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玉文

作品数:95 被引量:709H指数:15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7篇环境科学与工...
  • 28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4篇天文地球
  • 3篇建筑科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污染
  • 9篇土壤
  • 7篇湿地
  • 7篇环境影响
  • 6篇造林
  • 6篇扎龙湿地
  • 5篇生态
  • 5篇松林
  • 5篇阔叶
  • 5篇阔叶红松
  • 5篇阔叶红松林
  • 5篇红松林
  • 5篇肥料
  • 5篇城市
  • 4篇有机肥
  • 4篇有机肥料
  • 4篇生物有机肥
  • 4篇生物有机肥料
  • 4篇水污染
  • 4篇土壤微生态

机构

  • 94篇东北林业大学
  • 4篇黑龙江省科学...
  • 3篇辽宁地质工程...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阜新高等专科...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黑龙江生态工...
  • 1篇上海工程技术...
  • 1篇黑龙江省环境...
  • 1篇大庆石化公司
  • 1篇哈尔滨市环保...
  • 1篇黑龙江省带岭...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94篇李玉文
  • 7篇王凤友
  • 7篇肖鹏飞
  • 6篇宋玉珍
  • 6篇崔晓阳
  • 5篇李永峰
  • 4篇李淑娟
  • 4篇关兆红
  • 4篇王英伟
  • 4篇隋祥
  • 4篇安志刚
  • 3篇尤铁学
  • 3篇杨洁
  • 3篇韩士杰
  • 3篇王业蘧
  • 3篇柴一新
  • 3篇吕玉哲
  • 3篇隋玉正
  • 3篇孙丽军
  • 2篇任彩银

传媒

  • 18篇环境科学与管...
  • 15篇内蒙古科技与...
  • 14篇东北林业大学...
  • 5篇环境科学动态
  • 3篇哈尔滨商业大...
  • 2篇林业科学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森林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Journa...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2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现代化工
  • 1篇中国甜菜糖业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生物技术
  • 1篇防护林科技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0篇2011
  • 4篇2010
  • 10篇2009
  • 14篇2008
  • 10篇2007
  • 8篇2006
  • 5篇2005
  • 10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5
  • 2篇1994
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黑土中DDTs的洗脱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采用室内序批试验研究了几种非离子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单一和组合2种方式对人工污染黑土中滴滴涕(DDTs)的洗脱特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DDTs的洗脱效果优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中Tween 60和Tween 80的洗脱效果最佳,最高洗脱率达33.2%~37.2%。将Tween 60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按一定质量比例组合可提高洗脱效果,尤其在质量比为3∶1时的洗脱率比Tween 60单独处理时高20%以上。表面活性剂对DDTs洗脱率随土壤老化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而土壤老化时间对Tween 60-SDS组合洗脱能力的抑制程度小于对Tween 60洗脱能力的抑制程度。无机助剂Na2SiO3或Na2CO3的添加可显著促进DDTs的表面活性剂洗脱效果,其中1 000mg/L的Na2SiO3使单一及混合表面活性剂对DDTs的洗脱率提高至1.4倍左右。3种有机助剂的添加同样对4,4’-DDT洗脱率起到一定的强化作用,但强化效果略低于无机助剂,对洗脱效果的促进作用大小顺序为:正丙醇〉正丁醇〉正己醇。
肖鹏飞应杉李玉文
关键词:DDTS表面活性剂黑土增溶洗脱
东北老工业基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重金属污染特点被引量:9
2011年
以东北老工业基地北部城市群为例,对其重点区域及周边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Hg,Pb,Cr,Zn4种元素进行测定分析,利用单因子污染评价和多因子污染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4种元素在不同利用类型土壤中,汞和铅在土壤中的迁移能力较弱,且汞元素在土壤中积累程度不高,只是在个别区域其含量有所波动;铅在农田和工业用地土壤中都有一定的积累,但向其他利用类型土壤的迁移效果不明显;铬在个别区域的旱田,蔬菜地中的积累略高,并迁移威胁到了其周围的林地土壤;锌在某些地区的工业用地,旱田,蔬菜地的污染程度相比其他几种元素污染更为严重。
李玉文王粟崔晓阳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
扎龙湿地水因子对芦苇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2003年9月、2004年8月和2005年9月,连续三年对扎龙自然保护区内的芦苇沼泽选取样地,设立样方,进行了生物量测定并将测定结果与2000年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并测量了不同水体深度芦苇植株高度、地径、生物量干重,结果表明:持续补水,使得芦苇群落单位面积的生物量有小幅增加,芦苇植株的高度随着水深的增加而增加,植株生物量增加,水因子对芦苇沼泽生物量影响较大。
李玉文毛丰
关键词:扎龙湿地生物量
废弃电子线路板回收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08年
随着中国废旧电器数量的增加,废弃的电子线路板(废弃PCB)也在逐年增加。废弃PCB中含有大量的贵金属,铅、镉、汞、六价铬、聚氯乙烯及卤化物阻燃剂等多种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既是垃圾,同时也是资源。本文综述了废弃PCB回收利用的价值和国内外处理废弃PCB的主要技术以及研究进展,对几种典型处理废弃PCB的工艺作了介绍。废弃电子线路板回收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三类:热处理法、化学处理法、机械物理处理法。采用这些技术和工艺处理废弃电子线路板,既可减轻重金属等的污染,又可回收大量的稀贵金属。
李玉文孙伟光邢佳
关键词:化学处理机械处理
国内外电子废弃物环境管理与处置技术研究被引量:17
2004年
本文从立法、回收利用体系及处理处置技术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外电子废弃物的管理与处置技术的发展现状。对我国建立和完善电子废弃物管理体系,发展研究电子废弃物无害化处置技术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李玉文杨洁李华
关键词:电子废弃物处置技术环境管理无害化回收利用
阔叶红松林及其次生杨桦林优势树种间氮素营养关系的研究被引量:7
1994年
为了探讨阔叶红松林演替与原始阔叶红松林稳定性中存在的N素机制作用,1991年7月、在长白山(北坡)自然保护区(海拔740m),应用近几年建立的化学和生物化学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土壤N素及有效形态NO_3-N、NH_4-N的供应和林木的N素吸收利用状况,对原始阔叶红松林及破坏后形成的两个不同龄级的杨拌林中优势树种林木的N素营养状况及树种间N素营养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各样地土壤中N素及其有效形态NO_3-N、NH_4-N的含量和NO_3-N、NH_4-N的转化关系和其植被组成、土壤含水率以及pH值关系较大,特别是根层土壤N素和其上、下层土壤N素关系较密切;2.原始阔叶红松林优势树种林木在N素吸收利用和土壤供应状况上一致,且树种间在N素营养上存在着缓和竞争的关系,这是其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3.当更新或更替树种的幼苗、幼树对N素的吸收利用适应其所处的生态环境及其N素变化时,它们才能很好地生长、更新或更替其它树种而使群落发生演替。
李玉文李英李俊清柴一新赵晓红王业蘧
关键词:红松林杨桦林氮素营养
废弃电子计算机的回收与利用被引量:8
2002年
电子工业及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 ,使废弃电子计算机的数量猛增。本文针对废弃电子计算机的危害及回收利用进行了综合论述 ,并对废弃电子计算机的回收利用提出建议。
关兆红李玉文任彩银应杉李玉荣
关键词:环境污染回收利用
中外电子垃圾处理政策与动态被引量:5
2008年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家用电器生产和消费国之一,如今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电子废弃物处理的压力。电子废弃物的产生速度快、数量大,而且危害严重。综合比较发达国家电子垃圾立法现状,对我国电子垃圾处理提出建议。
李玉文郭军尤铁学
关键词:电子垃圾电子污染
黑龙江省部分城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持久性有机污染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以黑龙江省部分城市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为研究对象,对其重点区域及周边不同利用类型土地中HCH、DDT、PCB、PAH 4种物质的含量进行测定,进而利用单因子污染评价方法对各有机物总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HCH、DDT在旱田及蔬菜地中曾大量施放,因此含量较高。工业用地中存在较高含量样点,但迁移并不明显;由于地理位置和迁移作用,PCB在旱田和未利用地中含量较高;PAH相比其他物质污染严重。除旱田和林地外,其他不同利用类型土壤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且工业用地污染最严重。
李玉文范宇崔晓阳
关键词:土壤
电磁辐射污染与防护被引量:5
2006年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磁辐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通过对电磁辐射的理论、危害、污染现状及其目前防治对策的研究得出:在现有的对电磁辐射环境防护措施的基础上,需要在宣传教育、环境标准的制定、环境监测手段、环境质量评价以及电磁辐射防护产品的开发几方面投入更多精力,以便更好的维护公众健康。
李玉文齐宇勃
关键词:电磁辐射污染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