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寿欣
- 作品数:124 被引量:689H指数:15
-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 认知方式理论在教育上的应用被引量:11
- 1995年
- 认知方式理论在教育上的应用李寿欣(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系)0引言威特金所开创的认知方式的研究领域,经过他及其同事的长期大量研究,逐渐形成一种新的人格理论。这一理论在实践特别是在教育领域进行了许多应用性研究,这些研究对教育教学实践有重要的启发意义。首先,它...
- 李寿欣
- 关键词:场依存性场独立性专业分化教学模式女教师教学效果
- 高一学生认知方式与学科内容对文章阅读迁移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2年
- 以高一学生为被试 ,考察了不同认知方式学生对不同学科文章以及有无清晰结构条件下的阅读迁移效果。结果表明 ,(1)在文章结构清晰条件下学生的阅读迁移效果明显好于结构模糊条件下的阅读迁移效果。(2 )不同认知方式学生对不同学科的阅读迁移无明显差异。 (3)在有清晰结构条件下 ,场独立者与场依存者的阅读迁移成绩无显著差异 ;在结构模糊的条件下 ,场独立者的迁移成绩优于场依存者。
- 李寿欣陈红敏
- 关键词:高中生学科内容
- 客体相似性对不同认知方式个体视觉工作记忆表征的影响机制
- 在认知心理学领域,相似性是指两个或者多个心理表征之间的心理临近度或者接近性。近些年来,客体的相似性对视觉工作记忆表征的影响倍受研究者的关注,一些研究发现,相似性对视觉工作记忆表征起积极效应,即客体之间的相似性促进了视觉工...
- 张倩张旭明李寿欣
- 关键词:视觉工作记忆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 文献传递
- 家庭心理疗法评析
- 2007年
- 家庭治疗也称家庭心理治疗,它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成熟于70年代,时至今日已形成诸多分支,各有侧重,但基本观点相同,都认为家庭是一个动力结构,每个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相对稳定的互动方式,以此维持家庭的存在。家庭某一成员出现的问题,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的家庭成员有关,是家庭成员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对个体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必须放在家庭系统中进行,为了处理和消除所存在的症状,
- 万利娟李寿欣贾光珍任淑红
- 关键词:相互作用家庭成员家庭治疗心理障碍家庭系统
- 文本阅读中的插图效应被引量:2
- 2012年
- 插图效应是指插图对学习者所起到的心理作用,包括记忆、理解、问题解决等认知方面的作用,也包括注意、兴趣、情感等非认知作用。早在20世纪30年代一些研究者就开始了对插图效应的实证研究,到目前为止已有大量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插图效应进行了考察。本文对插图的分类、插图效应的相关理论、插图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总结出了插图使用的十条原则,提出了未来关于插图研究的几点思考。
- 张建鹏李寿欣
- 关键词:插图
- 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在知觉和心理旋转加工过程中的整体优先效应被引量:2
- 2015年
- 以复合字母为实验材料,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不同认知方式的个体在视知觉和心理旋转加工过程中的整体优先效应,结果发现,不同认知方式的个体均出现了整体优先效应,而且,在两类加工中场依存个体的整体优先性均高于场独立个体。
- 李寿欣蔺佳孙华
- 关键词:视知觉心理旋转
- 不同认知方式个体汉语词汇加工过程中一侧化效应的研究
- 使用镶嵌图形测验对87名大学生的认知方式类型进行评定,从中选择出符合条件的典型场独立和场依存被试各15名,实验任务是要求被试对先后呈现的两对汉语双字词汇的语义是否匹配进行判断, 使用 NeuroScan 公司生产的32导...
- 李寿欣
- 文献传递
- 不同注意对视觉工作记忆外部特征绑定的影响
- 2020年
- 采用变化觉察范式,在工作记忆保持阶段插入客体特征辨别或视觉搜索次任务,探讨基于客体的注意和基于空间的注意对视觉工作记忆外部特征绑定表征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单特征相比,两类次任务均对外部特征绑定的记忆成绩损耗更大。这表明视觉工作记忆中外部特征绑定的表征比单特征消耗更多基于客体的注意和更多基于空间的注意。
- 孙娜娜吕晓蕾李寿欣
- 关键词:视觉工作记忆
- 高趋近动机积极情绪对注意灵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 2014年
- 该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不同趋近动机强度的积极情绪对注意灵活性的影响。实验一中40名大学生被试分别在高趋近和低趋近动机积极情绪条件下完成隐性注意朝向任务;实验二以35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高趋近动机积极情绪和中性情绪条件下的注意灵活性。两项实验结果表明,与低趋近动机积极情绪和中性情绪条件相比,高趋近动机积极情绪下个体的注意灵活性降低,实验结果支持情绪的动机维度模型。
- 马元广李寿欣
- 关键词:积极情绪
- 旁观者及其与个体的亲密程度对后悔情绪的影响
- 2022年
- 后悔情绪是反事实思维的产物,对个体决策行为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激发个体反思既往选择,优化未来决策。该研究采用经典的连续冒险任务,从人际交互角度切入,考察了有无旁观者以及旁观者与个体的亲密程度对后悔情绪的影响。结果发现:(1)相对于无人在场,旁观者在场时个体更不后悔;(2)旁观者与个体间的亲密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的后悔情绪:在错过所有收益引发后悔的条件下,相对于无人在场,陌生人在场时个体更不后悔,而恋人在场时个体后悔情绪无明显变化。本研究的发现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理解社会背景下后悔情绪的影响因素和发生机制。
- 凌晓丽刘媛媛孙鹏苏翱田静雯李寿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