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求与回应:处于母校和校友之间的大学校友会被引量:25
- 2004年
- 本文根据访谈所获第一手资料,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划分校友对大学校友会的需求,并将大学对校友会的需求也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对大学校友会存在的意义和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 石慧霞
- 关键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母校校友校友会
- “换位”评估大学英语教学随想
- 2003年
- 大学英语教学评估一直是以教师为评估主体,学生为评估客体,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评估的结果。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探讨换位评估,以求得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全面、客观的信息支持。
- 石慧霞
-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教学评估教学改革教师
-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探源被引量:396
- 2009年
- 应用型人才是大学人才培养的一种类型。中世纪大学以应用学科为主,其课程和教学内容充满实用性,毕业生主要从事非学术性、研究性工作,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训练专业性应用型人才;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学校福建船政学堂,实行厂校一体的办学体制,目标是培养造船与驾驶人才,毕业生多成为我国船政事业的骨干,其人才培养过程符合近代高等教育分系科、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
- 潘懋元石慧霞
-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 潘懋元先生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
- 2009年
- 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建构高等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重要准备工作之一。对于学科而言,方法论是指能综合已有的抽象的理论,并从抽象到具体,形成严谨的、能充分反映学科自身内在逻辑的科学体系。目前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还处于尚未成熟、尚未形成公认的学科方法论体系阶段。总结和探讨潘懋元先生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从方法论视角理解潘先生的高等教育思想和观点,对于高等教育学科方法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石慧霞
- 关键词:教育研究方法论学科理论体系高等教育思想方法论体系高等教育学科
- 科举时代“同年会”与现代大学校友会之比较被引量:3
- 2009年
- "同年会"和大学校友会是不同时代知识分子群体进行社会交往、互动的重要组织形式。知识分子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认同,必须经常与自己的听众进行交流,和自己的同行维持交往,同年会和大学校友会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不同时代知识分子相互交往和自我身份认同的功能。但是,"同年会"和大学校友会二者在组织性质、目标和社会影响等方面也存在明显不同。本文通过比较科举时代的"同年会"与现代大学校友会,试图从中发现历史记忆中可能较容易被忽略的一些东西。
- 石慧霞
- 陈嘉庚对抗战时期厦门大学的影响及其实现路径
- 2017年
- 厦门大学由私立转为国立与抗日战争爆发在同一历史时空相遇,但是创办人陈嘉庚及其精神仍然在抗战时期厦门大学有机体中继续流淌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研究发现,这一时期,厦门大学选址长汀、避免更名为福建大学、形成独特的大学文化精神等等,都离不开陈嘉庚的影响。研究进一步分析了这些影响实现的路径:校长萨本栋对陈嘉庚教育思想的承继、发扬;师生、校友对嘉庚精神的自觉坚守;长汀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等。研究以学理和史实揭示了一所大学精神文化形成的独特性、对大学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实现路径,对于现代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富有重要借鉴价值。
- 石慧霞
- 关键词:抗战时期
- 潘懋元的校友观探赜
- 2022年
- 潘懋元先生是享誉海内外高教界的著名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内容丰富,蕴蓄其中的校友观亦具有深刻的价值内涵。研究从潘先生校友观形成的他人影响因素、自觉意识因素和工作经历因素三方面入手,深入分析他关于校友及校友与大学关系的认知、理解和判断。
- 何志伟石慧霞韩菲尹
- 长汀时期的厦门大学与西南联大之比较被引量:3
- 2008年
- 长汀时期的厦门大学与西南联大,是抗战时期坚持在后方培养人才的两所著名高校。两校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都在艰难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出安定而自由的学术环境,都汇集了一批学术大师和优秀学生,培养出大量的杰出人才。但两校校长的教育理念同中有异,两校也有各自的办学特色。比较和探讨两校之异同及其得失,有助于深化抗战时期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对当前的大学改革也有重要启迪。
- 潘懋元石慧霞
- 关键词:抗战时期西南联大
- 民办高校的投入机制初探被引量:2
- 2003年
- 民办高校经费投入渠道单一,学杂费是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这制约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加快建立民办高校投入机制,包括动力机制、吸纳机制、退出机制。为此目的,国家要重视民办高等教育,要明确投入主体的产权归属,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和民办高校的质量评估体系。
- 石慧霞
- 关键词:民办高校
- 适应个体需求的高等教育质量观被引量:5
- 2016年
- 高等教育随着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与终身教育的界限逐渐模糊。高等教育要能够真正吸引每个人自愿参与其中并获得满足感。适应个体需求的教育质量观从本质上讲更接近教育的本真状态。
- 石慧霞
-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观终身教育本真状态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