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守军 作品数:28 被引量:46 H指数:4 供职机构: 深圳市儿童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MRI观察婴幼儿期斯特奇-韦伯综合征脑部影像特征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MRI观察婴幼儿期斯特奇-韦伯综合征(SWS)脑部病变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CT平扫和MR平扫加增强扫描的7例婴幼儿期SWS患儿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单侧病变6例,双侧1例,累及单个或多个脑叶。CT主要表现为受累脑实质密度增高,夹杂磨砂状钙化灶。MR平扫病变区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和FLAIR呈低信号,FLAIR脑回边缘可见线状高信号,增强后脑膜明显强化,且T2FLAIR增强图像显示病灶效果优于T1WI。结论婴幼儿期SWS脑部MRI表现有特征性,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孙洁 干芸根 徐守军 孙龙伟 曹卫国 周洋 叶文宏关键词:婴幼儿 磁共振成像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脑功能及功能连接研究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使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的大脑局域自发功能活动及功能连接。材料与方法对10例ADHD患儿及1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全脑扫描,获取静息态功能图像。计算得到每个被试的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e fluctuation,ALFF)参数图,进行基于体素的组间比较。选取ALFF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的脑区做种子点,得到该区域与其他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强度参数图,采用相同的方法比较两组被试之间的差别。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DHD患儿在前扣带回、前额叶、尾状核等脑区存在显著的ALFF升高,提示自发功能活动更加活跃。与对照组相比,以前扣带为种子点,ADHD儿童在双侧丘脑、岛叶及后扣带区域功能连接显著升高;以右侧前额叶的脑区为种子点,ADHD的右侧中央前回和颞上回的功能连接下降;以尾状核为种子点,ADHD在双侧的额中回功能连接下降。结论 ADHD儿童局域脑区自发功能活动及其功能连接异常,揭示ADHD症状与认知注意网络的发育延迟或缺损有关。 谢娜 孙龙伟 徐守军 曾伟彬关键词:儿童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小儿先天性梨状窝瘘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观察小儿先天性梨状窝瘘(CPSF)影像学表现。方法22例CPSF患儿(2例新生儿),接受平扫及增强CT(n=20)、平扫及增强MR(n=2)及X线造影(n=3),其中2例先后接受CT及MR检查,1例先后接受CT及X线造影。结果22例中,CPSF位于左侧21例、右侧1例。新生儿CPSF以颈部含气囊性包块伴气管受压、变形、狭窄为特征性CT、MRI表现。儿童CPSF的主要CT和MRI表现为梨状窝变小,甲状腺变形、肿大、密度减低,甲状腺上极气泡征等;X线造影可见经梨状窝延伸的瘘道或瘘管影。结论小儿CPSF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诊断。 徐守军 干芸根 杨春兰 杜端明 言伟强 刘龙平 卢宁 赵彩蕾 罗娜关键词:先天性畸形 磁共振成像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脑结构和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使用三维高分辨结构磁共振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的脑部改变,探讨其脑功能改变是否具有结构基础。材料与方法对10例ADHD患儿及1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全脑扫描,获取高分辨T1加权图像,得到每个被试的灰质及白质体积参数图;获取静息态功能图像,得到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参数图。采用基于体素的分析方法比较两组被试参数图之间的差别。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DHD患儿双侧额中回、中央前回、前扣带皮质、壳核,左侧眶额皮质、尾状核及右侧小脑的灰质体积减小;双侧前额叶白质、胼胝体前部和后部及左侧眶额白质体积减小。在前扣带回、前额叶、尾状核等区域,ADHD患儿存在显著的ALFF的升高,提示自发功能活动更加活跃。结论 ADHD儿童在脑部功能和结构两方面均有异常,且存在相互关联,揭示该疾病的病理机制。 谢娜 孙龙伟 徐守军 曾伟彬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磁共振成像 儿童 MRI在小儿先天性肛门闭锁术后排便障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提高对MRI诊断小儿先天性肛门闭锁(congenital anal atresia,CAA)术后排便障碍价值的认识,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20年11月17例行MRI常规平扫检查的CAA术后排便障碍患儿MRI图像,分别评价CAA术后肛直肠的形态、位置、周围软组织及骨骼发育情况。结果:17例小儿CAA术后并发排便障碍的患儿MRI发现肛直肠形态失常2例,狭窄或扩张2例,位置不居中4例,肛直肠角均>90°,肛肠和横纹肌复合体(striated muscle complex,SMC)间脂肪组织间置5例,SMC不对称8例,骶尾椎或脊髓异常6例。结论:MRI在观察小儿CAA术后排便障碍时具有多方位、高软组织分辨率特点,能全面准确地显示CAA术后盆腔及盆底结构,对于小儿CAA术后排便障碍的患儿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能对进一步治疗及预后提供可靠信息。临床医生可据MRI提供的信息制订治疗方案,进行预后评估,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徐守军 干芸根 向葵 李鹏 肖鑫 刘龙平关键词:肛门闭锁 排便 磁共振成像 髓/囊比值对儿童复杂脊髓脂肪瘤手术后再拴系的影响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髓/囊比值对儿童复杂脊髓脂肪瘤手术后远期再拴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深圳市儿童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手术治疗的复杂脊髓脂肪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共56例。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显微手术切除脂肪瘤+重塑神经基板+硬膜囊成型的方法。术后应用MRI评估髓/囊比值,分析髓/囊比值对术后远期脊髓再拴系的影响。结果56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MRI显示髓/囊比值<30%者10例,30%~50%者31例,>50%者15例。患儿均未发生术后严重并发症。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8.9年(5.0~10.5年),失访4例。6例(11.5%,6/52)发生脊髓再拴系需要再次行手术治疗(再拴系组),其中术后髓/囊比值为30%~50%者2例,>50%者4例。无再拴系组的46例患儿髓/囊比值<30%10例,30%~50%27例,>50%9例。两组髓/囊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结论髓/囊比值是影响儿童复杂脊髓脂肪瘤术后再拴系的重要因素,髓/囊比值越小,再拴系的概率越小。 王靖生 林淳 王冲 刘棋斌 李聪 赵彩蕾 徐守军 陈彦 陈乾关键词:脊髓 脂肪瘤 儿童 神经外科手术 小儿婴儿型纤维肉瘤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及其误诊分析 2024年 目的 观察小儿婴儿型纤维肉瘤(IFS)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并对误诊病例进行分析,以提高该病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1例IFS患儿资料。结果 11例患儿中,男9例,女2例,年龄4天~3岁8个月,平均(0.52±1.01)岁。术前7例行X线检查,9例行CT或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3例同时行CT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11例患儿中,6例病灶位于四肢,2例位于胸壁,2例位于腹部,1例位于鼻腔。8个病灶呈椭圆形,3个为类圆形。病灶大多体积较大,最大径约2.2~12 cm,平均(6.9±3.0)cm。首次就诊原因主要为局部包块9例、溃疡2例,其他包括腹胀1例、鼻塞伴反复出血1例。X线主要表现为体积较大、稍高密度软组织包块。CT主要表现为稍低密度软组织包块,与邻近肌肉组织边界不清;增强后病灶不均匀强化,其中渐进性强化4例,边缘结节样强化1例。MRI主要表现为T_1WI等或稍低信号,T_2WI稍高或高信号;增强后病灶不均匀明显强化。11例病灶中,内见出血6例,钙化2例,囊变、坏死9例,大血管流空7例,邻近骨受压、变形、局部骨吸收5例。11例患儿中6例误诊为血管源性肿瘤(VT),1例误诊为畸胎瘤(TT),1例诊断为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3例未定性诊断。结论 IFS发病率低,特异性不高,常被误诊。全面认识IFS的影像学表现,分析误诊原因,有助于准确诊断。 徐守军 杨春兰 曹娟 李鹏 刘龙平 谢丽春 罗娜 裴妮慧关键词:远处转移 计算机体层成像 误诊分析 肝肿瘤射频消融术后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肝肿瘤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后的CT表现并分析其临床意义,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82个病灶)肝肿瘤患者经皮RFA前后的CT影像学资料,分析病灶的大小、密度及强化方式等变化特点。结果 RFA治疗后1个月内完全坏死病灶范围较术前有所增大,呈无强化的低密度影,或呈囊状更低密度影。坏死灶周围常见一层薄而均匀的环形强化,强化特点和正常肝实质基本一致,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模糊,最终消失。2个月内完全坏死灶范围较术前可略显增大、相仿或略缩小,呈低密度影或更低囊变影。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或动脉期消融区边缘出现一层薄而均匀的环形强化,但较前模糊,显示欠清。2个月以后完全坏死区范围逐渐缩小,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当肿瘤组织残存时,术后即刻CT显示消融区范围没有完全包括术前病灶的范围,动脉期病灶边缘出现不规则局灶样或结节状强化,门脉期迅速减退,延迟期强化程度低于肝实质,呈"快进快出"特点。如肿瘤复发,病灶局部出现异常强化。血供良好的肿瘤组织显示病灶范围有所增大,动脉期消融区出现局灶样或结节状强化;乏血供的病灶消融区范围较前增大,边缘不光整。结论肝肿瘤RFA术后的CT检查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能有效检出肿瘤的残存或(和)复发,指导临床作出进一步合理、有效的治疗。 徐守军 杜端明 刘鹏程 罗莉丽 干芸根关键词:肝肿瘤 消融技术 CT 小儿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临床特征及CT表现 2024年 目的观察小儿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移植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PTLD)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21例PTLD患儿病例资料。确诊前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检查,10例平扫后行增强扫描。结果21例患儿均见结内组织受累,其中20例累及颈部/颌下淋巴结(其中9例同时累及腭扁桃体、2例累及腺样体),另外1例累及腹部多处淋巴结;结外组织受累5例(23.8%),其中肺部受累3例、胃壁受累1例、膀胱壁受累1例。按部位观察,颈部20例、肺部3例、腹部3例。移植与PTLD确诊间隔时间1~24个月,平均(4.67±5.61)个月。临床首次就诊原因主要为颈部包块、气道阻塞、腹痛、发热等,多伴有EB病毒(EBV)、巨细胞病毒(CMV)及乳酸脱氢酶(LDH)升高。1例确诊PTLD后5个月死亡;另有1例肺部PTLD病灶,短期内较前逐渐、快速增大;15例好转;由于病程较短,其余4例暂未随访。结论小儿PTLD具有较高的侵袭性,且小儿发病率明显高于成人,但预后优于成人;及时和准确的诊断对预后至关重要。临床与影像学检查相结合,有利于早期诊断。 徐守军 杨春兰 曹娟 谢丽春 林飞飞 王春静 罗娜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小儿肾透明细胞肉瘤及肾恶性横纹肌样瘤临床特征和CT表现 2024年 目的 探讨小儿肾透明细胞肉瘤(CCSK)和肾恶性横纹肌样瘤(MRTK)的临床特征和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CCSK和4例MRTK患儿临床资料。8例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4例CCSK,左肾1例,右肾3例;4例MRTK,左肾3例,右肾1例。病灶均呈类圆形。瘤体较大,CCSK病灶最大径线为52~120 mm,平均(81±25)mm;MRTK病灶最大径线为41~81 mm,平均(62±15)mm。4例CCSK主要表现为残肾形态存在,肾组织环绕病灶;3例病灶位于肾盂内,肾盂变形、扩大,1例突破肾盂向外生长;CT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影,出血较多时可表现为不均匀稍高密度影。增强扫描轻-中度不均匀渐进性强化。4例均见坏死/囊变及出血;1例见包膜下积液/血,即“新月征”;未见钙化及骨质破坏;1例肺及淋巴结转移。4例MRTK中3例残肾形态消失,仅1例存在;残肾肾盂均受压、推移;病灶为囊实性,分界不清,呈渐变性改变,表现为“融冰征”。增强扫描轻-中度不均匀渐进性强化。4例病灶均有坏死/囊变;3例内见高密度出血影;2例含有钙化;4例出现“新月征”;均未见骨质破坏;1例脑转移,1例肺及淋巴结转移,1例下腔静脉及左肾静脉见瘤栓。结论 小儿CCSK和MRTK发病率较低,CT表现与小儿其他常见肾恶性肿瘤具有许多相似性,以及对其征象认识不足是误诊的主要原因。全面了解CCSK及MRTK的影像学表现,分析误诊原因,有助于准确诊断。 徐守军 杨春兰 曹娟 谢丽春 刘龙平 裴妮慧 罗娜 刘劼关键词:肾透明细胞肉瘤 肾恶性横纹肌样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误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