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圣柱
- 作品数:46 被引量:287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博格达山东北缘上二叠统沉积特征与沉积演化模式被引量:6
- 2019年
- 通过对博格达山东北缘西大龙口剖面与水西沟剖面上二叠统进行详细观察和精细测量,详细分析了地层特征与沉积相特征,建立了沉积演化模式。结果表明:博格达山东北缘上二叠统自下而上发育泉子街组、梧桐沟组与锅底坑组;泉子街组沉积期,西大龙口剖面与水西沟剖面分别发育冲积扇、曲流河,冲积扇砂砾岩体内有大量的砂岩砾石与油页岩砾石,为博格达山周缘地区中二叠统红雁池组与芦草沟组被剥蚀后在山前沉积的产物;梧桐沟组沉积期,博格达山隆升为物源区,西大龙口剖面与水西沟剖面分别发育辫状河、曲流河,辫状河砂砾岩体内火山岩砾石较多;锅底坑组沉积期,西大龙口剖面与水西沟剖面主要发育曲流河泛滥平原,以紫红色粉砂质泥岩、泥岩为主。
- 王越张关龙王圣柱林会喜张奎华汪誉新曲彦胜张顺张顺
- 关键词:博格达山上二叠统沉积相
- 哈山地区东部侏罗系“断-毯”输导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准噶尔盆地北缘哈山东斜坡带侏罗系超覆、剥蚀关系复杂,致使油气输导格架配置及优势运移路径认识不清,勘探效果不佳。结合地质与地球化学方法,对研究区断层、砂体和不整合输导性及其配置关系进行剖析。研究表明:研究区具有"断-毯"输导运聚成藏的特点;八道湾组一段和西山窑组二段厚层砂体具有良好的储集物性和横向连通性,构成了油气长距离横向运移的毯状输导层;夏红北断层等大断层沟通了风城组烃源岩与侏罗系毯砂,具有幕式活动的特点,为油气垂向运移的重要通道,是研究区主要的油源断层;哈浅30井南等侏罗系层内断层控制了油气在毯砂中的横向运移遮挡成藏和毯砂之上砂体的垂向分配成藏,为油藏断层;"断-毯"高效输导格架是侏罗系源外供烃、长距离运聚成藏的关键。上述认识对研究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韩同欣张善文林会喜王圣柱庄嘉翠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
- 南盘江坳陷晚古生代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评价被引量:4
- 2013年
- 南盘江坳陷的海相油气勘探潜力巨大,至今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储集岩特征的认识不清。在储层沉积学各种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大量地面和井下资料,论述了南盘江地区海相碳酸盐岩储集岩特征及储集空间类型,探讨了本区储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如沉积相带及成岩作用等,研究区储集岩类型以礁滩灰岩和白云岩较好,有利储层发育的层位主要集中于中泥盆统、中上石炭统和二叠系,总体储集性能评价为Ⅱ—Ⅲ类储层,有利储层分布区主要位于研究区西北部的碳酸盐台地边缘一线,以及孤立台地周缘的礁滩环境。
- 王圣柱
- 关键词:储层特征储层评价碳酸盐岩晚古生代
- 准噶尔盆地北部石北凹陷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 2023年
- 准噶尔盆地北部乌伦古坳陷历经40余年油气勘探尚未实现工业突破,2016年在石北凹陷准北1井三叠系首次获得天然气发现,因而厘清天然气成因和气源岩对于评价油气勘探潜力和规模意义重大。系统收集了乌伦古坳陷及周缘的天然气地球化学数据,基于天然气碳同位素、轻烃组成认识准北1井天然气特征及类型,基于3个石炭系、1个二叠系烃源岩样品的封闭体系生烃模拟实验结果开展准北1井气源对比分析,并结合地震剖面、区域磁力异常等资料对天然气成因机制作了探讨。结果表明:①准北1井天然气具有甲烷含量低、干燥系数低、氮气含量较高、乙烷碳同位素偏重(δ^(13)C_(2)为-26‰)的特征,轻烃中甲基环己烷含量较高(63.6%),属于腐殖型热解气。②石北凹陷北部发育区域性大断裂,沿断裂发育的闪长岩侵入体造成的岩浆脱气作用是准北1井天然气中氮气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③准北1井天然气与下石炭统滴水泉组烃源岩生烃模拟产物的碳同位素特征相似,表明两者具有一定亲缘性,推断天然气主要来自于滴水泉组海陆过渡相成熟烃源岩。紧邻滴水泉组烃源岩的圈闭是乌伦古坳陷天然气藏勘探的重要方向。
- 李园园曲彦胜王圣柱熊峥嵘吕铁良
- 关键词:天然气氮气石炭系准噶尔盆地
- 准北缘哈山地区斜坡带网毯式油气成藏规律被引量:16
- 2012年
- 综合利用露头、钻井、岩心和地震资料,对断层、不整合、砂体的输导能力进行评价,认为南部乌夏断裂带大断裂及其伴生断裂是研究区的油源断裂,为油气由深部向浅部垂向运移提供了重要通道;八道湾组和清水河组砂岩厚度大,泥质隔层少,横向连通性好,成岩作用弱,物性好,为油气横向运移的通道;不整合面上部的近物源底砾岩,分选差、物性差,对油气的横向输导作用不大.深浅2套断裂、上下2套毯状砂层匹配构成了研究区高效的网毯式输导格架.综合分析构造背景、输导体系、储层岩性-物性与含油性关系,提出了"断-毯-梁"三因素控藏的认识.断裂(油源断层、油藏断层)控制油气聚集层位,毯状输导砂体控制平面分布,鼻状构造背景控制相对聚集,储集层岩性、物性控制富集程度.成藏体系分析,建立了宽缓斜坡带源外沿梁网毯式输导成藏模式,指出毯内断层遮挡的断块圈闭、砂体上倾尖灭岩性圈闭、地层超覆圈闭和次级断裂沟通的毯上砂体构造-岩性圈闭、岩性圈闭为最有利的勘探目标.
- 王圣柱王圣柱肖雄飞吕铁良吴倩倩
- 关键词:成藏主控因素准噶尔盆地北缘
- 准噶尔盆地西缘及腹部勘探潜力分析与方向
- 近年来,准噶尔盆地胜利区块在中国石化与胜利油田分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先后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与成果。通过多年的艰苦探索,在取得上述勘探突破与成果的同时,对准噶尔盆地西缘及腹部油气富集规律的认识也逐步深入,勘探方向也逐渐明确。...
- 赵宏亮丁洪洲王圣柱薛泽磊
- 关键词:油气勘探准噶尔盆地
- 哈拉阿拉特山地区构造演化及其石油地质意义被引量:10
- 2015年
- 哈拉阿拉特山地区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山前冲断带的一部分,构造演化过程不甚清楚,严重影响着这一地区的油气勘探进程。在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岩心地化分析,重建了哈拉阿拉特山地区构造演化过程,并探讨了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哈拉阿拉特山地区构造演化主要经历了古洋壳俯冲碰撞(晚石炭世)、伸展裂陷—早期冲断变形(早二叠世)、强烈逆冲推覆(中—晚二叠世)、冲断叠加(三叠纪)、振荡隆升(侏罗纪—白垩纪)、隆升剥蚀兼走滑调整(新生代)6个阶段。早二叠世晚期伸展裂陷构造背景下,研究区发育了厚层的烃源岩;中二叠世到三叠纪,持续强烈逆冲推覆,不仅改善了储集层物性,还形成了大量构造圈闭;侏罗纪以后,构造活动趋于静止,对早期形成的油藏起到了很好的保存作用。
- 薛雁张奎华王艺豪王圣柱程世伟宋梅远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冲断带
- 东营凹陷王家岗地区原油成因类型及成藏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07年
- 原油和烃源岩生物标志物分析表明,王家岗地区分布4种成因类型的原油:孔店型原油源于孔二段烃源岩,具有低密度、低硫、高蜡、饱和烃呈"单峰型"、胆甾烷C29>C27>C28呈反"L"型,成熟度较高、高三环萜烷含量等特征;沙四型原油源于沙四段烃源岩,高密度、高硫、低蜡、胆甾烷C27>C29>C28呈不对称"V"型、高伽马蜡烷含量,反映了咸水低等水生生物来源为主;混源型原油饱和烃分布呈"双峰型",来源于孔二段和沙四段烃源岩;南部埋藏较浅的圈闭中原油遭受生物降解等次生作用,正构烷烃缺失,为孔店组与沙四段的混源油或沙四型原油。由于烃源岩、运移通道和圈闭的配置差异,不同类型原油具有不同的成藏特征。
- 王圣柱李茂榕钱克兵金强王力
- 关键词:孔店组油源分析成藏特征
- 川西南五指山—美姑地区油气资源潜力评价被引量:4
- 2009年
- 川西南五指山—美姑地区勘探程度较低,工区内无钻井,在大量野外地质调查、样品系统采集及分析化验的基础上,对可能烃源岩的分布、厚度、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等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研究区主要发育筇竹寺组、龙马溪组、临湘-五峰组和须家河组泥页岩类烃源岩和栖霞组、茅口组碳酸盐岩类烃源岩。采用有机碳法对资源量进行了计算,6套烃源岩的总生烃量达1 193.89×10^11m^3,总资源量为5.157×10^11m^3,表明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其中,龙马溪组烃源岩厚度大、分布广,尤其是中、下部有机质丰度高,有机碳质量分数为0.40%-6.07%,资源量为2.12×10^11m^3,占总资源量的41.28%,为最好的烃源岩;其次为筇竹寺组烃源岩,资源量为1.218×10^11m^3;栖霞组和茅口组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较高,大部分地区有机碳质量分数大于0.4%,资源量分别为0.99×10^11,0.42×10^11m^3;临湘—五峰组和须家河组烃源岩在工区内厚度较薄、分布局限,生烃量较为有限。综合分析表明,雷波鼻凸北部、马边—绥江凹陷和凉东—美姑断凹中部资源量丰富、保存条件有利,是下一步最有利的勘探目标区。
- 王圣柱沈扬张勇薛泽磊
- 关键词:有效烃源岩资源评价资源潜力
- 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油气运移方向研究被引量:13
- 2004年
- 对胜坨地区沙四段上亚段和沙三段下亚段烃源岩、原油和大量油砂样品进行了饱和烃色谱、色谱-质谱等有机地球化学分析以及精细的油源对比,表明该区存在三种不同成因类型的原油分别来源于不同烃源岩。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区域构造条件和有利的油气运移通道进行了分析。根据"地质色层"原理,分析了原油粘度、C15+正构烷烃相对含量、甾烷和萜烷分子等地球化学指标的变化规律,同时结合构造应力场分析,判断了区域性油气二次运移的方向和趋势:胜坨地区沙四段、沙三段原油以利津、民丰洼陷和胜坨地区北侧烃源岩为中心呈发散状运移。
- 王圣柱金强王强
- 关键词:油气运移沙四段有机地球化学地球化学指标原油粘度东营凹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