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李铭章

李铭章

作品数:19 被引量:87H指数:6
供职机构:东莞东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东莞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关节
  • 9篇关节镜
  • 4篇膝关节
  • 4篇股骨
  • 3篇韧带
  • 3篇前交叉韧带
  • 3篇脱位
  • 3篇疗效
  • 3篇交叉韧带
  • 3篇骨折
  • 2篇带线
  • 2篇入路
  • 2篇伤口
  • 2篇体外
  • 2篇头坏死
  • 2篇自体外周血
  • 2篇自体外周血干...
  • 2篇自体外周血干...
  • 2篇胫骨
  • 2篇髌骨

机构

  • 10篇东莞东华医院
  • 9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9篇李铭章
  • 14篇高锋
  • 13篇杨海宝
  • 12篇高飞
  • 11篇汤奇
  • 8篇乔巨峰
  • 4篇王洪伟
  • 4篇陈广辉
  • 2篇王洪伟
  • 2篇高峰
  • 2篇陈广辉
  • 2篇莫济贤
  • 2篇吴琼
  • 1篇苏训同
  • 1篇方秋娜
  • 1篇段洪凯
  • 1篇黄伟
  • 1篇吴琼

传媒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现代诊断与治...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肩肘外科...
  • 1篇医学食疗与健...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切开修复巨大肩袖撕裂初步疗效分析
2017年
目的评价改良切开修复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东莞东华医院收治的行改良切开修复巨大肩袖撕裂患者10例的病例资料,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47~65岁,平均56.6岁;肩袖撕裂左7例,右3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ysis scale,VAS)、Constant评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早期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6.5个月。无切口感染、神经损伤。1例肩袖再撕裂,因患者疼痛轻、耐受好,未行翻修手术。VAS、UCLA、Constant评分均有改善,UCLA评分优3例,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0%;Constant评分优3例,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0%。结论采用改良切开修复巨大肩袖撕裂损伤较小,术后康复快,早期效果良好。
陈广辉王洪伟高锋吴琼杨海宝李铭章
基于细菌生物膜慢性伤口个体化治疗的疗效观察
2021年
目的:观察个体化治疗基于细菌生物膜慢性伤口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我院慢性伤口患者84例,随机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分别进行局部伤口和整体护理评估、伤口清洗、序列清创;治疗组42例,伤口采用个体化治疗,包括新型敷料应用、渗液管理、局部保护、压力治疗等;对照组42例,伤口采用普通网眼粗纱覆盖换药。观察研究周期患者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患者不良反应、换药疼痛评分。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采用个体化治疗后,患者的不良反应、换药疼痛评分较对照组降低。结论:在临床伤口管理中根据不同患者的机体环境和伤口内部特殊微环境不同,采用新型敷料、渗液管理、局部保护、压力治疗等个体化治疗策略,可以提高创面愈合率、缩短细菌生物膜慢性伤口的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疼痛等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宋霞方秋娜李铭章
关键词:细菌生物膜慢性伤口个体化清创新型敷料
使用带线缝合锚钉手术治疗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使用带线缝合锚钉手术治疗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及体会。方法:对20例(20个膝,试验组)的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为单纯脱位,不合并骨软骨骨折、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等)患者,采用膝关节镜进行镜下诊断、关节腔清理、髌外侧支持带松解、小切口髌内侧支持带及关节囊带线锚钉缝合修补紧缩术,观察早期临床疗效,以Lysholm评分评价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并与既往使用传统缝合修复方法对照组(20例,20个膝)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恢复正常膝关节活动度时间、术后恢复负重屈膝深蹲时间、术后恢复正常跑步锻炼时间及术后2、4、6、8周Lysholm平均评分进行比较。结果:20例患者(20个膝)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31个月,平均15个月。所有患者均无膝前疼痛、弹响,无复发性脱位,膝关节活动度均恢复正常,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恢复正常膝关节活动度时间、术后恢复负重屈膝深蹲时间、术后恢复正常跑步锻炼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Lysholm平均评分(96.7±2.0)分,与对照组的(85.9±2.0)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查X线片或CT片,所有患者均复位良好,带线锚钉均无松动、松脱、断裂。结论:使用带线缝合锚钉手术治疗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由于关节镜手术创伤小,且复位固定更牢固,早期加强膝关节肌力和关节活动度练习,减少了并发症,缩短了康复期,取得了良好的可靠的早期临床疗效,恢复了日常工作、体育锻炼、学习,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诊观察。
高锋高飞李铭章汤奇莫济贤黄伟
关键词:缝合锚髌骨脱位关节镜膝关节
髓芯减压及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髓芯减压、人工可诱导骨基质及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7月联合应用髓芯减压、人工可诱导骨基质及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2例(16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男9例,女3例;年龄32~55岁,平均45岁。左侧10例,右侧6例,其中双侧4例。Ficat分期:Ⅰ期5髋,Ⅱ期8髋,Ⅲ期3髋。术前疼痛评分平均为(17.44±5.60)分,Harris髋关节评分平均为(64.2±6.8)分,患者MRI低信号区所占股骨头体积的百分比术前为(39.50±7.33)%。术后及随访期间进行疼痛评分和Harris髋关节评分,对X线片、CT及MR检查结果进行评估。结果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Harris髋关节术后评分明显升高至平均(90.2±4.6)分。患者疼痛症状显著改善,髋关节屈伸和内外旋转功能明显恢复,MR示术后股骨头坏死区域比术前明显缩小,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满意度评价:优6髋,良8髋,可1髋,差1髋,优良率为87%。结论联合应用髋关节髓芯减压、人工可诱导骨基质及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可显著减轻关节疼痛,明显恢复关节功能,延缓病情发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乔巨峰高飞汤奇高峰李铭章杨海宝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髓芯减压
改良手术切口修复与关节镜下修复巨大肩袖撕裂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比较改良手术切口修复与关节镜下修复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自2014-01—2017-01诊治的42例巨大肩袖撕裂,23例采用改良手术切口切开修复(切开组),19例在关节镜下修复(关节镜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42例均获得至少6个月随访。与关节镜组比较,切开组手术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6个月时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关节镜手术,采用改良手术切口修复巨大肩袖撕裂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能更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
陈广辉邓思敏杨海宝吴琼高锋李铭章王洪伟
关键词:关节镜带线锚钉
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行LARS人工韧带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东莞市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2012年6月至2015年1月行LARS人工韧带重建术治疗的32例膝关节ACL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1、3、6、12个月患者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和轴移试验由治疗前的阳性转为阴性。结论关节镜下行LARS人工韧带重建ACL治疗交叉损伤短期效果显著,能迅速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高锋李铭章王洪伟高飞莫济贤杨海宝
关键词:关节镜前交叉韧带LARS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寰枢椎损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固定治疗寰枢椎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3月至2011年3月我们收治寰枢椎损伤患者32例,均给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均未发生与置钉相关的并发症;术后随访12~24个月,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复查x线片、cT未见上颈椎失稳及复位丢失,螺钉位置良好,无松动、断钉。结论椎弓根钉棒固定治疗寰枢椎损伤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高飞乔巨峰汤奇高锋李铭章杨海宝
关键词:骨折脱位寰椎枢椎
经骨缝合手术治疗急性髌骨脱位合并髌骨软骨Peeloff损伤早期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评价经骨缝合手术治疗急性髌骨脱位合并髌骨软骨骨折(Peeloff损伤)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05—2020-03诊治的15例急性髌骨脱位合并髌骨软骨Peeloff损伤,膝关节镜检查并确诊髌骨软骨缺损,关节腔内找到与缺损区域吻合的游离软骨片,关节镜下或内侧小切口取出游离软骨片;再作髌内侧切口,将游离软骨片复位并在其边缘选取4个合适进针点,用带孔克氏针在髌骨主体上从内向外垂直钻孔,每两孔之间导入可吸收缝线,经孔道将克氏针抽出时带出缝线并打结。结果 1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8(3~13)个月。术后3个月MRI显示所有患者髌骨关节面软骨骨折均愈合。2例出现早期髌股关节疼痛(1例VAS评分为4分,1例VAS评分为5分),经康复治疗后好转,其余13例疼痛VAS评分平均1.8(1~3)分。末次随访时Tegner运动评级:3级5例,4级9例,5级1例。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80~96(88.9±4.7)分,其中优6例,良7例。结论关节镜下探查可确诊急性髌骨脱位合并的髌骨软骨Peeloff损伤,采用可吸收缝线经骨缝合固定髌骨关节面软骨片无需特殊内固定器械及二次手术取出,既能实现软骨稳定固定、正常愈合,又能保证膝关节功能良好恢复。
李铭章陈广辉王洪伟高锋易小友殷浩荣杨海宝黄伟
关键词:急性髌骨脱位关节镜
关节镜下Nirschl清理术治疗顽固性网球肘的初步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Nirschl清理术治疗顽固性网球肘的初步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由同一名医师独立完成关节镜下Nirschl清理术的16例顽固性网球肘患者的资料,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36~61岁,平均(43.2±10.4)岁,均为单侧发病,左侧9例,右侧7例。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肘关节活动范围及握力来评价患者术后效果。结果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5~21个月,平均(10.5±4.4)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由术前(4.8±1.4)分下降至(2.5±1.2)分(P<0.01),肘关节伸直活动度由术前(4.7±7.5)°改善至(1.6±4.0)°(P>0.05),握力由术前(38.4±5.7)N提高至(48.6±4.8)N(P<0.01),Mayo评分由术前(70±8)分提高至(89±6)分(P<0.01),除活动度外其他功能改善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达到优秀的患者11例(68.8%),良好4例(25%),中1例(6.2%),总优良率为93.8%。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手术部位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Nirschl清理术治疗顽固性网球肘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肘关节功能,其创伤小、早期疗效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高锋易小友陈广辉李铭章杨海宝殷浩荣汤奇
关键词:关节镜顽固性网球肘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成人股骨头坏死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探讨应用髓芯减压+人工可诱导骨基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7月对12例(16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关节采用髓芯减压+人工可诱导骨基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32~55岁,平均39.2岁;股骨头坏死按Ficat分期:Ⅰ期5髋,Ⅱ期8髋,Ⅲ期3髋.术前均有髋关节疼痛、跛行、活动受限等症状.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12~16个月(平均14.3个月)随访,疼痛均消失,行走正常,髋关节活动范围正常或接近正常.术后患者满意度:优4髋,良10髋,可1髋,差1髋,优良率为87.5%.本组患者术后1年疼痛评分、Harris评分、髋关节前屈、外旋、内旋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关节髓芯减压+人工可诱导骨基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损伤小、操作简单、短期疗效满意.
乔巨峰高飞高峰汤奇李铭章杨海宝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干细胞移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