喜马拉雅弧和台湾弧为驱动边界,对板块内部的构造变形、构造应力场、地震活动性、以及构造单元(亚板块、地体等)的划分起着控制的作用。
- 王绳祖张宗淳
- 关键词:塑性流动网络地震带构造应力场
- 亚洲中东部岩浆岩网络状分布与塑性流动网络被引量:6
- 1997年
- 亚洲中东部的岩浆岩分布具有明显的网络状特征,共轭相交的岩浆岩带构成了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不同的岩浆岩网络系统。岩浆岩网络受岩石圈下层塑性流动网络的控制,是塑性流动带剪切变形、摩擦热效应及带内介质弱化、轻化,以至促成地幔上隆和岩浆上涌的结果。根据“塑性流动-岩浆岩”网络,推测了不同地质时期大陆构造变形的驱动边界、驱动力方向和古构造应力场。
- 王绳祖张宗淳
- 关键词:岩浆岩古应力场塑性流动
- 岩石圈塑性流动波的实验研究(Ⅰ)被引量:9
- 2001年
- 实验采用了适当配比的塑化松香 ,模拟岩石圈延性层 ,研究边界驱动条件下塑性流动波的传播过程。实验表明 ,塑性流动波类似于粘性重力波 ,并有“快波”和“慢波”之分 ,二者分别由主波和辅波叠加而成。主波类似于孤立波或涌波。根据相似原理 ,“快波”主波的外推波速约为 0 .12~2 .5km/a ,在波速量级上大致相当或接近于岩石圈下层某些控制地震迁移的塑性流动波。
- 王绳祖李建国张宗淳
- 关键词:岩石圈塑性流动波物理模拟地震迁移
- 板块内部塑性流动网络的物理模拟
- <正>岩石脆性—延性转变和地震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表明:地壳、上地幔随着深度的增大,由脆性向延性转变,形成不同变形型式的构造层;其中半延性、延性变形,包括网络状流动和均匀流动,分别发生于岩石圈下层(含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和...
- 李建国王绳祖宋瑞卿张宗淳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