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红

作品数:63 被引量:264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9篇肝炎
  • 30篇乙型
  • 23篇病毒
  • 18篇乙型肝炎
  • 14篇慢性
  • 14篇肝炎病毒
  • 10篇慢性乙型
  • 9篇丙型
  • 8篇衰竭
  • 8篇慢性乙型肝炎
  • 8篇丙型肝炎
  • 7篇细胞
  • 6篇蛋白
  • 6篇乙肝
  • 6篇抗病毒
  • 6篇抗病毒治疗
  • 6篇肝衰
  • 6篇肝衰竭
  • 5篇肝功
  • 5篇肝功能

机构

  • 6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东莞市厚街医...
  • 1篇江门市中心医...
  • 1篇广东国际旅行...
  • 1篇广东省计划生...
  • 1篇江门市新会区...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63篇曹红
  • 30篇李刚
  • 26篇舒欣
  • 25篇徐启桓
  • 23篇张卡
  • 14篇陈禄彪
  • 9篇崇雨田
  • 9篇高志良
  • 8篇赵志新
  • 8篇杨小安
  • 6篇孙海霞
  • 5篇柯伟民
  • 5篇谢冬英
  • 5篇吴元凯
  • 5篇许镇
  • 4篇张宇锋
  • 4篇洪晓绿
  • 4篇张烨琼
  • 4篇梁嘉仪
  • 4篇刘静

传媒

  • 19篇中华实验和临...
  • 5篇中华肝脏病杂...
  • 4篇广东医学
  • 3篇新医学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肝博士
  • 2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肝脏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11篇2011
  • 9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1篇1999
  • 1篇1998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OAS-1基因SNP rs10774671与慢性HBV感染者自发性HBeAg血清转换的关系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OAS-1基因SNP rs10774671与慢性HBV感染者自发性HBeAg血清转换的关系。方法收集慢性HBV感染者HBeAg阳性组58例、anti—HBe阳性组68例和无HBV感染对照组72例的外周血,进行DNA提取扩增,再用竞争分化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结合酶免疫显色检测该SNP的基因型,组间差异进行分析比较。结果HBeAg阳性组的基因型GG+GA比例为31.0%、等位基因G频率为16.4%,而anti-HBe阳性组为48.5%、29.4%,对照组为50.0%、28.4%;HBeAg阳性组与anti-HBe阳性组或对照组之问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anti-HBe阳性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NP rs10774671等位基因G可能有助于慢性HBV感染者发生自发性HBeAg血清转换,其基因型检测对于慢性HBV感染者干扰素治疗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陈禄彪彭晓谋曹红张宇峰徐启桓高志良
关键词:等位基因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序贯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乙肝的短期疗效与安全性被引量:21
2014年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初治48周疗效欠佳的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序贯应用替比夫定治疗48周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初治的27例在48周时未发生HBV DNA转阴(<100 IU/ml)及HBeAg血清学转换的患者,序贯替比夫定继续治疗,设为A组.替比夫定初治的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54例,设为B组.比较治疗48周后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至12周,A、B两组患者的ALT复常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59.3%、14.8%、66.7% vs 75.9%、5.6%、46.3%;治疗至24周,两组患者的ALT复常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92.6%、25.9%、70.3% vs 92.6%、7.4%、85.2%;治疗至48周,两组患者的ALT复常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88.9%、29.6%、81.5%vs 98.1%、28.0%、83.3%.在各观察点两组间各观察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均高于B组.治疗48周时,A组未观察到病毒学突破的发生,B组的病毒学突破的发生率为14.8%.治疗过程中有38.3%的患者出现肌酸激酶(CK)升高,A组患者在各观察点CK值均明显高于B组,但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未出现1例因药物严重不良反应而停药.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初治48周疗效欠佳的患者序贯应用替比夫定治疗,短期内仍可取得较好疗效,安全性好.
孙海霞杨小安张烨琼张卡曹红李刚徐启桓
关键词:干扰素Α-2A
原位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暴发型复发的临床及病理特点2例报告
目的:分析原位肝移植术(OLT)后乙型肝炎暴发型复发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探讨预防乙型肝炎复发的方法。方法:通过报告2例出现乙型肝炎暴发型复发的病例的临床、病理特点,对OLT后乙型肝炎复发的诊断、预防及预后等进行探讨。结果:...
崇雨田曹红吴元凯蔡庆贤赵志新高志良
文献传递
重组腺病毒介导的BCL-X1基因过表达治疗急性肝衰竭大鼠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明确肝细胞凋亡与急性大鼠肝衰竭模型肝组织损伤程度的关系;明确BCL—X1过表达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脏的治疗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处理组三组。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处理组予门静脉注射重组BCL-Xl腺病毒。预处理7d后模型组及处理组予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建立肝衰竭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的BCL-X1蛋白的表达、ALT、AST水平、肝细胞凋亡率及死亡率。结果BCL.XI基因在处理组的表达高于在模型组中的表达;建立大鼠肝衰竭后6h,处理组的血清ALT、AST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处理组的肝细胞凋亡率低于模型组(P〈0.05)。处理组的大鼠死亡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在急性肝衰竭大鼠中,肝细胞的凋亡率与大鼠的死亡率呈正相关;BCL-XI在肝组织中的过表达能减少急性肝衰竭模型大鼠的肝细胞凋亡率,降低急性肝衰竭大鼠的死亡率。
杨小安张卡舒欣曹红徐启桓
关键词:基因腺病毒科
肝衰竭并发颅内出血13例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分析肝衰竭并发颅内出血病例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总结13例因肝衰竭并发颅内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误诊情况。结果共观察13例肝衰竭患者,其中7例为慢性重型肝炎,6例为失代偿期肝硬化;13例病例中神志改变者7例;头痛呕吐者3例;抽搐、偏瘫者3例,病理征阳性6例,颈抵抗者5例,其中合并高热者7例。11例死亡;2例好转,病死率为84%。13例病例中7例误诊为肝性脑病,误诊率为53%。结论肝衰竭并发颅内出血的患者病死率和误诊率高,对本类病例应高度重视是否发生颅内出血,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降低病死率,最大可能避免医疗纠纷。
黄国栋曹红崇雨田麦丽赵志新
关键词:颅内出血肝衰竭重型肝炎误诊
HBV抗原定量对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乙肝的疗效预测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了解HBV抗原定量(HBsAg水平)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序贯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48周疗效的预测。方法62例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24周时,根据疗效进行分组,若HBVDNA≤100IU/ml,定为A组。继续单药治疗至48周;若HBVDNA〉100IU/ml,定为B组,加用ADV治疗至48周。B组患者联合治疗至48周时,若HBVDNA≤100IU/ml,定为Bl组,若HBVDNA〉100IU/ml,定为B2组。疗效评价指标:HBVDNA显著抑制(HBVDNA≤100IU/m1)。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ALT、TBIL、HBVDNA及HBsAg、HBeAg水平,采用SPSSl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基线水平三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分布、AL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1、B2组患者基线HBVDNA、HBsAg、HBeA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B2组比较,12周、24周HBsAg下降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BeAg下降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24周HBVDNA仍高于lOOIU/ml的慢性乙肝患者,12周、24周HBsAg下降水平可以预测加用ADV治疗至48周的疗效。
孙海霞曹红张卡杨小安李刚徐启桓
关键词:肝炎干扰素Α-2A阿德福韦酯乙型
通过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发生转阴病例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HB-sAg转阴病例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特点,探索影响HB-sAg转阴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本院3年间收治并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1例,对其中发生HB-sAg转阴的病例进行临床、实验室指标、病毒学指标等分析。结果: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的61例患者中,5例发生HB-sAg转阴(占8.2%),56例未转阴(占91.8%);HB-sAg转阴组平均年龄26.5岁,HB-sAg阳性史平均4.3年;HB-sAg未转阴组平均年龄33.7岁,HB-sAg阳性史平均6.7年。转阴组基因分型均为b型、hbv dna滴度治疗前较未转阴组低、未合并其他肝炎病毒感染、无乙肝家族史、既往未用过抗病毒治疗药物、治疗前均为e抗原阳性的乙型肝炎。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以获得HB-sAg的转阴,HB-sAg的转阴可能与患者的基因分型,hbv dna滴度,年龄,HB-sAg阳性史,家族史等因素有关。
卢建溪舒欣曹红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基因型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效果不佳的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序贯替比夫定治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明确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PEG-IFNα-2a)治疗效果不佳的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序贯使用替比夫定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PEG-IFNα-2a治疗48周后HBV DNA、HBeAg未转阴的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52例)经过3个月或者以上的洗脱期后,再序贯使用替比夫定600 mg/d治疗,B组患者(49例)不经洗脱期,直接序贯使用替比夫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加用替比夫定3、6、12个月后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及CK水平的差异.结果 A组替比夫定治疗3、6、12个月的HBeAg转阴率分别为7.69%、15.3%、21.1%,B组替比夫定治疗3、6、12个月的HBeAg转阴率分别为22.4%、32.6%、38.8%,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两组患者替比夫定治疗3、6、12个月的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CK异常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G-IFNα-2a治疗效果不佳的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不经洗脱期直接序贯使用替比夫定是安全的,且比经洗脱期再序贯使用替比夫定HBeAg转阴率更高,疗效更佳.
杨小安舒欣张英曹红张卡李刚徐启桓
关键词:肝炎E抗原聚乙烯二醇类
HBV/HCV合并感染e抗原阴性和阳性患者临床特征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和阳性HBV/HCV合并感染患者临床特征的异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9年5月至2010年5月间HCV和HBV合并感染患者总186例;利用SPSS16.0软件,统计分析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和阳性HBV/HCV合并感染患者的人口学、病毒学和生化学等指标。【结果】186例患者中,e抗原阴性患者140例,e抗原阳性患者46例。e抗原阴性的HBV/HCV合并感染患者与e抗原阳性患者相比,具有年龄较大、TBil水平较高、病毒复制水平低和输血感染居多等特征(P<0.05);但是e抗原阳性合并感染患者ALT水平比e抗原阴性患者明显升高(P=0.031)。e抗原阴性患者HBVDNA阳性比例高于e抗原阴性患者(P=0.000);但是,HCVRNA水平分布无差异(P=0.169)。其他临床特征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e抗原阴性和阳性HBV/HCV合并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存在差异,此差异与HBV单一感染时不同。e抗原仍可以作为HBV/HCV合并感染患者体内HBVDNA复制水平判断指标之一;e抗原状态与HCVRNA的水平无关。
张卡曹红洪晓绿梁嘉仪陈禄彪舒欣李刚徐启桓
关键词:肝炎E抗原
血清-腹水总蛋白梯度与肝脏超声参数的相关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腹水总蛋白梯度(SATPG)与肝脏超声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666例肝硬化并腹水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肝脏左肝上下径、左肝前后径、右肝厚度、右肝斜径、门静脉管径和门静脉血流速度;同时测定血清和腹水总蛋白浓度,二者差值为SATPG。分析SATPG与肝脏超声参数的关系。结果 SATPG与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白蛋白、球蛋白以及总胆红素均存在明显相关(P<0.05);SATPG与右肝斜径、左肝前后径不存在相关性(P>0.05);SATPG与左肝上下径、右肝厚度、门静脉管径和门静脉血流速度存在明显相关(P<0.05)。结论 SATPG可以反映肝硬化腹水患者肝硬化程度和门静脉高压,同时也可以反映了患者肝功能情况。
张卡梁嘉仪曹红骆海飞徐启桓
关键词:血清腹水总蛋白门静脉高压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