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舜清
- 作品数:48 被引量:10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四川医事卫生法治研究中心立项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普遍主义抑或特殊主义?——对儒家伦理理论特性的再认识被引量:1
- 2009年
- 张舜清
- 关键词:儒家伦理伦理理论特殊主义普遍主义再认
- 医疗人工智能伦理:儒家的观点和立场被引量:2
- 2020年
- 儒家对于人工智能的开发和利用持有限支持的态度。基于儒学的人本立场,儒家不会反对旨在维护人类自身生命安全和尊严、促进人类生命整体和谐的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反之,则视为不义行为。因此,儒家反对发展可能取代人类或消灭人类的人工自为者,但主张在人类价值规范下,积极开发和利用弱的人工智能。对儒家而言,技术是“成人”的途径和方式,因而儒家支持旨在恢复人类生命尊严和有助于人格养成的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运用。解决当前医疗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关键还是在于规范人的行为、明确人的责任问题,而不能扩大道德主体的范围。道德及责任的主体只能归于人,而非机器。
- 张舜清
- 关键词:人工智能儒家成人
- “中和位育”与现代公民社会被引量:3
- 2009年
- 如何看待儒家"中和位育"伦理观与现代公民社会的关系问题,是当代儒学重构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既需要我们对儒家伦理的"前现代性"有充足认识,更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儒家伦理的现代性"问题,如此我们才能正确看待儒家"中和位育"伦理观在构建现代公民社会过程中作为一项思想资源的意义。公民社会的这种伦理要求与传统儒家伦理在诸多方面是相颉颃的。因为我们无论怎样拔高传统儒家伦理的"精神价值",无论怎样强调它的超越性,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儒家伦理是产生于"前现代"的伦理观念,其产生的社会基础是宗法血缘型社会,这与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公民社会是有天壤之别的。
- 张舜清
- 关键词:公民社会伦理
- 对“格义”作为言“道”方式的反思被引量:3
- 2006年
- “格义”的本质其实是一种言说方式,作为一种方式,它的产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反向格义”则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偶然现象,不具历史的必然性,具体到中国哲学的研究,它表现为一种言“道”方式。而把“格义”作为一种言“道”方式,其合理性是需要辩护的。
- 张舜清
- 关键词:格义反向格义中国哲学研究
- 性命攸关:孟子生命伦理的义理逻辑和精神
- 2022年
- 孟子对生命的伦理思考,可视之为一种“性命攸关”的生命伦理思想。孟子基于性与命同一性的理解展开诠释,提出人之生命的本质及其存在价值,以及意义实现的根本方式和终极可能。孟子之天具有浓郁的宗教性和伦理性特征,而人则是天在现世的代表。天的伦理性决定了人之作为天之“在世形式”的本质特性亦在于善。性是先天的、固定的,故孟子性善即指性即善,只有善才能证明和成就人自身,而非说人性向善。
- 张舜清
- 关键词:生命伦理伦理性宗教性同一性
- 陆九渊“心”与“理”之本体性辨正
- 2022年
- 从西方哲学本体论立场来看,将陆九渊所曰之“心”和“理”归结为“ontology”意义上的本体范畴实有失允当。陆氏之心本质上是为人所专有的概念,而非对万物的普遍规定性。其所曰之理也主要是义理之理、价值规定上的理,此理是宇宙的实质,而非超越于宇宙万物的“究竟实在”。“心即理”是指心与理在义理性上的同一,而非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其实质是一工夫命题,而非本体命题,它揭示的主要是人类成人的根本依据及其工夫方式和方向,并以此确证人之生命的特殊价值和存在意义,而非论证心与理在本体意义上的无差别性。从中国哲学固有之“本体”观念看,以象山为心本论者或理本论者是成立的,但将之归结为现代哲学之本体实有失允当。
- 张舜清
- 关键词:陆九渊心即理本体
- 辅助生殖技术的现代性反思——基于传统儒家文化的视角被引量:1
- 2014年
- 在现代性语境中,对辅助生殖技术引发的医学现代性危机进行反思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从本质上而言,辅助生殖技术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深刻地反映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内在的冲突与矛盾。基于传统儒家文化的视角,寻求现代生命技术与传统儒家文化之间相互冲突、交汇、融合、嵌入的对接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战机制,从而进一步探讨现代性与传统之间的绵延不断的相互作用,深入挖掘传统中蕴含的现代性因素,现代性中间的传统,以更为开放包容的心灵,重视传统与现代性的结合,让科技为人类造福。
- 贺苗张舜清周丹尹梅
- 关键词:辅助生殖技术儒家伦理
- 理气统体:朱熹生命哲学的本体建构
- 2023年
- 理气关系是朱熹哲学的基本问题,朱熹对生命问题的哲学解读亦建立在理气关系基础之上。朱子以理为生物之本,以气为生物之具,然二者皆有统体之义,皆可谓万物之“本体”,理气的一体性构成统体生命的根本,二者一体共在影响着生命的创造、本质和价值问题。朱熹的“理”具有本体论的特征,但不宜将之归结为西方哲学意义上的“精神本体”,它实质是动态的生生之理。理是在抽象意义上讲生命产生和存在的根据和法则,而气则在事实上决定着生命的产生并构成生命的现实制约因素,气同样对生命具有统体意义。理必以气为载体和存在之基。以理气为统体而言说生命的本原、价值等问题,这是朱熹生命哲学的基本理路和思想特色。
- 张舜清
- 关键词:生生
- 论《周易》中的生命伦理意蕴被引量:3
- 2016年
- 《周易》哲学本质上就是有关"生命"的道德哲学。《周易》以"生"为体,从伦理本体论的角度揭示了生命的本源、意义与价值,从而确证了"顺天"之于人之当为的根本意义。"顺天"也即"顺性命之理",因为"性"与"命"皆是天道在不同向度上的表现或要求。因此"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就是人的生命存在之应然,也是人之生命最完美的终极表现。而其途径即"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也即顺应天道之"正"。"养正则吉"可视为《周易》生命伦理的工夫原则,它不同于现代物理与精神"养生",这是一种涉及养万物之生、万民之生、个体身心兼养的全面的"养生"。《周易》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在改造自然和处理人工干预生命进程等生命伦理问题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张舜清
- 关键词:《周易》生命伦理
- 当代儒学的重构及其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被引量:3
- 2009年
- 正确认识儒学的性质,承认儒学在理论建构上存在无限可能性,承认儒学具有开放性与兼容性,是当前正确处理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关系问题的前提。导致当代儒学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及实践主题的更替和儒学自身的政治性。因而在当代开展儒学重建,必须顺应当代中国的政治走向,自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项思想资源。而马克思主义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发挥这种思想资源的意义,也有赖于人们在学理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认识。
- 张舜清
- 关键词:当代儒学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