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克
- 作品数:33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 社会科学的使命--周建明研究员访谈
- 2014年
- 周老师,您的学术生涯似乎走过了几个不同的阶段,从经济学到国际问题再到国家制度建设和社会建设,跨越了多个学科和研究领域。您最早是在经济学领域展开研究的,在很早的时候就出版了几部经济学专著。
- 周建明李宗克
- 关键词:社会科学研究员国家制度建设学术生涯社会建设
- 历史主义与社会科学本土化
- 2015年
- 社会科学本土化作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都屡屡提及的学术主张,在诸多方面构成了与主流科学观的冲突,从而成为一个聚讼纷纭的论题。考以社会科学史,可以发现在19世纪现代社会科学形成之初,西方社会科学内部以"历史主义"为标志的学术运动就触及了类似的命题。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和哲学诸领域,各种历史主义思潮从不同的角度都发起了对普遍主义社会科学观的批判,大致可以分为经济学历史主义和人文科学历史主义两条理论进路。"历史主义"思潮所蕴含的知识论逻辑,可以对当下语境中讨论社会科学本土化问题提供重要借鉴。
- 李宗克
- 关键词:历史主义社会科学本土化
- 社会管理与政策研究
- 2012年
- 在当前的政策话语中,社会管理是一个热门词汇,各类报纸期刊中连篇累牍地解读、宣讲已经数不胜数。可是,关于社会管理,自始至今一个常见的发问是:到底什么是社会管理,该如何推进?哪个学科应该首先对它负责,为什么还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理论分析?
- 李宗克
- 关键词:社会管理社会治安行政管理学政治不稳定
- 冲破“主义”的第二次努力
- 2003年
- 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中国用“社套主义市场经济”绕过“姓资姓社”的争论之后又一次新的探索。在西方化的“主交”语言全面支配中国社会思考100年后的今天,中国人开始在传统语言中寻找社会认同的根基和国家建设的具体方向。
- 李宗克
- 关键词:经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思维方式邓小平理论
- 公共精神的嬗变与建构
- 2012年
- 今日中国,有不少人做出判断,认为公民的公共精神有所欠缺,在多个方面影响了社会的健康发展与和谐,于是乎发出了培育民众公共精神的呼声。对于何为公共精神,学理上似乎并没有一个足够清晰的界定,大致上可以把它定义为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参与。这样的公共精神,从横向和纵向进行比较,是否都有所缺失和不足。
- 李宗克
- 关键词:公共精神市场经济国家家国
- 文化建设与理论社会学
- 2012年
- 在2011年10月份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样一个决定引起社会上迅速的响应,其所具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 李宗克
- 关键词:理论社会学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社会学社会观社会学研究社会
- 民主的有效性:社区视角
- 2010年
- 民主无疑是当代政治意识形态中最牢固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在抽象的意义上,大家已经普遍接受了"民主是个好东西"这样的说法。但是,关于民主这个话题,仍然存在诸多的争议,这些争议的焦点之一就是:单单作为程序正义的"形式民主"足不足以产生真正有效的社会治理结果?因为,在现实的民主实验中,大到某些民主国家的乱象,小到不少社区的恶性冲突,有不少案例可以推翻关于"民主一定是好的"这个判断。
- 李宗克
- 关键词:政治意识形态程序民主自由主义民主自治管理阶层分化动态性
- 思想没有放弃职守——评《如何研究中国》
- 2010年
- 曹锦清老师的新文集出版了,命名为《如何研究中国》。书中收录的文章从具体的三农问题到抽象的哲理文化,都有非常精到的评论,是他近些年来对中国问题持续思考的一个集中呈现。对于曹先生的思想,这些年来虽不断有聆听的机会,但是自己常常感觉像猴子掰玉米一样,捡起一个丢掉一个。
- 李宗克
- 关键词:民族精神新发展观上海社科院
- 社会科学本土化的理论内涵——基于社会学的类型学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在中国社会学及社会科学学术史上,研究本土化是一个不断提起的议题,在多个学术领域均有学者提出过"本土化"或"中国化"的论述。本研究认为,有关社会科学本土化的主张大致可以划分为五种主要类型,分别是学科引入/应用论、理论验证/修正论、问题意识本土论、理论解释特殊论和文化/学术自主论。不同类型的主张基于不同的知识论、方法论预设,涉及到本土化论题的不同层面,对本土化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 李宗克曹锦清
- 关键词:社会科学本土化类型学知识论
- 国家治理中的外部性问题及其对策被引量:3
- 2018年
-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要求我们深入把握国家治理的理论逻辑。源于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对于深入理解国家治理问题、揭示国家治理中各种"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的内在逻辑,提供了重要启示。社会转型过程中外部性问题加剧,引发的社会问题涉及多个领域,构成了理解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问题多发的关键。治理外部性构成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一环,需同时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种机制的作用。
- 李宗克
- 关键词:外部性理论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