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昆
- 作品数:44 被引量:147H指数:7
- 供职机构: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卫生厅青年科技人才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学龄前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 调查学龄前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学龄前儿童呼吸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儿血液中9种病原体IgM抗体,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共有463例患儿检测到病原体,单独1种病原体感染404例,占87.26%。350例患儿检测到肺炎支原体(MP),其中单独MP感染297例。女性患儿总体感染率、嗜肺军团菌血清Ⅰ型(LP)和MP感染率均高于男性。春季总体感染率、LP、腺病毒(ADV)、乙型流感病毒(IFB)及副流感病毒(PIVs)感染率均高于其他3个季节。1~3岁患儿总体感染率和MP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段。此外,不同性别、季节及年龄段患儿均以MP感染为主。结论 学龄前儿童呼吸道感染以MP为主要病原体,全年均可感染,女性患儿感染率高于男性患儿,1~3岁患儿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学龄前儿童。
- 杜昆刘学政张家均
-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
- 沙眼衣原体CT703蛋白在感染细胞中的表达及功能初探
- 一、研究目的:
1.研究CT703蛋白在沙眼衣原体感染细胞中的表达模式、持续性感染状态下CT703蛋白的表达变化。
2.研究CT703蛋白对Raf/MEK/ERK信号通路的激活及抗凋亡作用。
二、研究方...
- 杜昆
- 关键词:蛋白表达急性感染细胞凋亡沙眼衣原体
- 湖南汉族人群MICA基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为了解湖南地区汉族人群MICA基因第2、3和4外显子多态性分布特点,采用PCR-SSP方法对162名无亲缘关系湖南汉族人群MICA等位基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湖南汉族人群中共检测出12个等位基因和28种基因型,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有差异,其中以MICA*00801基因频率最高(37.9%),其次为MICA*00201/020(20.1%)和MICA*010(17.3%),频率最低的是MICA*019和MICA*031。将MICA基因在湖南汉族人群中的分布与该基因在其他人群中的分布进行比较,显示MICA基因的分布在不同人群之间存在差异,可作为中国人群的遗传标志。
- 梅冰霍治杜昆王芙艳马淑慧余平
- 关键词:PCR-SSPMICA多态性等位基因
- IFN-β对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IFN-β在沙眼衣原体感染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衣原体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衣原体感染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β的表达,利用抗人IFN-β抗体中和IFN-β的作用,然后分别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沙眼衣原体感染后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STAT1蛋白、p-STAT1蛋白和衣原体二次感染滴度变化。结果:沙眼衣原体能诱导宿主细胞表达IFN-β、STAT1蛋白和p-STAT1蛋白,抑制IFN-β的作用能下调STAT1和p-STAT1蛋白表达,同时促进衣原体生长和提高衣原体的二次感染滴度。结论:沙眼衣原体感染能通过诱导宿主细胞分泌IFN-β并上调和活化STAT1蛋白而抑制衣原体生长。
- 杜昆李琦
-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Β干扰素
- 236例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 分析两种不同病毒CoxA16和EV71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5月-2016年4月236例确诊为手足口病且CoxA16或/和EV71阳性患儿资料,SPSS 13.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确诊手足口病患儿236例,EV-71单独阳性154例,CoxA16单独阳性61例,两者皆阳性21例。不同性别、春季、夏季和冬季、〈1岁和2-5岁婴幼儿两种病毒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V71是不同年龄、不同季节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 杜昆周名刘学政张家均
- 关键词:儿童手足口病
- 两种方法检测EB病毒的结果比较
- 2016年
-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EB病毒(EBV)的特点。方法采集93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液标本和咽拭子标本,分别用ELISA和荧光定量PCR检测抗EBV-IgM和EBV DNA。结果ELISA检测IgM阳性标本116例,阳性率为12.47%;PCR检测DNA阳性标本421例,阳性率为42.2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阶段两种检测方法比较,<1岁时两种检测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年龄阶段两种检测方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检测EBV有较高的灵敏度,适用于检测大于或等于1岁患者,ELISA适用于检测小于1岁患者。
- 李海平杜昆
- 关键词:EB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荧光定量PCR
- 孕妇TORCH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研究影响孕妇TORCH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预防TORCH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2 781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孕妇进行TORCH-IgM检测,按孕妇孕期、家庭状况和居住城乡进行分组,比较各组TORCH感染情况。结果在2 781例孕妇中,77例(2.77%)TORCH检测结果阳性。其中,感染弓形虫(TOX)39例(1.40%)、感染巨细胞病毒(CMV)9例(0.32%)、感染风疹病毒(RUV)9例(0.32%)、感染单纯疱疹病毒(HSV)20例(0.72%),TOX感染阳性率高于其它三种病原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43,P<0.01)。孕早、中、晚期TORCH感染例数分别为34例(2.81%)、28例(2.78%)和15例(2.65%),贫困家庭、一般家庭、中等家庭和富裕家庭TORCH感染例数分别为13例(4.05%)、26例(2.35%)、24例(2.30%)和14例(4.50%),城市和乡村孕妇TORCH感染例数分别为42例(2.97%)和37例(2.70%),TORCH感染率在不同孕期、不同家庭及城市和乡村孕妇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孕早期、孕中期、一般家庭、中等家庭、富裕家庭和城市孕妇TORCH感染均以TOX为主,分别为17例(50.00%)、15例(53.57%)、13例(50.00%,)、14例(58.33%)、9例(64.29%,)、26例(61.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7.73、18.29、12.51、20.00、16.38、45.41,均P<0.01);而乡村孕妇TORCH感染以HSV为主,为14例(3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6,P<0.05)。结论 TOX是孕妇TORCH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常感染孕早期、孕中期、一般家庭、中等家庭、富裕家庭和城市孕妇,乡村孕妇主要以HSV感染为主。
- 汪功文刘玉芹杜昆刘学政张家均
- 关键词:孕妇TORCH
- 沙眼衣原体通过激活JAK/STAT1信号通路诱导宿主细胞表达SOCS1蛋白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研究沙眼衣原体感染细胞SOCS1蛋白表达及其作用。方法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沙眼衣原体L2血清型感染HeLa229细胞后SOCS1,STAT1,pSTAT1蛋白表达,然后检测在化学抑制剂Fludarabine抑制STAT1活性的情况下SOCS1蛋白表达是否发生改变;利用RNA干扰抑制感染细胞SOCS1蛋白表达,NO检测试剂盒检测NO浓度。结果沙眼衣原体感染能诱导宿主细胞表达SOCS1,STAT1蛋白和活化JAK/STAT1信号通路,当抑制剂Fludarabine抑制STAT1活性时,SOCS1的表达明显减少;干扰SOCS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感染细胞NO浓度。结论沙眼衣原体感染细胞通过激活JAK/STAT1信号通路上调SOCS1蛋白表达并抑制NO的产生。
- 杜昆
-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
- MICA*A5.1与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
- 2007年
- 目的研究MICA*A5.1基因与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的关系。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R)-SSP检测样本中的MICA*A5.1基因,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Ct-DNA。结果在122例不孕患者组中有33例Ct感染阳性,140例对照组中有16例Ct感染阳性,2组Ct感染率分别为27.1%和11.4%。经PCR-SSP方法检测,不孕患者组中MICA*A5.1基因阳性个体有35例,ct感染阳性且同时MICA^+A5.1基因阳性的个体有5例;对照组中MICA*A5.1基因阳性个体有43例,Ct感染阳性且同时MICA*A5.1基因阳性的个体有1例。MICA。A5.1基因阳性个体和MICA*A5.1基因阴性个体之间Ct感染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孕患者组P=0.046;对照组P=0.022;两组合并P=0.01)。结论不孕患者组Ct感染率要高于对照组;与MICA*A5.1基因阴性个体相比,MICA*A5.1基因阳性个体的Ct感染率较低。
- 梅冰杜昆霍治王芙艳马淑慧余平
-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
- 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了解头孢哌酮/舒巴坦作用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2月医院临床分离的1280株肠杆菌科细菌进行头孢哌酮/舒巴坦药物敏感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临床分离的1280株肠杆菌科细菌中,主要为埃希菌属、克雷伯菌属、变形菌属、沙雷菌属,分别占60.2%、13.2%、12.0%、6.5%;埃希菌属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6.5%,克雷伯菌为14.8%,变形菌属为1.9%,肠杆菌属为13.0%,沙雷菌属为4.8%,柠檬酸杆菌属为17.4%,摩氏摩根菌及沙门菌属的耐药率均为0。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可作为医院中重度感染的首选药物之一。
- 朱丽莎艾彪杜昆王凤玲
- 关键词:耐药率肠杆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