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清

作品数:25 被引量:184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安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梗死
  • 17篇脑梗
  • 17篇脑梗死
  • 14篇急性
  • 9篇脑梗死患者
  • 8篇卒中
  • 7篇预后
  • 7篇急性脑梗死
  • 4篇血性
  • 4篇缺血
  • 4篇相关危险因素
  • 4篇相关危险因素...
  • 4篇急性脑梗死患...
  • 3篇动脉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心房
  • 3篇心房颤动
  • 3篇预后不良
  • 3篇卒中患者
  • 3篇细胞

机构

  • 25篇西安市第一医...
  • 4篇陕西省人民医...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北大学
  • 1篇西安市第四医...
  • 1篇商洛市中心医...
  • 1篇西安急救中心
  • 1篇商洛职业技术...

作者

  • 25篇王清
  • 21篇吴松笛
  • 19篇王芳
  • 18篇蔺雪梅
  • 14篇刘国正
  • 11篇曹欢
  • 9篇职瑾
  • 9篇刘仲仲
  • 4篇段斌
  • 2篇王虎清
  • 1篇王芳
  • 1篇张娜
  • 1篇石兴民
  • 1篇时宏
  • 1篇郝晓云
  • 1篇郭永
  • 1篇魏科祥
  • 1篇冯文萍
  • 1篇张波
  • 1篇王清

传媒

  • 4篇陕西医学杂志
  • 4篇中国卒中杂志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中华细胞与干...

年份

  • 3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0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iR-26a对脑梗死大鼠血管生成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miRNA-26a在大鼠脑梗死中的作用以及miRNA-26a对脑梗死大鼠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16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梗死模型组,采用MCAO法建立大鼠脑梗死模型,TTC法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Garcia法评估大鼠神经功能。对体外培养和转染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分为:正常组、miR-26a mimic组、miR-26a inhibitor组、mimic+VEGF inhibitor组和体外氧葡萄糖剥夺(OGD)组。正常组为正常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miR-26a mimic组BMEC细胞转染miRNA-26a模拟物;miR-26a inhibitor组BMEC细胞转染miRNA-26a抑制剂;mimic+VEGF inhibitor组BMEC细胞转染miRNA-26a模拟物并添加VEGF抑制剂Sorafenib Tosylate;OGD组BMEC细胞建立体外氧葡萄糖剥夺模型。Trizol法提取细胞中的总RNA,RT-PCR法检测miRNA-26a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和管壁形成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检测VEGF、FGF和Ang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miR-26a的表达显著上调(P<0.01)。体外的细胞培养中,与正常组相比,OGD组miR-26a的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正常组比较,miR-26a mimic组BMEC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小管的形成和长度以及细胞增殖率均显著增加(均P<0.01);与miR-26a mimic组相比,miR-26a inhibitor组中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小管的形成和长度以及细胞增殖率均显著降低(均P<0.01)。与正常组相比,miR-26a mimic组VEGF、FGF和Ang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1);与miR-26a mimic组相比,miR-26a inhibitor组VEGF、FGF和Ang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与miR-26a mimic组相比,mimic+VEGF inhibitor组小管的形成受到显著抑制(P<0.01),细胞的相对数目显著减少(P<0.01)。结论miRNA-26a通过调节VEGF的表达影响脑梗死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及血管的重建和细胞的增殖,其有望成为脑梗死治疗的生物靶标之一。
职瑾段斌王静王清王虎清
关键词:脑梗死血管形成VEGF
西安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1年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1年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通过西安脑卒中数据库平台,收集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4所三级甲等医院连续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16例,并分别在患者发病1、3、6个月以及1年时进行随访,以1年随访时改良Rankin评分(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1660例,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分)356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1年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年龄、入院48h不能行走、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2.37,95%CI:1.49~3.77,P=0.001)、心房颤动(OR=2.61,95%CI:1.42~4.80,P=0.002)、入院NIHSS评分(OR=1.15,95%CI:1.10~1.21,P=0.001)、入院48h不能行走(OR=2.37,95%CI:1.54~3.65,P=0.001)、白细胞计数>10×109/L(OR=1.49,95%CI:1.09~2.72,P=0.010)是急性脑梗死患者1年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期识别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关注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有助于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1年不良预后的风险。
刘仲仲段康丽蔺雪梅王芳史亚玲王清逯青丽曹欢吴松笛
关键词:脑梗死卒中随访研究预后
尼麦角林片对慢性脑功能不全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王芳王清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伴H型高血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被引量:30
2019年
目的:观察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伴H型高血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伴H型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2组均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和阿托伐他汀及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实验组增加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均治疗3月。于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进行评分;检测2组患者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比较2组血压水平。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血压和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MDA和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于伴H型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可有效降低血液中MDA、Hcy水平,提高SOD水平,控制血压,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王清吴松笛职瑾刘国正曹欢史亚玲
关键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生长分化因子11对甲醛诱导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1(GDF11)对甲醛诱导的海马神经(HT22)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把HT22细胞分为对照组(细胞未做任何处理)、甲醛组(50、100、200μmol/L甲醛处理细胞)和GDF11+甲醛组(GDF11转染细胞后用100μmol/L甲醛处理)。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HT22细胞的活力;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HT22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以及Bcl-2的变化;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HT22细胞内caspase-3活性;DCFDA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HT22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三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甲醛组HT22细胞活力(92.23±0.20比56.12±0.61)和Bcl-2蛋白表达(220.32±2.21比150.25±0.31)水平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caspase-3活性(95.36±1.74比190.17±2.14)、Bax蛋白表达(132.19±1.21比150.17±1.06)和ROS水平(1099.32±75.47比2802.17±126.49)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DF11转染HT22细胞后,与甲醛组比较,GDF11+甲醛组HT22细胞活力升高(56.12±0.61比83.11±1.64),Bax蛋白表达(270.03±0.17比150.17±1.06)降低,Bcl-2蛋白表达(150.25±0.31比187.34±1.52)升高,caspase-3活性降低(190.17±2.14比105.31±4.12)和ROS水平降低(2802.17±126.49比1305.36±68.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GDF11能够逆转甲醛对HT22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以及降低甲醛对HT22细胞ROS水平的增加作用,此机制对防治甲醛的神经毒性具有重要意义。
职瑾段斌吴松笛王清
关键词:甲醛凋亡
西安市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讨西安市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NIHSS评分、临床特点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基于西安市脑卒中登记研究纳入3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DWI及CT检查结果分为前循环组及后循环组,全面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6例患者中前循环274例(77.0%),后循环82例(23.0%)。两组NIHSS评分结果显示后循环脑梗死组低于前循环脑梗死组(4.56±5.58vs 6.23±5.31,P<0.05);两组间13种危险因素比较发现心房纤颤的患者在后循环脑梗死组中的比例显著低于前循环组(P<0.05),而其他各危险因素在两组中无显著性差异;对急性前、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常见症状及体征比较发现,后循环脑梗死最常见的症状及体征是头晕(47.6%),前循环脑梗死最常见的症状及体征为单侧肢体无力(46.0%)。后循环脑梗死较为特征的症状及体征有视物不全、复视、颈痛、霍纳综合征、交叉性运动障碍和交叉性感觉障碍,而前循环脑梗死特征的症状及体征为失语。结论: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NIHSS评分较前循环低;两者间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均为高血压,但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心房纤颤的患者在后循环脑梗死组比率较低;后循环脑梗死最常见的症状及体征为头晕。
王芳蔺雪梅王清职瑾刘国正史亚玲曹欢吴松笛
关键词:脑梗塞
丁苯酞联合抗氧化治疗对脑梗死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营养状态及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研究丁苯酞联合抗氧化治疗对脑梗死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营养状态及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接受丁苯酞联合抗氧化治疗的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测定血清中细胞因子及氧化损伤标志物的含量。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总抗氧化力(T-AOC)含量均明显升高,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活化白细胞细胞黏附分子(ALCAM)、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丙二醛(MDA)、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含量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BDNF、IGFI、VEGF、PD-ECGF、T-AOC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MIF、TNF-α、CXCL16、ALCAM、PECAM-1、MDA、8-iso-PGF2α、8-OHdG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丁苯酞联合抗氧化治疗脑梗死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改善神经营养状态、减轻细胞氧化损伤。
史亚玲吴松笛王芳刘国正逯青丽曹欢王清
关键词:脑梗死丁苯酞
西安地区急性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背景急性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地理环境、饮食习惯、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而不尽相同。目的探讨西安地区急性脑梗死合并AF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西安脑卒中数据库纳入西安市第一医院、西安市中心医院、西安市第九医院和西安市中医医院2015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合并AF患者260例,根据随访90 d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分)155例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6分)10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急性脑梗死合并AF患者短期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预后不良组患者糖尿病发生率、肺炎发生率、入院时NIHSS评分4~13分及≥14分者所占比例、白细胞计数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心率、文化程度、吸烟情况、饮酒率、有卒中病史者所占比例、高血压发生率及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同型半胱氨酸、肌酐、尿素氮、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OR=2.47,95%CI(1.10,6.18)〕、肺炎〔OR=3.28,95%CI(1.17,9.22)〕、入院时NIHSS评分高〔OR=18.36,95%CI(4.93,72.74)〕及白细胞计数升高〔OR=1.12,95%CI(1.02,1.30)〕是西安地区急性脑梗死合并AF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肺炎、入院时NIHSS评分高及白细胞计数升高是西安地区急性脑梗死合并AF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及早识别、筛查高危人群并给予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以降低患者短期预后不良发生风险。
刘仲仲逯青丽曹欢王静蔺雪梅王芳史亚玲王清刘国正吴松笛
关键词:脑梗死心房颤动预后
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反式-3-[4-(1H-咪唑基-1-甲基)苯基]-2-丙烯酸钠(奥扎格雷钠)联合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ACI)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均给予一般治疗;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80 mg加入250 mL NS静滴,依达拉奉30 mg加入100 mL NS中,30 min内滴完,每日2次,10 d 1个疗程。结果:10 d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ACI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安全有效。
王清郭永姜超
关键词:奥扎格雷钠依达拉奉脑梗死自由基
血脂水平与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血脂水平与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217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END将其分为END组(98例)和非END组(11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及脂蛋白a[Lipoproteins,Lp(a)]等血脂水平;根据临床疗效分为愈显组(治愈+显效)、非愈显组(有效+无效),比较不同疗效患者的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前,END组患者TC、Lp(a)及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非END组(P_均<0.001),HDL-C水平显著低于非END组(P <0.001)。治疗后,END组患者TC、Lp(a)及LDL-C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_均<0.001),HDL-C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P <0.001),但两组患者TC、HDL-C、Lp(a)、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_均> 0.05)。非END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血脂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_均> 0.05)。END组患者治愈16例(16.33%),显效45例(45.92%),有效30例(30.61%),无效7例(7.14%)。愈显组患者TC、Lp(a)及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非愈显组(P_均<0.05),HDL-C水平显著高于非愈显组(P <0.05)。结论 TC、Lp(a)、LDL-C及HDL-C可能作为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发生END的预测指标,并有助于临床疗效评估。
王清吴松笛蔺雪梅王芳逯青丽史亚玲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血脂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