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张敏刚

张敏刚

作品数:20 被引量:80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脱位
  • 12篇髋关节
  • 12篇关节
  • 11篇发育性
  • 11篇发育性髋关节
  • 10篇髋关节脱位
  • 10篇关节脱位
  • 9篇发育性髋关节...
  • 8篇截骨
  • 8篇截骨术
  • 6篇儿童
  • 5篇骨头
  • 4篇股骨
  • 3篇手术
  • 3篇术后
  • 3篇先天
  • 3篇先天性
  • 3篇疗效
  • 3篇患儿
  • 3篇股骨头

机构

  • 20篇山东大学
  • 3篇苏州大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作者

  • 20篇张敏刚
  • 13篇王继孟
  • 11篇李天友
  • 10篇王延宙
  • 7篇王恒冰
  • 4篇刘帅
  • 4篇田凯旋
  • 4篇张鹏
  • 2篇刘帅
  • 2篇王浩
  • 2篇潘奇
  • 1篇刘永红
  • 1篇李龙
  • 1篇周东生
  • 1篇王雅颖
  • 1篇阎学翔
  • 1篇刘帅
  • 1篇武翔宇
  • 1篇王佳琦

传媒

  • 9篇中华小儿外科...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1
  • 4篇201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带蒂深筋膜重建环状韧带治疗陈旧性单纯桡骨头脱位
2011年
目的探讨带蒂深筋膜重建环状韧带治疗陈旧性单纯桡骨头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共治疗10例小儿陈旧性单纯桡骨头脱位。年龄5-16岁,平均9.7岁。采用带蒂深筋膜重建环状韧带,术后按照Broberg-Morrey肘关节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术后随访1—6年,平均2.5年。肘关节功能评分:优4例(占40%),良5例(占50%),差1例(占10%);优良率为90%。结论对于小儿陈旧性单纯桡骨头脱位,应用带蒂深筋膜重建环状韧带,有利于维持肱桡、尺桡关节对合关系,可以尽最大可能地恢复肘关节功能。但对于14~16岁以上的少年,尤其在骨骺闭合之后,应慎行此手术。
张鹏张敏刚周东生
关键词:脱位环状韧带
血红蛋白<80g/L作为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术后输血指征安全性的初步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初步观察以血红蛋白(hemoglobin,Hb)〈80g/L作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行髋关节切开复位联合Pemberton骨盆截骨以及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术后输血指征的安全性。[方法]对在本院行切开复位联合Pemberton骨盆截骨、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术的DDH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儿术前及术后第1、4d,6周行血常规检查测定Hb,配对t检验比较各时间点之间Hb的差别。以Hb〈80g/L为输注红细胞的指征,统计输血患儿比例,分析影响输血的相关因素。[结果]2010年11月~2011年8月共有52例DDH患儿行切开复位联合Pemberton骨盆截骨、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术,其中男5例,女47例,平均年龄(2.43±1.37)岁。术前Hb平均为(124.35±11.13)g/L;术后第1d平均为(101.57±10.71)g/L,较术前低(22.77±10.47)g/L(P=0.00);术后第4d降至(93.98±8.74)g/L,较术后第1d低(9.02±6.20)g/L(P=0.00);术后6周回升至(118.88±9.39)g/L,较术后第1d高(17.31±9.90)g/L(P=0.00)。本组患儿均未发生失血性休克,共4例(7.69%)输血,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是否需要输血与性别、年龄、体重、侧别、脱位程度以及手术时间之间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Hb〈80g/L作为DDH切开复位联合Pemberton骨盆截骨、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术后输血指征安全可行。
李天友王延宙王恒冰张敏刚王继孟
关键词:髋脱位输血截骨术血红蛋白测定
先天性HCMV感染新生儿尿液中病毒载量与疾病严重度的关系探讨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尿液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病毒载量与先天性感染的关系及与HCMV所致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集98例经PCR方法确诊的有症状及无症状的先天性HCMV感染新生儿尿液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尿液中巨细胞病毒载量。结果98例先天性HCMV感染的新生儿中85例在出生后有临床症状(86%)。无症状感染和有症状感染的新生儿尿液中平均HCMV病毒载量分别是1.4×10^5拷贝/ml和3.1×10^6拷贝/ml,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先天性HCMV感染的新生儿中无症状感染者尿液中病毒载量显著低于有症状感染者,提示病毒载量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张敏刚李天友王浩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聚合酶链反应病毒载量
4岁男童锁骨单纯性骨囊肿1例报告(英文)
2014年
单纯性骨囊肿是儿童最常见的良性骨质病变之一,好发于股骨上端和肱骨近端,锁骨相对罕见。本文拟报告1例4岁男性儿童锁骨单纯性骨囊肿,并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征象以及组织学特点。
李天友王延宙王恒冰张敏刚王继孟
关键词:单纯性骨囊肿锁骨
3DCT模拟手术辅助治疗大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既往手术后残余畸形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通过3DCT观察大龄(≥8岁)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手术后残余畸形病理改变,模拟手术预判治疗效果,探讨多种手术方式综合治疗的经验体会。方法回顾分析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骨科2012年7月至2017年6月综合运用多种截骨术治疗的大龄DDH治疗后残余畸形病例资料共27例35髋,手术时患儿年龄8岁至13岁9个月。根据Tonnis分型,Ⅰ型7髋,Ⅱ型22髋,Ⅲ型6髋。根据Kalamchi&MacEwen股骨头坏死分型,Ⅱ型6髋,Ⅲ型11髋,Ⅳ型8髋,10髋未见坏死。根据Ponseti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2级3髋,3级6髋,4级4髋,5级12髋,6级10髋。根据改良Severin分类,Ⅱ型3髋,Ⅲ型13髋,Ⅳ型12髋,Ⅴ型7髋。术前摄骨盆-双股骨全长CT。CT数据导入Mimics软件中建立3D骨模型。根据患儿年龄和头臼匹配情况模拟相应截骨术,观察截骨后股骨头覆盖和关节匹配情况,据此行手术治疗。以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手术前后Reimer指数和Sharp角的变化,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评价随访时影像学效果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改良Severin分类评价影像学效果,以Ponseti标准评价关节功能。结果随访时间13~36个月。末次随访时Reimer指数由0.54±0.24改善至0.19±0.08,Sharp角由53°±8°改善至38°±6°,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按改良Severin分类,Ⅰ型5髋为优,Ⅱ型19髋为良,Ⅲ型11髋为可,优良率为68%(24/35)。按Ponseti标准,1级17髋,2级11髋,3级7髋,优良率80%(28/35)。结论在3DCT模拟手术的辅助下,综合运用多种手术方式治疗大龄DDH手术后残余畸形可缓解关节疼痛并改善跛行步态,早期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帅刘帅张敏刚田凯旋
关键词: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
Dega截骨术治疗学龄前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分析Dega截骨术治疗学龄前(1.5~6岁)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的疗效,总结髋臼成形术的个性化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行Dega截骨术治疗的28例(34髋)学龄前DDH患儿的临床资料。本组术时平均年龄(28±10)个月(18~65个月)。34髋均为完全脱位,根据术前X线片上假臼形态分为4组。A组3例3髋,曾行保守治疗,无明显假臼形成;B组7例7髋,未行保守治疗,无明显假臼形成;C组6例9髋,假臼形成明显,压迫侵蚀真臼;D组12例15髋,真假臼广泛融合(融合臼)。分析手术前、后髋关节形态变化、功能改善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AVN)的发生情况。 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7±14)个月(48~96个月),末次随访时患儿平均年龄(95±15)个月(73~126个月)。平均髋臼指数由45°±6°(32°~57°)改善至10°±7°(-6°~27°);平均Reimer指数由0.95±0.12(0.53~1.00)改善至0.15±0.11(-0.20~0.42);平均中心边缘角术前均视为0,术后为23°±7°(11°~43°),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375、26.253和-18.781,P均〈0.01)。术前34髋Shenton线均不连续,随访时31髋恢复连续性,2髋仍中断,1髋反向不连续。根据改良Severin影像学分类,Ⅰ类20髋、Ⅱ类12髋、Ⅲ类2髋,优良率为94%(32髋/34髋)。根据Kalamchi & MacEwen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分型,Ⅱ型9髋,余25髋无坏死,坏死率为26%(9髋/34髋)。根据改良McKay临床功能分级,优29髋、良4髋、可1髋,优良率为97%(33髋/34髋)。A、C组行高水平Dega截骨术的5髋均未发生AVN,行低水平Dega截骨术的7髋中5髋(71%)发生AVN,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AVN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B、D组行高水平Dega截骨术的3髋均发生AVN,行低水平Dega截骨�
刘帅张敏刚李天友徐跃葛军涛王继孟
关键词:髋关节脱位截骨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Steel骨盆三联截骨联合手术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评价Steel骨盆三联截骨联合手术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至2012年采用Steel骨盆三联截骨术联合其他手术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53例(67髋),其中50例(64髋)术中行股骨近端截骨,18例(24髋)同时行股骨近端内翻截骨。手术时年龄7~16.5岁,平均10.2岁,其中男16例,女37例,双侧14例,单侧39例。按照Tonnis分级标准:I级18髋,Ⅱ级31髋,Ⅲ级15髋,Ⅳ级3髋。所获得数据应用SpssStatistic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儿随访1.5~6.5年,平均3.3年。术前X线片显示:CEA平均-1.8°(-45°~25°),AI平均33.0°(20°~50°),AHI平均47.5%(0%~69%)。最后随访X线片显示:CEA平均为38.5°(25°~50°),较术前增大40.3°;AI平均为16.8°(5°~25°),较术前减小16.2°;AHI平均为88.2%(70%~100%),较术前增大40.7%;最后随访的AI、CEA及AHI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参照Mekay评价标准进行评定:优36髋,良23髋,可6髋,差2髋,优良率88.1%。最后随访时3髋新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根据Kalamchi and MacEwen评价标准进行评定:Ⅱ级2髋,Ⅲ级1髋。结论Steel骨盆三联截骨联合手术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良好。
柴家超张敏刚王继孟李天友王浩
关键词:髋关节脱位截骨术骨盆
成骨不全股骨畸形的截骨矫形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多段截骨矫形治疗成骨不全儿童股骨畸形的手术特点和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采用多段截骨矫形+Rush钉内固定,治疗成骨不全股骨畸形10例(共14根股骨)。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5~16岁,平均年龄10.3岁。术后进行临床评价(活动方式、股骨长度和感染)和放射学评价(Rush钉的位置、移位、弯曲、断裂和再骨折)。结果随访3~5年,平均3.5年,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9周,平均7周;首次手术的平均年龄为6.1岁,4例需要二次手术更换Rush钉;首次与第二次手术的时间间隔为1.5~4年,平均2.7年。所有病例未发生骨折、血管神经损伤、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股骨畸形和下肢功能获得明显改善(P〈0.01)。其中1例未及时更换Rush钉,其远端自骨干穿出,局部成角畸形,给予截骨矫形、更换Rush钉后治愈。结论术前个性化设计,采取多段截骨矫形治疗成骨不全儿童的股骨畸形,可以加速骨愈合,减少再骨折;最大可能的矫正畸形,改善下肢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张鹏王延宙张敏刚王恒冰王继孟
关键词:成骨不全下肢畸形先天性截骨术
髋关节三线诊断婴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意义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探讨髋关节三线测量在婴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传统的体检方法,对180例疑诊者,摄双髋正位X线片,除众所周知的Shenton氏线、CE角等指标外,以股骨干骺端中点为起点,分别至髋臼外上缘、下缘、中心做连线,然后对此三线进行测量比较.结果 本组180例,单侧髋关节脱位122例(122髋),两侧髋脱位58例(116髋),总计238髋.通过髋关节三线测量,238髋此三线均不等长,确诊为DDH.对122例单侧髋脱位者的正常侧测量,120髋(98.3%)显示三线等长.同时对闭合复位欠佳者,此关节三线显示也不等长.结论 髋关节三线的定位都是骨性标志,清晰可鉴,定位准确,操作简单.髋关节三线测量,是婴儿时期诊断DDH一种比较准确的方法,特别在股骨头骨骺未出现前的小婴儿,更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是诊断DDH的可靠依据.另外对治疗中的婴儿,髋关节三线测量也是确定髋关节是否达到同心圆复位的一种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王继孟张敏刚阎学翔
关键词:婴儿髋脱位髋臼
“三线一点”法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X线分型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 探讨“三线一点”法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X线分型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其组间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6月间我院收治的69例DDH患儿(90髋).其中,男17例,女52例,平均年龄21个月(5~75个月).将双侧病例分别计算,共有左侧46髋,右侧44髋.调取所有病例的术前骨盆正位片,随机从我科选取3名医生,分别以吉士俊分型、“三线一点”法、T(o)nnis分型以及国际髋关节发育不良协会分型对其进行测量和分型.不同观察者间的一致性比较采用Kappa检验.“三线一点”指Hilgenreiner (H)线、Perkin(P)线、Superolateral(S)线、Hilgenreiner(H)点.H线是双Y形软骨中心上缘连线,自髋臼外上缘作H线的垂线为P线,自髋臼外上缘作H线的平行线为S线,H点指股骨颈干骺端上缘中点.H点位于P线或其内侧为髋臼发育不良;H点位于P线外侧,且股骨颈干骺端内上缘位于P线或其内侧为髋关节半脱位;股骨颈干骺端内上缘位于P线外侧为髋关节脱位.髋关节脱位时,H点位于H线或其下方为Ⅰ度;位于H线和S线之间或S线为Ⅱ度;位于S线上方为Ⅲ度.结果 本组90髋均为髋关节脱位,其中17髋股骨头骨骺核未出现,不适合采用T(o)nnis分型.上述四种分型的组间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523±0.173、0.786±0.223、0.674±0.164、0.727±0.296,P值均为0.000.结论 “三线一点”分型法组间高度一致,易于理解,对DDH的个体化、精准化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天友王延宙张敏刚田凯旋王佳琦马邦振王继孟
关键词: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股骨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