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红柱 作品数:19 被引量:209 H指数:7 供职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水利工程 天文地球 更多>>
坝上高原与冀北山地过渡带木本植物区系研究 2012年 以坝上高原与冀北山地过渡带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区木本植物区系的组成特征,结果显示本区有木本植物53科117属411种(含种下等级),其中裸子植物4科8属22种,被子植物49科109属389种.大科与较大科构成本区区系属、种组成的主体,含2~4种的小型属和单种属构成其区系属组成的主体.该区区系中木本植物117属,分为14个分布区类型,其中北温带分布、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泛热带分布和东亚分布占有重要地位.其木本植物区系的主要特征是:木本植物种类相对丰富;具有显著的温带性质;起源古老且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区域单属科丰富,体现了过渡带区系的复杂性. 李大林 李盼威 郑建旭 梁红柱关键词:木本植物 植物区系 坝上高原 冀北山地 过渡带 大叶藓属(Rhodobryum)植物组织培养研究 被引量:3 2010年 研究以采自河北省境内的大叶藓(Rhodobryum roseum)为实验材料,探讨了不同培养基、不同培养条件对其配子体组织培养的影响,以期对大叶藓属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和快速繁殖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茎尖片段培养的原丝体和新芽生成比例明显高于叶片片段,采用茎段更适合于大叶藓的配子体组织培养;适度的Na-ClO溶液消毒外植体利于大叶藓配子体组织培养;6-BA抑制了大叶藓原丝体的生成,2,4-D则有明显的促进作用,6-BA促进了大叶藓愈伤组织和新芽的出现;BG11培养基更适于大叶藓原丝体的萌发和愈伤组织的生成,其他适于大叶藓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依次为Knop、改良Knop、BBM、1/2MS和MS。 梁红柱 郭晓莉 赵建成关键词:大叶藓 原丝体发育 河北植物新记录——臭荠属(Coronopus Zinn) 被引量:1 2016年 报道了河北种子植物新记录属臭荠属(Coronopus Zinn)及新记录种臭荠[Coronopus didymus(L.)J.E.Smith]。 万萍萍 沈风娇 王丹 王荣 贾冬子 梁红柱 石硕 赵建成关键词:种子植物 调控源库关系对砂仁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和果实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2004年 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下生长的砂仁(AmomumvillosumLour)为材料,研究了人为调控源库关系对砂仁产量和植株可溶性糖、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去叶减源和去花减库均使砂仁根、茎和叶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下降,果实产量降低;去笋减库使叶、根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稍有升高,对其他参数影响不大;人工授粉增库使茎和叶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降低、根的升高,砂仁产量显著提高;去果减库使砂仁产量显著降低.砂仁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与果实产量呈正相关,根和茎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与果实产量呈负相关,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表明热带雨林环境中的砂仁植株光合源对砂仁产量的影响不大,库容是限制砂仁产量的主导因素. 梁红柱 窦德泉 冯玉龙关键词:源库关系 砂仁 紫茎泽兰光合特性对生长环境光强的适应 被引量:103 2004年 测定了不同光强下生长的紫茎泽兰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 (Pmax)、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色素含量和比叶重 (SLW ) ,探讨了其光适应能力及生理生态学机制 .强光下 (10 0 %相对光强 )紫茎泽兰发生了轻度光抑制 ,Pmax、SLW、类胡萝卜素含量和日间热耗散升高 ,但热耗散能力没有提高 .强光下紫茎泽兰通过 :1)加强日间热耗散和活性氧清除能力以及光系统Ⅱ反应中心可逆失活来耗散过剩光能 ;2 )增大Pmax以增加光能利用 ;3)提高SLW ,降低单位干重叶绿素含量以减少光能吸收 3个途径避免了光合机构光破坏 .弱光下 (36 %、12 5 %和 4 5 %相对光强 )紫茎泽兰日间热耗散很小 ,SLW降低 ,但Pmax较高 ,这有利于其增加光能吸收和利用效率 .紫茎泽兰能在很大的光强范围内有效地维持光合系统正常运转 ,这可能是其表现较强入侵性的原因之一 . 王俊峰 冯玉龙 梁红柱关键词:光抑制 热耗散 光合能力 光合色素 紫茎泽兰 中国青藓科小美喙藓属及其地理分布 2023年 自小美喙藓属(Eurhynchiastrum Ignatov&Huttunen)2002年建立以来,中国有关该属系统的分类学研究尚未开展。笔者对中国小美喙藓属相关标本和文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分布小美喙藓属植物1种,即小美喙藓(E.pulchellum(Hedw.)Ignatov&Huttunen),对其形态特征、生境及地理分布进行了描述和记录,提供了主要形态特征图版,与形态相近属和种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其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区进行了预测。 赵依林 苏杨 梁红柱 王幼芳 李敏关键词:潜在地理分布 山地植被垂直分布变化格局研究进展与述评 被引量:12 2022年 山地植被垂直变化和分布历来是山地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从文献计量统计和文献分析两个方面,对山地植被的垂直分布格局研究进展进行了述评。文献统计分析主要基于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平台,检索了该研究领域1915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国内外期刊论文,分析了山地植被垂直格局的研究历程、现状、进展和趋势。结果表明:国内外研究的文献、作者、国家和机构数量均呈增长趋势,全球范围的研究主要涵盖了美国、德国、中国、西班牙和法国等85个国家,共计34.7%的文献集中在25个主要期刊。基于CiteSpace进行文献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了国内外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的热点领域,并对理论与假说、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领域等进行了述评。山地植被垂直格局历经了从单因子描述、多因子分析到机理和假说的求证,代表性理论包括:时间学说、空间异质性学说、竞争共存理论、中性理论及生态位理论等;从传统研究方法、数量分类与环境解释、遥感影像信息技术、模型及数字信息技术等进行了研究方法概述;并对热点研究领域进行了分析和述评,主要包括:山地植被垂直分布与驱动因素、山地植被生产力垂直变化、植物群落的谱系结构、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植被分布预测等。总之,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山地植被及生态系统响应敏感且变化剧烈,山地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植被垂直带谱的数字信息化、水土耦合下的山地生态循环与生态系统服务等领域受到更广泛的重视;多尺度、多学科融合是本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 梁红柱 刘丽丽 付同刚 高会 高会 李敏关键词:山地生态系统 植被垂直带 文献计量法 CITESPACE 太行山东坡中段植物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10 2022年 太行山东西坡因地形等因素差异呈现不同的生物多样性,本文聚焦于太行山东坡中段,研究了植物多样性在海拔梯度上的分布格局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根据样方调查数据,研究了维管植物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由此描述了植物群落的垂直梯度演替特征;应用植被净初级生产力(MODIS NPP)数据产品,分析了垂直梯度植物丰富度与净初级生产力(NPP)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运用数量分类学方法,研究了主导群落优势物种垂直分布的环境因素。结果表明:太行山东坡中段维管植物群落α多样性垂直分布出现两次峰值,基本符合“中间高度膨胀”理论。植物多样性垂直分布与太行山区产水量和NPP垂直格局相一致。β多样性相似性指数在物种丰富度峰值区达到最低,说明此区段群落间差异性大,群落间演替速率增大,致使群落物种多样性增加。植被NPP与物种丰富度呈现一致的垂直分布格局,二者显著正相关。RDA和CCA排序分析表明,影响优势物种垂直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海拔、温度和降水,与坡度、坡面等地形因子相关性不显著。综合研究结果,太行山东坡中段维管植物垂直分布格局是群落垂直演替进程、环境因素和人为干扰协同作用的结果。 梁红柱 刘丽丽 高会 高会 朱建佳 苏杨 刘金铜关键词:植物多样性 垂直梯度 群落演替 Β多样性 环境解释 一种适合野外使用的被子植物分子标本干燥方式 被引量:4 2017年 该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干燥方式对被子植物分子标本的影响,试图得到一种野外采集过程中可以替代硅胶干燥法的更为便捷的植物分子标本的干燥方法。选取40、80和150℃烘干和吸水纸压制干燥、硅胶干燥法对日本晚樱(Prunus serrulatavar.lannesiana)和山麦冬(Liriope spicata)两种植物的新鲜叶片进行干燥处理,提取各种处理样品的DNA,并将DNA进行电泳检测、分光光度计检测及PCR扩增,以此评价不同的干燥方式对植物基因组DNA的影响。分光光度计检测及总DNA电泳结果显示,经40℃烘干或硅胶干燥处理的样品总DNA浓度及长片段DNA浓度较其他干燥方式高;PCR产物浓度统计学分析显示,40℃烘干处理的样品PCR产物浓度高于其他干燥方式。基于以上结果,建议在野外采集被子植物分子标本时,使用40℃烘干干燥法对分子标本进行干燥处理,避免分子标本快速降解以及硅胶干燥法的污染问题,同时可节省携带、更换大量硅胶材料所耗费的人力。 沈风娇 任倩倩 董琦 朱丽 张建芳 杨婧 张冉 梁红柱 赵建成 石硕关键词:被子植物 野外 DNA 热带雨林下砂仁叶片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在雾凉季和雨季的日变化 被引量:43 2004年 于雾凉季和雨季研究了自然条件下透光率不同的 3块雨林样地下砂仁叶片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结果表明 :(1 )砂仁叶片净光合速率 (Pn)与叶表光量子通量密度 (PFD)和气孔导度 (Gs)呈正相关 ,与胞间 CO2 浓度呈负相关 ,PFD是影响 Pn 的主导因素。雾凉季砂仁叶片 Pn 和 Gs及其日变幅均低于雨季 ,相同光强下雾凉季 Pn及表观光能和 CO2 利用效率也低于雨季 ,这与雾凉季的光强和温度较低有关。 (2 )随日间光强的增加光系统 最大光能转换效率 (Fv/ Fm)、光系统 光能捕获效率 (Fv′/ Fm′)和电子传递量子效率 (ΦPS )下降 ,非光化学猝灭系数 (N PQ)和电子传递速率则上升 ,黄昏各参数都能恢复到黎明时的水平。表明随光强的增加 ,砂仁热耗散增多 ,日间光抑制加重 ,这种光抑制是光合功能下调的保护性反应而非光破坏。(3) Fv/ Fm、Fv′/ Fm′和ΦPS 与 PFD呈负相关 ,N PQ与 PFD呈正相关。相同光强下雾凉季 Fv/ Fm、Fv′/ Fm′和ΦPS 低于、N PQ则高于雨季 ,这与雾凉季 Pn 较低有关。 (4 )随栽培时间的延长砂仁衰老和产量降低均不明显 ,砂仁的产量随生长环境光强的增加而呈升高趋势。各季节不同光强下生长的砂仁在午间高光强时均未发生光合机构的破坏 ,且随光强的升高其 Pn呈上升趋势 ,说明砂仁具有适? 梁红柱 窦德泉 冯玉龙关键词: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日变化 砂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