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文丹

作品数:49 被引量:254H指数:10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卫生厅课题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关节
  • 10篇入路
  • 9篇骨折
  • 9篇关节置换
  • 8篇疗效
  • 7篇全髋
  • 7篇全髋关节
  • 7篇全髋关节置换
  • 7篇髋关节
  • 7篇髋关节置换
  • 6篇置换术
  • 6篇韧带
  • 6篇手术
  • 6篇前方入路
  • 6篇前交叉韧带
  • 6篇胫骨
  • 6篇内固定
  • 6篇交叉韧带
  • 5篇自体
  • 5篇肌腱

机构

  • 20篇安徽医科大学...
  • 11篇安徽医科大学...
  • 9篇安徽医科大学
  • 7篇六安市人民医...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蒙城县第二人...
  • 2篇安徽省六安市...

作者

  • 49篇程文丹
  • 12篇邵松
  • 11篇荆珏华
  • 9篇吕建军
  • 8篇许俊胜
  • 7篇孙良业
  • 7篇刘兴国
  • 7篇江淮
  • 7篇吕浩
  • 6篇汪春兰
  • 6篇赵宇
  • 5篇王帮河
  • 5篇王庆坤
  • 4篇张积森
  • 4篇李品
  • 4篇杨良军
  • 4篇江淮
  • 4篇谢威
  • 4篇李从中
  • 3篇丁浩

传媒

  • 4篇实用骨科杂志
  • 4篇中国矫形外科...
  • 4篇安徽卫生职业...
  • 3篇中国伤残医学
  • 2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局解手术学杂...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行TH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25例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下行THA的患者资料。统计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髋臼假体外展角及前倾角和并发症。通过视觉疼痛评分(VAS)和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4周、3个月、6月和12个月的疼痛程度和髋关节功能。结果:切口长度(10.3±1.8)cm;手术时间(132.7±30.2)分钟;术中失血量(315.8±146.3)ml。双下肢长度差异(0.51±0.23)cm,仅一例差异为1cm。髋臼假体前倾角前倾角为14.52°±5.14°,外展角为43.54°±5.28°。1例发生术中大转子部分撕脱骨折,2例术后住院期间出现小腿肌间静脉血栓。随着随访时间推移,VAS评分明显降低、Harris评分增加。结论: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行THA手术安全可靠,且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作为THA常规手术入路推广。
孙诚曹红联吴一博程文丹
关键词:侧卧位髋关节关节成形术
保留残端自体腘绳肌腱单束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保留残端自体腘绳肌腱单束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临床疗效。方法12例患者经关节镜检查证实为ACL损伤,其中完全断裂9例,部分束支断裂3例。对ACL完全断裂的残端稍作清理后予以保留,部分束支断裂的残留束支予以保留,同时对断裂束支的残端予以保留,采用经低位前内侧入路自体四股腘绳肌腱单束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股骨端采用Endobutton固定,胫骨端采用界面螺钉固定。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12个月,平均11个月。膝关节稳定性恢复良好,Lachman试验阴性10例,弱阳性2例;轴移试验阴性11例,阳性1例。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0~140°±3.15°(120°~160°),所有患者均恢复伤前运动水平。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54~76分,平均(60±5.21)分,术后88~100分,平均(95±3.31)分。结论保留残端自体腘绳肌腱单束解剖重建ACL,恢复了膝关节固有的生理运动功能,并且有助于重建韧带的再血管化、腱骨愈合及本体感觉的建立。
程文丹李品江淮孙良业吕建军刘兴国邵松许俊胜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
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损伤15例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关节镜检查证实为ACL损伤15例患者,采用自体四股腘绳肌腱单束重建ACL,股骨端采用Endobutton固定,胫骨端采用界面螺钉固定。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获得随访3~12个月。膝关节稳定性增强,Lachman试验阴性12例,弱阳性3例,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达120°-160°,术前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56~76分,术后86~100分。所有患者均恢复伤前运动水平。结论: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ACL是治疗ACL损伤的有效方法。
许俊胜吕建军程文丹江淮邵松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关节镜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富血小板血浆膝关节腔内注射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症状及关节功能的影响,为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2016年7月1日—2017年6月1日在六安市人民医院骨科门诊确诊为早期膝骨关节炎(Kellgren-Lawrance 0~Ⅲ级)的4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实验组注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富血小板血浆,疗程均为3次,每次间隔1个月,根据WOMAC骨关节炎评分以及VAS疼痛评分在治疗后4、12和24周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2组WOMAC、VAS评分分别为38.4±14.0、5.3±1.3和38.7±12.6、5.5±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12和24周后对照组WOMAC评分分别为24.6±7.3、27.8±8.3、34.6±12.4,VAS评分分别为3.5±1.3、4.4±1.4、4.9±1.4;实验组WOMAC评分分别为19.7±4.8、21.4±5.3、24.5±8.3,VAS评分分别为3.4±1.3、3.9±1.4、4.3±1.2;2组WOMAC、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均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平均WOMAC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2组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有效率在治疗后12周时分别为65%、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后24周后实验组有效率为7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5%(P<0.05)。结论膝关节腔内注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富血小板血浆能够减轻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并改善关节功能,可以作为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方案之一。
程文丹徐生林吴小三李子煜吴一博孙良业白文艺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富血小板血浆骨关节炎
游离移植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胫前骨外露组织缺损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胫前较大面积骨外露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导致骨外露创面8例,创面面积为11 cm×7 cm~14 cm×9 cm,皮瓣切取面积12 cm×8 cm~15 cm×10 cm。结果术后无血管危象发生,移植皮瓣全部成活。8例均获随访,时间1~24个月。皮瓣生长良好,外形满意,弹性好,创面完全修复稳定。结论股前外侧皮瓣血管蒂恒定,直径粗,切取面积大,效果可靠,是修复胫前较大面积骨外露创面的理想皮瓣之一。
杨良军孙良业邵松程文丹
关键词:股前外侧皮瓣骨外露软组织缺损
保留残端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保留残端自体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疗效。方法15例患者经关节镜检查证实为ACL损伤,其中完全断裂12例,部分束支断裂3例。对ACL完全断裂的残端稍作清理后予以保留,部分束支断裂的残留束支予以保留,同时对断裂束支的残端予以保留,采用自体四股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股骨端采用Endobutton固定,胫骨端采用界面螺钉固定。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12个月。患者膝关节稳定性均增强。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56~76(63±8.11)分,术后86~100(94±6.31)分。Lachman试验阴性12例,弱阳性3例。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达120°~160°(140°±3.15°),15例患者均恢复伤前运动水平。结论 ACL重建术中残端的保留有助于重建韧带的再血管化、腱骨愈合及本体感觉的建立,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程文丹李品江淮邵松刘兴国吕建军许俊胜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损伤关节镜检查保留残端
骨形态发生蛋白4转基因治疗大鼠的胫骨缺损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观察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4复制缺陷腺病毒的成骨效果。方法:实验于2006-03/08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实验分组:选取普通级雄性SD大鼠30只,体质量(200±10)g,全部动物胫骨上端部分分别造成8mm×5mm长方形缺损。采用自身对照法,右侧骨缺损为实验组,左侧骨缺损为对照组。实验组植入人骨形态发生蛋白4复制缺陷腺病毒复合明胶海绵,对照组植入单纯明胶海绵。实验评估:术后分别于4,6,8周麻醉后处死10只动物,取材行X线、组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透视电镜检查,观察成骨情况。结果:纳入3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大鼠胫骨缺损X线、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8周实验组和对照组骨缺损均得到修复,但实验组无论从成骨时间、成骨效果、新生骨量等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其中各时间点实验组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周:(95.91±16.33),(87.93±11.52);6周:(128.34±10.64),(102.41±9.81);8周:(138.36±10.49),(121.56±9.63);P<0.01]。各时间点实验组新生骨占骨缺损面积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周:(41.39±5.65)%,(26.58±5.62)%;6周:(80.35±7.25)%,(65.41±6.52)%;8周:(96.45±2.76)%,(82.22±7.30)%;P<0.01]②术后4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实验组软骨及骨痂内呈强阳性反应,而对照组骨痂内骨形态发生蛋白4表达微弱。结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4重组腺病毒具有良好的成骨活性,骨形态发生蛋白4直接转基因治疗能够加快骨缺损的修复。
孙洋赵宇汪春兰丁浩王帮河程文丹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基因疗法骨缺损
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经皮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4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1-2年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优率及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不差率及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而观察组的出血量及愈合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创伤小,固定牢固、骨折愈合性高、且并发症少。
李从中邵松刘庆国杨良军许俊胜曹庆王庆坤程文丹吴小三
关键词:锁定加压钢板胫骨远端骨折
电磁导航系统定位胫骨髓内钉远端锁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电磁导航系统定位胫骨髓内钉的远端锁定螺钉治疗闭合性胫骨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6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行胫骨干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79例患者,按照髓内钉锁定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导航锁定组和徒手锁定组。导航锁定组44例患者采用电磁导航系统进行髓内钉的远端锁定,徒手锁定组35例患者使用自由手技术远端锁定,比较2组患者术中X射线暴露时间、远端锁定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一次性远端锁定的成功率。结果导航锁定组较徒手锁定组在远端锁定螺钉的平均手术时间、辐射暴露时间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航锁定组一次性远端锁定的成功率为100%,明显高于徒手锁定组的37.34%,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自由手技术相比较,利用电磁导航系统对胫骨髓内钉进行远端锁定具有锁定时间短、效率高、无辐射的优点。
吴晗许新忠程文丹吕浩荆珏华
关键词:髓内钉胫骨骨折内固定术生物学内固定
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联合骨髓刺激技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联合骨髓刺激技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11—2022-04诊治的28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经MRI检查明确诊断半月板撕裂,其中13例仅进行半月板的缝合(单纯缝合组),15例采用半月板缝合联合骨髓刺激治疗(骨髓刺激组)。比较两组术后1、3、6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疼痛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结果2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36个月,平均20.4个月。末次随访时,单纯缝合组与骨髓刺激组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伤口感染以及骨折愈合不良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两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疼痛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骨髓刺激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单纯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骨髓刺激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疼痛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均较单纯缝合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刺激技术可以促进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后半月板的愈合,减轻患者疼痛,进一步提高膝关节功能和活动度,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薛晨曦吕浩姚运峰李军程文丹荆珏华
关键词:半月板损伤关节镜半月板缝合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