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次仁央宗

作品数:9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降水
  • 3篇小波
  • 3篇小波分析
  • 2篇时空变化特征
  • 2篇突变
  • 2篇土壤
  • 2篇土壤湿度
  • 2篇气候
  • 2篇环流
  • 2篇暴雨
  • 2篇暴雨事件
  • 1篇冬季降水
  • 1篇气候区
  • 1篇气候区划
  • 1篇气候适应
  • 1篇气候适应性
  • 1篇气温
  • 1篇夏季
  • 1篇夏季降水
  • 1篇相关系数

机构

  • 9篇西藏自治区气...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中国气象局国...

作者

  • 9篇次仁央宗
  • 6篇尼玛吉
  • 3篇杨勇
  • 2篇格桑
  • 2篇陈丽娟
  • 1篇杜军
  • 1篇柯宗建
  • 1篇黄晓清
  • 1篇石磊
  • 1篇罗珍
  • 1篇高佳佳

传媒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气象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冰川冻土
  • 1篇高原气象
  • 1篇暴雨灾害
  • 1篇第八届全国优...
  • 1篇第33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西藏地区暴雨指标及暴雨事件的时空变化
利用西藏1971—2012年38个站点逐日降水资料,综合应用累积分布函数值、百分位以及标准差等方法,计算了西藏各站点的暴雨指标,在此基础上对西藏暴雨事件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西藏暴雨阈值为17.21.2mm...
杨勇罗骕翾尼玛吉次仁央宗
关键词:小波分析突变
文献传递
西藏地区暴雨指标及暴雨事件的时空变化被引量:13
2013年
利用西藏1971-2012年38个站点逐日降水资料,综合应用累积分布函数值、百分位以及标准差等方法,计算了西藏各站点的暴雨指标,在此基础上对西藏暴雨事件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西藏暴雨阈值为17.2~41.2 mm,呈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变小的分布规律。最大值位于南部的聂拉木,西部的狮泉河最小;(2)年均暴雨日数在0.3~2.9 d之间,与年雨日、年降水量分布一致,自东向西递减;(3)东部暴雨日数在1971-1995年期间存在4~5 a的显著周期,1995-2012年为2~4 a的显著周期。南部暴雨日数在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存在2~4 a显著周期和8~10 a周期。沿雅江一线在整个时段存在3~6 a的显著周期。(4)在暴雨日数的时间转变上,东部无明显突变;南部地区突变增加开始于1982年,在1988-2012年增加趋势显著;沿雅江一线突变增加始于1976年,1998-2004年暴雨日数增多趋势明显。
杨勇罗骕翾尼玛吉次仁央宗
关键词:小波分析突变
西藏夏季降水的季节内变化特征及其影响系统被引量:8
2016年
利用西藏地区1980-2013年夏季降水量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分析了西藏地区夏季降水主模态季节内变化特征,尤其是盛夏7和8月降水异常对应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和影响系统。结果表明:西藏夏季降水存在明显的季节内变化,6和7月降水主模态的时间系数变化具有较好的持续性,而7和8月降水主模态的时间系数的相关关系明显减弱。西藏地区7和8月降水偏多年,西藏地区上游低层纬向风场均呈西风异常,但是水汽来源有差异;同时欧亚中高纬地区对流层中高层环流存在显著差异。西藏7月降水与南亚高压强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南亚高压偏强/弱时,降水偏少/多。西藏8月降水与南亚高压的位置关系更密切,南亚高压偏南/北,降水偏多/少。
次仁央宗柯宗建陈丽娟尼玛吉
关键词:夏季降水季节内变化
西藏自治区旅游气候适应性分析被引量:15
2015年
本文利用西藏38个气象站点的观测资料计算1980-2014年的风效指数和温湿指数,进行聚类分析,结合旅游区景观特征及行政区划等因素对西藏旅游景点进行区划,使用风效指数、温湿指数及空气含氧量指标对区划后的旅游区进行气候条件评价和趋势分析.研究表明:西藏旅游资源可分为6个区域,各区风效指数、温湿指数的空间分布呈现出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规律,东部地区生物气温相对舒适,适宜旅游的时段为3-10月,而西部地区生物气温较低,适宜旅游的时段为5-9月.逐月含氧量呈抛物线状的变化,最高值出现在8月,最低值在1月.藏东南区域含氧量相对较高,常年在60%以上,部分区域在70%以上.近年来,西藏各地气候正在向更为温暖、舒适的方向发展,西藏年风效指数和年温湿指数呈显著的线性增长趋势,增幅分别为21.79·(10a)-1、0.32·(10a)-1.与过去30 a相比,雅鲁藏布江流域及西藏东部部分地区近5 a的旅游适宜期延长了1~2个月.
石磊黄晓清尼玛吉次仁央宗罗珍
关键词:旅游资源气候区划气候适应性
西藏地区土壤湿度时空变化特征
为了揭示西藏地区土壤湿度季节和区域性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要素的相互影响,基于1980—2009年西藏地区土壤湿度资料以及西藏38个站点的气温、降水资料,笔者分析了西藏地区土壤湿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温、降水的相关关系。结...
格桑次仁央宗次旺顿珠
关键词:土壤湿度
文献传递
藏北冬季降水异常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及影响因子被引量:2
2021年
利用西藏高原气象台站降水和积雪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NOAA海温资料等,分析了藏北高原地区冬季降水异常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藏北地区冬季降水存在2~4年周期性变化特征,其中3年的周期信号最强。降水偏多年,欧亚中高纬乌拉尔山至贝加尔湖附近500 hPa高度距平场呈现"西低东高"分布型,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路径偏西,西藏高原高度场偏低;高原上游中东急流偏强,高原南支绕流偏强,南支槽活跃。藏北地区冬季降水与同期中东急流的关系非常密切,相关系数达到0.61。进一步分析表明,冬季北极涛动正位相有利于冷空气路径偏西影响高原地区,高原上游中东急流偏强偏南,而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高也有利于中东急流呈偏强偏南的特征。北极涛动和ENSO位相的协同作用对藏北地区冬季降水的多寡起到重要的作用。
尼玛吉柯宗建陈丽娟陈丽娟
关键词:冬季降水
1981—2010年拉萨市降水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为了给拉萨市年际或更长时间的降水预测提供参考,并了解其降水气候变化的背景情况。利用拉萨市1981—2010年4个台站逐年降水资料,通过距平、滑动平均、趋势系数、突变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初步分析了拉萨市年降水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来,拉萨市降水量呈现前枯后丰的形态,年降水量总体上为上升趋势;从各站分析,春季、夏季以及全年降水量呈上升趋势,冬季除墨竹工卡以外,其余各站表现为下降趋势;拉萨市降水突变于1987年,在21世纪初增多趋势显著;年降水周期存在2个特征时间尺度,即2-4年、3-5年,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中以准3年的年际振荡周期最为明显。从灾情看,无明显的特旱、特涝、重旱和重涝年,正常年份占51%,轻涝年出现的几率较轻旱年稍偏高。
尼玛吉杨勇次珍次仁央宗
关键词:降水变化趋势
拉萨市极端气候变异特征及环流机制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利用1961—2014年拉萨市逐日最高和最低气温数据,建立极端温度指标体系;运用统计及小波分析法,分析了拉萨市极端高温、极端低温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环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近54年来拉萨市极端高温指数变化幅度不大,增幅为4.778℃/10 a;而极端低温指数逐年增高,增幅为10.622℃/10 a。从发生频次来看,极端高温发生频次呈现出增加趋势,极端低温发生频次总体呈现减少趋势。从年代际来看,极端高温指数在20世纪80年代显著升高,90年代及近10年的极端高温指数一直处于高值区;极端低温指数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显著降低,说明极端低温有增暖趋势。极端气温事件在20世纪70年代存在30年的振荡周期,80年代之后振荡周期均有所减弱。从环流形势看,夏季极端高温指数与副热带高压指数、亚洲极涡指数呈正相关性,与印缅槽呈负相关性;冬季极端低温指数与副热带高压指数、亚洲极涡指数呈正相关性。
高佳佳杜军次仁央宗次旺顿珠
关键词:极端气温相关系数小波分析
西藏地区土壤湿度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揭示西藏地区土壤湿度季节和区域性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要素的相互影响,基于1980—2009年西藏地区土壤湿度资料以及西藏38个站点的气温、降水资料,笔者分析了西藏地区土壤湿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温、降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近30年来西藏地区年及季节土壤湿度呈现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增的分布规律,最小值位于阿里地区,最大值在墨脱以南地区,其中秋季土壤湿度最大,其次是夏季,春季最小。年、季土壤湿度均表现为1980s—1990s减少,随后增加的趋势。年、季土壤湿度在20世纪90年代末有显著增加突变点。春季土壤湿度与西藏大部分地区的春、夏降水呈正相关,夏季土壤湿度与西藏沿江一线、东部地区的同期降水呈正相关。
格桑次仁央宗次旺顿珠
关键词:土壤湿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