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广

作品数:16 被引量:81H指数:6
供职机构:滨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3篇流行病学特征
  • 3篇流行病学特征...
  • 3篇麻疹
  • 2篇毒性肝炎
  • 2篇疫情
  • 2篇疫情分析
  • 2篇蔬菜
  • 2篇蔬菜大棚
  • 2篇微小气候
  • 2篇监测系统
  • 2篇健康
  • 2篇肝炎
  • 2篇病毒
  • 2篇病毒性
  • 2篇病毒性肝炎
  • 2篇菜农
  • 2篇大棚
  • 1篇碘盐

机构

  • 16篇滨州市疾病预...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滨州市人民医...

作者

  • 16篇张志广
  • 8篇王飞
  • 6篇曹国强
  • 3篇王孟杰
  • 3篇张其雷
  • 3篇郭辉
  • 3篇贾永莲
  • 3篇李阳
  • 2篇姜雪锦
  • 2篇林韬
  • 2篇贾荣盛
  • 2篇马长利
  • 1篇姚玉涛
  • 1篇付磊磊
  • 1篇范晓明
  • 1篇张小红
  • 1篇张志新
  • 1篇田远芳
  • 1篇高艳玲
  • 1篇吕茂军

传媒

  • 4篇预防医学论坛
  • 2篇医学动物防制
  • 2篇中国疫苗和免...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微生物学免疫...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5~2012年滨州市乙型病毒性肝炎疫情分析被引量:22
2014年
目的了解滨州市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发病及变化规律,为有效控制乙肝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滨州市2005-2012年乙肝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12年,滨州市乙肝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年均发病率为42.54/10万;每年各月均有发病,无明显季节高峰;各县区均有发病,滨城区年发病率最高(62.68/10万),其次是邹平县(57.06/10万),惠民县最低(21.31/10万);发病以青壮年为主,15~64岁年龄段乙肝病例占乙肝总数的9i.92%;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0.01);发病人群以农民、工人和学生为主。结论乙肝防控工作仍是滨州市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应继续实施综合防控措施,尤其要加强滨城区、邹平县等重点地区和农民、工人等重点人群的防控工作,以降低乙肝的流行。
李阳曹国强张志广王飞王孟杰姜雪锦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乙型
蔬菜大棚的微小气候及菜农相关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张建文张志新蔡群英张志广姜文王娟
该项目了解了蔬菜大棚微小气候的特点、变化规律,探讨了其对菜农健康的影响。该研究应用环境卫生学微小气候评价方法,通过对各类大棚内微小气候项目的检测数据统计分析,描述蔬菜大棚微小气候特点及变化规律,用不适指数和《室内空气质量...
关键词:
关键词:蔬菜微小气候大棚
2012年滨州市死因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了解滨州市居民2012年的死亡率和主要死因,分析主要死亡原因给全市居民带来的健康损失情况,为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意外伤害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各死因监测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居民主要死因为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伤害和呼吸系统疾病,而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伤害是造成"早死"的主要死因,肺癌、胃癌、肝癌和食管癌分居恶性肿瘤死亡的前4位,运输事故(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机动车以外的运输事故)、自杀和中毒是伤害的前3位死亡原因。该市人均期望寿命为77.01岁,以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的慢性病死亡率降低20%,人群期望寿命增加1.11岁。各类疾病造成的潜在减寿年数为263 153.80 a,每千人寿命损失为70 a,平均减寿年数为10.74 a。结论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意外伤害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该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意外伤害是危害青壮年健康以及劳动力人口减少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应加强以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和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同时政府应尽快把伤害预防工作纳入疾病预防控制规划。
张志广林韬
关键词:死因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妇女健康需求及对策研究
张其雷姚玉涛田远芳马长利张志广范晓明夏金明
该项目对农村妇女卫生知识水平健康行为的形成情况及健康教育需求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掌握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妇女健康教育需求并对健康教育的对策进行了探讨,为开展农村妇女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显示农村妇女卫生知识知...
关键词:
关键词: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妇女健康教育
某县960例小学生扁平足患病情况及发生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了解某县小学生扁平足患病情况并探讨其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对960名小学生采用足印法测量足弓;采用FootcanUSB2足底压力测试系统测量足底压力;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扁平足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1960名小学生共检出扁平足328例,总发病率为34.17%,其中男性扁平足者183例,占38.13%;女性扁平足者145例,占30.21%。2正常足和扁平足足掌、足弓和足跟冲量大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体重指数(BMI)较高是扁平足发生的危险因素;经常体育锻炼是扁平足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小学生扁平足发生率较高,对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预防儿童BMI过高、经常体育锻炼可以降低儿童扁平足的发生率。
高艳玲张志广付磊磊
关键词:扁平足发生率影响因素
滨州市2005-2011年病毒性肝炎疫情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滨州市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更好地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滨州市2005—2011年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分析软件采用SPSS18.0和Excel。结果滨州市2005—2011年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年平均发病率为45.71/10万;乙肝年均发病率最高(42.97/10万),戊肝最低(0.35/10万)。病原学分型以乙肝为主,且发病比例呈上升趋势;未分型肝炎发病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甲肝、丙肝及戊肝发病比例呈上下波动趋势。发病年龄集中在15—64岁,各型肝炎高发年龄有所不同。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X2=2506.593,P〈0.001)。结论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仍保持较高水平,防控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李阳张志广程自科曹国强王飞王孟杰姜雪锦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疫情
消除麻疹前期滨州市麻疹专门监测系统的建立及其评价研究
曹国强张其雷张志广刘兆荣王飞
消除麻疹前期的1991年9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美洲区在秘鲁发现了最后1例由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引起的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3年之后,泛美卫生组织(PAHO)通过了消灭脊髓灰质炎国际证实委员会的验证,从而宣布美洲区消...
关键词:
关键词:麻疹监测系统
滨州市不同时期控制麻疹的效果分析
2009年
目的评价滨州市不同时期控制麻疹的效果。方法对滨州市1956~2008年麻疹疫情、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V)接种率、人群免疫水平和控制麻疹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结果控制麻疹的实施,使麻疹发病率持续下降。自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以来,MV报告和调查接种率为87.12%~93.45%,人群麻疹抗体保持在较高水平。按控制麻疹的不同时期进行分析,推广使用MV时期(B期:1967~1978年)和未使用MV时期(A期:1956~1966年)相比,计划免疫时期(C期:1979~1997年)和B期相比、加速控制麻疹时期(D期:1998~2008年)和C期相比,年均发病数分别减少9989例、18500例、378例,年均病死数分别减少267例、49例、50例。在1967~2008年控制麻疹进程中,其总成本-效益比为1:22.97。结论滨州市控制麻疹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实现消除麻疹目标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曹国强杨莹张志广王飞贾荣盛杨洪祥
关键词:麻疹
2010~2019年滨州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21年
目的了解滨州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下一步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中滨州市2010~2019年流行性腮腺炎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滨州市2010~2019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5 626例,年均发病率为14.70/10万,2013年发病率最高为61.44/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P <0.01),各年度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滨城区发病率最高(32.59/10万);男性发病率(18.33/10万)高于女性(10.99/10万)(P <0.01)。有4~6月(占比32.19%)和11月至次年1月(占比28.31%)双高峰,发病年龄高发于3~19岁学龄期(占比83.67%),特别集中于6~9岁占比32.95%;职业分布集中于学生、托幼儿童共4 330例,占病例总数80.00%。结论滨州市学龄期人群流腮发病高峰明显,建议第2剂次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年龄调整为5周岁。
郭辉贾永莲张志广王飞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
2010—2019年滨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山东省滨州市2010—2019年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流行特征,为科学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中滨州市2010—2019年HFMD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滨州市2010—2019年共报告HFMD病例61 082例,年均发病率159.58/10万,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年度趋势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576.81、P=0.001,P<0.05);同时,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 506.98、P=0.001,P<0.05)。每年各月均有HFMD报告病例,报告病例呈明显单峰形式,6月达到顶峰,夏季(6—8月)报告病例最多,有38 693例,占63.35%。全市的7个县(市、区)均有报告病例,滨城区的报告发病数最多,有19 489例,占31.90%,不同地区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 085、P=0.001,P<0.05);不同地区发病率也是滨城区最高,为288.96/10万,不同地区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 783.08、P=0.001,P<0.05)。报告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57∶1,男性高于女性,男女发病率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780.93、P=0.001,P<0.05);1~5岁组报告病例49 172例,占80.50%;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有43 734例,占71.60%。RT-PCR检测出的3 413例HFMD阳性确诊病例中,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最多,有1 356例,占比39.73%,但EV71、CoxA16仍是HFMD高强度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不同年份感染的优势菌株不尽相同。结论 2010—2019年滨州市HFMD发病率较高,并呈现明显的季节、地域、人群及不同年份优势菌株分布特征。需重点关注高发地区、1~5岁小年龄组散居儿童疾病预防和疫苗接种。滨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需及时对病原体的流行进行动态监测,尽早发现疫情苗头并采取相应措施。
郭辉张志广张云兰贾永莲姜宝法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