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晖 作品数:101 被引量:1,030 H指数:20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水利工程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我国华南4、5月份降水年代际变化的特征及其与中西太平洋海温的可能关系 被引量:17 2012年 利用1951~2005年华南4、5月份降水资料、NOAA海温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华南4、5月份降水年代际变化的特征、及其所对应的大尺度环流以及与中西太平洋海温的关系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华南4、5月份降水均在1970年代初期发生显著的年代际转变,从之前的降水偏少转变为降水偏多。华南4月份降水与前一年7~11月份的中西太平洋海温、华南5月份降水与当年2~5月份的中西太平洋海温有显著的负相关。在4、5月份年代际降水偏少(多)时期,前期中西太平洋海温偏暖(冷);同期亚洲大陆南部及非洲大陆的海平面气压显著偏低(高),北太平洋海区海平面气压偏高(低);我国华南上空存在反气旋性(气旋性)环流异常,我国华南地区北边界存在显著的南(北)风异常,造成华南地区北边界异常水汽输出增强(减弱)。同时,我国大陆对流层中上层大气显著偏暖(冷),东亚高空急流显著偏北(南),副热带高压偏弱(强)偏东(西),向华南地区输送的水汽减少(增加),从而在华南地区形成异常的水汽辐散(辐合),最终导致华南地区4、5月份降水的减少(增加)。 李宏毅 林朝晖 陈红关键词:年代际变化 IAP PSSCA两组预测试验的评估及比较I.降水部分 被引量:11 2000年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制的短期气候距平数值预测系统 (IAPPSSCA) ,采用两种版本的大气环流模式 :AGCM 1 1和AGCM 1 2 ,分别以 2月 11~ 19日的 9天大气观测值为初始场 ,以给定海温为边界场 ,对 1980~ 1994年的 15年的降水异常进行了两组集合后报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定量评估表明 :IAPPSSCA对降水异常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特别是在中国东部受东亚季风及海温异常影响的地区 ,IAPPSSCA具有较高的预报技巧 ,其中以东南区域 (包括江淮流域和华南地区 )最高 ,尤其是对有洪涝灾害的降水异常年 ,距平相关系数在 0 50左右 ,接近可供业务使用的要求 ,说明模式能够抓住在东亚季风区存在的某种物理机制 ,从而提高了这一地区的预报技巧 ;另外 ,两个大气环流模式相比 ,改进了地表反照率的AGCM 1 2的 15年集合平均预测技巧略高于AGCM 1 1,特别是在华北地区 ,预测效果有明显提高 ,这表明改进地表反照率从而改进了模式的气候平均态的模拟 ,能提高气候模式的预测能力 ,说明较好的陆面过程引入模式对短期气候预测是有益的。 赵彦 林朝晖 李旭 袁重光关键词:海温异常 降水预报 大气环流 IAP AGCM-4动力框架的积分方案及模式检验 被引量:24 2009年 以灵活性跳点格式和时间分解算法为重点,介绍了IAP(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AGCM-4的动力框架,并用R-H(Rossby-Haurwitz)波和Held-Suarez方案对框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高纬灵活性跳点格式很好地保持了普通跳点格式的各种性质,未产生计算紊乱现象,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大时间步长,在未采用滤波处理时增大时间步长的效果更为显著;时间分解算法,即将平流过程与适应过程分开计算,二者都采用3次非线性迭代积分方案,在N=5和N=10(N为平流过程时间步长与适应过程时间步长的比值)的情况下,可分别节省CPU时间10.7%和19.9%;R-H波检验表明,在积分的前80天,框架较好地保持了R-H4波的波形,总有效能量仅衰减0.1%,从第80天开始,风场波形开始变形和破碎,对应的动能和总能量也开始急剧衰减,至第365天,总有效能量衰减约8%,此时,风场和高度场亦变得较平直。经分析,第80天R-H波破碎的主要原因是平流项的计算误差使R-H波失稳,而其后的高度场和风场的变平直是典型的旋转适应机制;Held-Suarez方案检验也证明该框架是可靠的。 张贺 林朝晖 曾庆存关键词:大气环流模式 陆面—水文耦合模式的参数率定及改进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基于淮河流域的地形、岩石地质类型等空间分布特征,对陆面—水文耦合模式CLHMS1.0(Coupled Land Surface?Hydrological Model version 1.0)的河道曼宁糙率系数、水力传导度两个关键参数进行了率定;在此基础上,通过基于CLHMS1.0的多组敏感性试验,分析了河道曼宁糙率系数、水力传导度对CLHMS1.0模拟淮河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淮河流域上游王家坝子流域曼宁糙率系数的减小,可以显著提高模式对王家坝水文控制站上游模拟的水流流速,减小了模式对王家坝洪峰来临时间模拟偏迟的误差;依据淮河不同子流域的岩石地质类型选定更为合理的水力传导度参数后,模式对淮河流域河道流量等水文过程的模拟更为准确。利用参数率定后的CLHMS1.0对淮河流域1980~1987年逐日水文过程进行了模拟,与观测实况比较结果表明,采用了新的河道曼宁糙率系数和水力传导度参数后,模式对淮河流域逐日水文过程的模拟能力显著提高,且可以更合理地模拟出地表产流和地下水补给对流域河道流量的相对贡献。 李敏 林朝晖 邵亚平 杨传国 刘少锋关键词:曼宁糙率系数 参数率定 基于气候系统模式的我国典型城市群区城市化气候效应研究 <正>利用公用地球系统模式CESM开展了25年(1981~2005)的长期积分模拟试验,对模拟的中国区域整体及典型城市群区的城市化气候效应进行分析,并利用中国均一化逐日气温资料对模拟结果予以检验。结果表明:(1)CESM... 曹美春 林朝晖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地表月平均反照率的遥感反演 被引量:44 2002年 位于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地形最复杂的高原 ,其热力和动力作用对我国和全球气候系统的影响非常显著 ,而高原地表反照率是决定地表能量收支平衡十分重要的参数。本文采用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应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双向反射模型 ,建立了动态的地表反照率反演方法 ,并对 1 徐兴奎 林朝晖关键词:遥感反演 反照率 青藏高原 气候 热力作用 一个海气耦合模式对东亚夏季气候预测潜力的评估 被引量:4 2007年 利用一个具有较高分辨率的海气耦合模式SINTEX-F(Scale Interaction Experiment-Frontier Re-search Center for Global Change coupled GCM)的多年回报结果,评估了该海气耦合模式对东亚区域,尤其是中国地区气候异常的预测潜力。与观测实况的比较结果表明:SINTEX-F模式对夏季降水、500 hPa高度场和地表气温都有一定的预测技巧,但是相比而言降水与高度场的回报技巧要高于地表气温;而且耦合模式对东亚地区气候异常的主要空间分布和年际变化特征也有较好的预测潜力,对500 hPa高度场效果较好;对降水异常的年际变化也有一定的预测潜力,尤其是我国中部地区效果较好,但是模式预测的降水异常的幅值较观测相对偏弱;此外对我国西部的极端气候也有一定的预测潜力。 秦正坤 孙照渤 林朝晖 陈红 罗京佳关键词:海气耦合模式 CAM5模式对2010年3月19~22日东亚地区强沙尘暴过程的模拟研究 10 年3 月19~22 日东亚地区强沙尘暴过程是近年来强度强、影响范围广的一次过程.沙尘自我国西北地区、蒙古国南部地区向东南方向传输,影响到了我国的华北、黄淮、江淮、江南东北部等地区,到达了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采用C... 吴成来 林朝晖关键词:强沙尘暴 数值模拟 基于TRMM卫星雷达降雨的流域陆面水文过程 被引量:59 2009年 利用热带降雨观测计划(TRMM)卫星雷达降雨数据驱动分布式陆面水文模型,研究流域尺度陆面水文过程,评估该数据在水文模拟与预报等研究领域的性能。通过与实测雨量资料比较,验证TRMM卫星雷达降雨数据的质量。分别将TRMM卫星雷达降雨与观测降雨作为耦合模型的气象输人,模拟和研究淮河流域1998~2003年的陆面水文过程时空变化。结果表明,TRMM卫星雷达降雨数据能够很好地描述降雨的时空分布,利用TRMM降雨模拟的结果与利用观测降雨模拟的结果精度相当;模拟流量与实测资料基本吻合。卫星雷达降雨数据在陆面水文过程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杨传国 余钟波 林朝晖 郝振纯 王振龙 李敏关键词:水文过程 水文模型 IAP AGCM-I水平分辨率的提高及对全球和东亚区域气候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1 2004年 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IAP)第一代大气环流模式 (AGCM1 2 )的基础上 ,将其水平分辨率从原先的 4°×5°分别提高到 2°× 2 5°和 1°×1 2 5°,得到更新版本的IAPAGCM1 3a (水平分辨率为 2°× 2 5°)和IAPAGCM1 3b (水平分辨率为 1°× 1 2 5°)。利用上述水平分辨率提高后的模式进行了长时间积分 ,分析模式模拟结果可知 :水平分辨率的提高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进气候模式对当代气候的模拟能力 ,特别是对地形雨以及东亚夏季风降水细致分布的模拟。从而为进一步改进IAP跨季度数值气候预测系统 ,提高短期气候预测能力提供了模式基础。 张凤 陈红 林朝晖 曾庆存关键词:大气物理 大气环流模式 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