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媞媞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小板
  • 3篇血小板聚集
  • 3篇抗血小板
  • 3篇抗血小板聚集
  • 3篇甲氧基
  • 2篇类化合物
  • 2篇化合物
  • 2篇
  • 1篇亚硝基
  • 1篇药物
  • 1篇酸酯
  • 1篇取代苯
  • 1篇取代苯基
  • 1篇酯类化合物
  • 1篇硝基
  • 1篇精神病
  • 1篇精神病药物
  • 1篇抗精神病
  • 1篇抗精神病药
  • 1篇抗精神病药物

机构

  • 4篇天津理工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作者

  • 4篇王媞媞
  • 4篇刘秀杰
  • 1篇胡涛
  • 1篇邵英禄
  • 1篇刘宁
  • 1篇孟杰
  • 1篇时欣欣
  • 1篇邓娜
  • 1篇王潇
  • 1篇赵东亚
  • 1篇司红强
  • 1篇张晶
  • 1篇钟永亮
  • 1篇黄志强

传媒

  • 2篇中国药物化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4-甲氧基-N,N'-二(2-取代苯基)-1,3-苯二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寻找新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并研究4-甲氧基-N,N'-二(2-取代苯基)-1,3-苯二磺酰胺类化合物的不同2-位取代苯基对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吡考他胺为先导化合物,用取代苯磺酰氨基代替3-吡啶甲氨基对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以苯甲醚为原料,采用文献方法与氯磺酸反应直接制得重要中间体4-甲氧基-1,3-苯二磺酰氯;该中间体与2-取代苯胺类化合物经胺解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以吡考他胺和阿司匹林为阳性对照药物,采用Born比浊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初筛。结果与结论共制得12个化合物(4a~4l),其化学结构由IR、1H-NMR和MS谱确证,其中9个化合物(4a~4c、4e~4i和4l)未见文献报道。药理试验结果表明,5个化合物表现出较好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化合物4g、4f和4b的活性优于吡考他胺和阿司匹林;化合物4i的活性略低于阿司匹林;化合物4h的活性与吡考他胺相当。
王媞媞刘秀杰邵英禄司红强胡涛张晶时欣欣
关键词:抗血小板聚集
4-甲氧基-1,3-苯二甲酸二苯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
2012年
以化合物4-甲氧基-1,3-苯二甲酸二苯酯(PO1)为先导化合物,合成了13个4-甲氧基-1,3-苯二甲酸二苯酯类化合物(PO1~PO13),其中8个化合物(PO6~PO13)未见文献报道。目标化合物结构已经由1H NMR,IR,MS确证,并对各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实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以上化合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在4个引入-NO的化合物中,有3个化合物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明显增强;苯基上引入-CH3的位置和个数对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影响很小。
赵东亚孟杰王媞媞邓娜刘秀杰刘宁
关键词:亚硝基抗血小板聚集
抗精神病新药阿立哌唑的合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合成阿立哌唑并考察优化中间体合成工艺。方法采用7-羟基-3,4-二氢-2(1H)-喹诺酮为起始原料,在碳酸钾存在下,与1,4-二溴丁烷发生醚化生成中间体7-(4-溴丁氧基)-3,4-二氢-2(1H)一喹诺酮(2),在KI和TBAB催化下,继续与N-(2,3-二氯苯基)哌嗪盐酸盐反应,制得目标产物阿立哌唑(1)。在此基础上,对中间体2的合成工艺进行考察,确立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中间体2和目标产物的结构均已由1H-NMR和MS确证,总收率为67.6%,熔点:139~140℃,与文献报道(139.0~140.0℃)相符。结论和文献报道方法相比,本工艺采用丙酮作为溶剂,代替了文献中采用的DMF溶剂,使合成成本大为降低;采用重结晶的方法进行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的纯化,取代了文献中采用的柱层析方法,使操作大为简化,合成工艺更适合于放大合成及工业化。此外,中间体2的合成工艺得到优化后,收率比文献提高了近10%;总收率比文献提高5%.
刘秀杰王媞媞钟永亮王潇
关键词:阿立哌唑抗精神病药物
4-甲氧基-1,3-苯二磺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为寻找新的更高活性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设计制得10个具有4-甲氧基-1,3-苯二磺酸酯结构的目标化合物(系列2);并对其进行体外活性筛选,评价其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并推测其构效关系。方法按照前期工作获得的吡考他胺衍生物构效关系原则,进行了目标物设计合成,其结构均经~1H-NMR、IR和MS谱确证。采用Born比浊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初筛。结果与结论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其中PS27的活性最高,超过两个阳性对照药物吡考他胺和阿司匹林;PS22、PS23、PS24和PS26等4个化合物的活性优于或与对照药物相当。与磺酰胺类化合物相比,磺酸酯类中具有活性的化合物比例更高,在抗血小板聚集方面具有研究价值。
黄志强王媞媞刘秀杰
关键词:抗血小板聚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