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斌
- 作品数:15 被引量:146H指数:8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凡纳滨对虾对家蝇蛆粉的表观消化率被引量:3
- 2012年
- 以氧化钇(Y2O3)为指示剂,按照“70%基础饲料+30%试验原料”的方法测定了初始体重(2.20±0.15)g凡纳滨对虾对家蝇蛆粉的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对家蝇蛆粉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68.18%、83.34%、89.26%和75.38%。凡纳滨对虾对家蝇蛆粉总氨基酸的消化率为86.56%,氨基酸消化率的变化范围为80.74%~92.31%,其中组氨酸、精氨酸、异亮氨酸和脯氨酸的消化率均在90%以上。研究结果为评价家蝇蛆粉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 严晶曹俊明王国霞张荣斌陈燕周婷婷刘群芳文远红
-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表现消化率氧化钇
- 家蝇蛆粉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肌肉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肌苷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2年
- 采用等蛋白替代方式,以家蝇蛆粉(housefly maggot meal)分别替代饲料中0、20%、40%、60%、80%和100%的鱼粉,配制6种等氮等能的饲料,饲养初始体质量(0.56±0.03)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相应记为G0、G20、G40、G60、G80和G100实验组。养殖45 d后测定对虾肌肉的常规成分和氨基酸、肌苷酸含量,研究家蝇蛆粉对凡纳滨对虾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肌肉粗蛋白和灰分含量随家蝇蛆粉替代水平的增加而升高,其中G100组粗蛋白含量和G80、G100组灰分含量显著高于G0组(P<0.05);水分和粗脂肪含量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各组肌肉游离氨基酸中谷氨酸、丙氨酸等鲜味氨基酸和游离鲜味氨基酸总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除G40组外,G20-G100组游离必需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G0组(P<0.05);与G0组相比,替代组游离精氨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游离赖氨酸含量随替代水平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G20组游离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G0组(P<0.05),其他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替代组肌肉结合氨基酸中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等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氨基酸总量与G0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G20-G80组肌肉肌苷酸含量与G0组相比差异不显著,G100组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当家蝇蛆粉替代鱼粉水平不超过60%时,除凡纳滨对虾肌肉游离精氨酸含量显著升高外,对肌肉常规营养成分组成和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和肌苷酸含量无显著性影响。
- 严晶曹俊明王国霞黄燕华张荣斌刘群芳孙智武文远红
-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肌肉成分氨基酸肌苷酸
- 饲料中添加核苷酸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肠道形态及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1年
- 本实验旨在研究外源核苷酸混合物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生长性能、体组成、中肠肠道形态和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选取960尾初始体质量为(1.01±0.02)g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为8组,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和添加5种核苷酸混合物(5′-腺苷酸∶5′-胞苷酸∶5′-尿苷酸二钠∶5′-肌苷酸二钠∶5′-鸟苷酸二钠=1∶1∶1∶1∶1,mix-NT)的实验饲料,各实验组添加量分别为0.1、0.2、0.4、0.6、0.8、1.0和1.2 g/kg饲料,养殖期为7周。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5种核苷酸混合物对凡纳滨对虾的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系数(FCR)影响不显著(P>0.05)。外源核苷酸显著影响凡纳滨对虾全虾水分含量(P<0.05),但对全虾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肝胰指数(HSI)随饲料中核苷酸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在0.6 g/kg组达到最高。0.4 g/kg组的肝胰腺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力及尿酸(UA)含量最低,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中肠肠壁厚度和肠绒毛高度均随着核苷酸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添加量为0.1~0.8 g/kg组的肠壁厚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各组间的肠绒毛高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饲料中添加核苷酸混合物可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肝胰腺碱性磷酸酶(AKP)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两者的最高值分别出现在0.2 g/kg组和0.4 g/kg组。各添加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5种核苷酸混合物有助于改善凡纳滨对虾肠道形态,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 许丹丹曹俊明黄燕华李雅琪蓝汉冰陈冰陈晓瑛严晶张荣斌
-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核苷酸肠道形态抗氧化
- 生物活性饲料添加剂在凡纳滨对虾健康养殖中的研究与应用
- 黄燕华王国霞曹俊明周晔黄文庆盛广成刘襄河莫文艳董尚智胡俊茹陈冰李国立赵红霞严琴潘丽晶陈晓瑛张荣斌喻国辉
- 本项目针对目前集约化高密度水产养殖存在的养殖环境恶化,动物机体自身抵抗力下降,病害严重,产品品质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研究微生态制剂(乳酸菌)、低聚木糖和酶制剂在水产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作用机理。分析比较了低聚木糖有效成...
- 关键词:
- 关键词:饲料添加剂酶制剂水产养殖对虾健康养殖
- 低聚木糖对奥尼罗非鱼生长、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 本论文研究了在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0.aureus)日粮中中添加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s,XOS)对其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液生化指标和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能力以...
- 张荣斌
- 关键词:奥尼罗非鱼低聚木糖免疫功能肠道菌群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 饲料中不同亚麻酸/亚油酸比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性能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0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亚麻酸(C18:3n-3)/亚油酸(C18:2n-6)比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生长性能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采用鱼油、亚麻油和豆油作为脂肪源,以不同的比例配制4种粗脂肪水平约为7.2%的等氮饲料,饲料中C18:3n-3/C18:2n-6比值为0.17、0.30、0.56和0.68。选用平均体重为(0.573±0.002)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48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虾),分别记为L0.17、L0.30、L0.56和L0.68。试验期为8周。结果显示,随着饲料中C18:3n-3/C18:2n-6比的升高,凡纳滨对虾幼虾增重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饲料系数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组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通过二元回归分析得出增重率(y)与C18:3n-3/C18:2n-6比(x)的关系为y=-1333.2x2+1175.5x+785.66(R2=0.7238),并得出当C18:3n-3/C18:2n-6比为0.44时,增重率最高。全虾粗蛋白质含量以L0.68组为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全虾水分和粗脂肪含量以及肝胰指数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组对虾肌肉中C18:2n-6和C18:3n-3含量低于它们在肝胰腺中的含量,而C20:4n-6、C20:5n-3(EPA)、C22:6n-3(DHA)在肌肉中的含量高于其在肝胰腺中的含量。L0.68组肝胰腺EPA含量显著高于L0.30组(P<0.05),DH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肌肉EPA、DHA含量以L0.30组最高,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C18:3n-3/C18:2n-6比一定程度地影响凡纳滨对虾幼虾的生长性能,显著影响肝胰腺和肌肉中C18:3n-3和C18:2n-6系列脂肪酸的含量。以增重率作为判定指标,建议饲料中C18:3n-3/C18:2n-6比值为0.44。
- 刘穗华曹俊明黄燕华赵红霞李国立蓝汉冰严晶张荣斌刘丽
-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脂肪酸组成
- 植物油替代鱼油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和肝体比的影响被引量:5
- 2010年
- 试验选用初始体质量(0.33±0.00)g/尾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在42 d的饲养期中分别投喂1种含6%鱼油的对照饲料(FO)和3种添加不同比例豆油替代鱼油的试验饲料,鱼油和豆油分别为:4.5%+1.5%,3.0%+3.0%和1.5%+4.5%(分别记作25SO、50SO和75SO),观察了不同比例豆油替代鱼油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和肝体比的影响.养殖试验结束后,各试验组凡纳滨对虾的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豆油比例的增加,试验组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FO(P<0.05),其中75SO组存活率最高.与对照组FO相比,各试验组对虾的饲料系数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75SO组饲料系数最低.随着豆油添加量增加,肝体比呈上升趋势,25SO组和50SO组肝体比与FO组无显著差异(P>0.05),75SO组肝体显著高于FO组(P<0.05).结果表明,在凡纳滨对虾幼虾饲料中,豆油可以部分替代鱼油,而不显著影响其生长性能.通过二次回归分析,得到增质量率(y)与饲料中不同比例豆油替代量(x)的关系为y=-0.016 8x2+1.207 4x+435.7,R2=0.781 9,当饲料中豆油替代鱼油比例为35.93%时,凡纳滨对虾获得最大增质量率457.39%.
- 刘穗华曹俊明黄燕华赵红霞蓝汉冰严晶张荣斌刘丽
-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豆油鱼油
- 芽孢杆菌和低聚木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1年
- 研究芽孢杆菌(Bacillus spp.Bacteria)和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s)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生长性能和主要消化酶活力的影响。试验选取初始体重(0.78±0.02)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840尾,随机分为6组,分别投喂添加不同水平芽孢杆菌和低聚木糖的6种饲料。两种物质的添加量分别为(cfu/g,mg/kg):G0(0,0)、G1(1080,)、G2(10100,)、G3(01,400)、G4(108,1 400)和G5(10101,400)。养殖42 d后测定对虾的生长指标、体成分和胃、肝胰腺和肠道消化酶活力。结果显示,G1、G2和G3组对虾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G0组(P<0.05),G5组显著低于G0组(P<0.05)。在同一芽孢杆菌水平下,G4和G5组的蛋白质效率分别显著低于G1和G2组(P<0.05)。与G0组相比,G1、G2和G3对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不同程度升高,饲料系数降低,其中G1组的效果最好。G4和G5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低于G0组,并显著低于G1组(P<0.05),但饲料系数显著高于G1组。试验虾的存活率为76.4%~88.6%,其中最高的为G3组,其次为G1组,均显著高于G0和G4、G5组(P<0.05)。各组对虾的水分和粗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与G0组相比,G1组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各添加组灰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在同一低聚木糖水平下,随着芽孢杆菌的添加水平的升高,对虾肠道各消化酶活力呈现上升的趋势。与G0组相比,G1和G2组对虾肝胰腺淀粉酶活力增加,肠道、胃消化酶活力和肝胰腺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显著升高。G3、G4和G5组对虾肝胰腺消化酶活力显著上升(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或低聚木糖可提高凡纳滨对虾幼虾的存活率,增强消化道特别是肠道的消化酶活力,但联合添加芽孢杆菌和低聚木糖的效果不理想。
- 陈晓瑛曹俊明王国霞黄燕华张荣斌黄文庆严晶刘群芳
-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低聚木糖芽孢杆菌消化酶
- 家蝇蛆粉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消化酶、转氨酶活性和肝胰腺组织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2年
- 试验采用28%鱼粉饲料为基础,以家蝇蛆粉分别替代20%、40%、60%、80%和100%的鱼粉配制5种试验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为0.56 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45 d,研究了蝇蛆粉对凡纳滨对虾消化酶、转氨酶活性和肝胰腺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替代组对虾肝胰腺、胃和肠道消化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替代组对虾肝胰腺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替代水平的增加,血清ALT活性在100%替代组、AST活性在60%~100%替代组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20%~60%替代组肝胰腺上皮细胞中空泡增多,并且出现未知物质;替代水平高于60%时肝胰腺结构损伤严重。结果表明,蝇蛆粉替代水平在60%以下时对凡纳滨对虾消化酶和转氨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对肝胰腺结构损伤不明显。
- 曹俊明严晶王国霞黄燕华张荣斌周婷婷刘群芳孙智武
-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鱼粉消化酶转氨酶
- 低聚木糖对奥尼罗非鱼肠道形态、菌群组成和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2年
- 选取960尾初始体重为(5.09±0.12)g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随机分为6组,分别投喂1种对照饲料和5种添加低聚木糖的试验饲料,添加量分别为0、200、400、600、800、和1 000mg/kg饲料,记作G0、G200、G400、G600、G800和G1000。饲养期为8周,每两周取样测定肠道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和大肠杆菌(E.coli)数量,4周和8周时取肠道样测定肠道形态。试验结束时注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进行感染试验,计算96 h内的存活率。结果显示,4周和8周时,各添加组罗非鱼中肠皱襞面积和肌层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饲料中添加低聚木糖对罗非鱼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有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双歧杆菌数量在4周时G600和G800组显著增加(P<0.05),在6周时G400和G600显著增加(P<0.05);8周时,G800组罗非鱼肠道乳酸杆菌较对照组有显著增加(P<0.05);各添加组肠道大肠杆菌数量随养殖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但各组之间在各时间段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注射嗜水气单胞菌96 h后,对照组的存活率为26.7%,低聚木糖添加组为78.3%~95.0%。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低聚木糖能改善肠道形态结构,显著提高奥尼罗非鱼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有降低大肠杆菌数量的趋势,并提高罗非鱼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能力,添加600 mg/kg左右最合适。研究亮点:首次在饲料中添加低聚木糖饲喂奥尼罗非鱼幼鱼,动态取样,采用细菌培养方法,测定低聚木糖对奥尼罗非鱼在养殖期间不同时段肠道菌群的影响;采用组织切片技术,观察低聚木糖对奥尼罗非鱼肠道皱襞面积和肌层厚度的影响;并采用嗜水气单胞菌进行感染试验,了解低聚木糖对奥尼罗非鱼抗病能力的影响。
- 张荣斌曹俊明黄燕华王国霞陈晓瑛严晶周婷婷孙智武
- 关键词:低聚木糖奥尼罗非鱼肠道组织嗜水气单胞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