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萍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青藏高原
  • 2篇磷灰石
  • 2篇TH
  • 1篇低温热年代学
  • 1篇地貌
  • 1篇地貌演化
  • 1篇地学
  • 1篇地学应用
  • 1篇定年
  • 1篇英安岩
  • 1篇年代学
  • 1篇侵蚀速率
  • 1篇青藏
  • 1篇青藏高原东南...
  • 1篇热历史
  • 1篇热年代学
  • 1篇锆石
  • 1篇晚白垩世
  • 1篇厘定
  • 1篇裂变径迹

机构

  • 4篇中国地震局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震局兰...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篇肖萍
  • 3篇刘静
  • 3篇曾令森
  • 3篇钟宁
  • 3篇王伟
  • 1篇韩非
  • 1篇唐茂云
  • 1篇邵延秀
  • 1篇高利娥
  • 1篇王伟

传媒

  • 2篇地质科学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岩石学报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云南德钦白马雪山岩体热历史及其对青藏高原三江地区构造地貌演化的指示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青藏高原三江地区高程缓降、河流及深切峡谷发育,重建其构造-热年代时空演化为把握该地区地形地貌发育演化的内在驱动力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云南德钦白马雪山岩体为研究对象,开展磷灰石(U-Th)/He及裂变径迹年代学分析,结合已发表的U-Pb和Ar-Ar年代学结果来重塑该地区的构造-热演化历史和地形演化。研究表明,该地区经历了多期快速冷却事件:三叠世的岩浆侵位活动,早白垩世和中-晚始新世的快速冷却,以及中新世和上新世以来的快速剥蚀。青藏高原隆升致使全球气候变化的同时也导致其周缘地区经受强烈侵蚀:中新世以来(21~11Ma)快速冷却速率为10℃/Myr,而上新世以来(ca.5Ma)冷却速率从10℃/Myr增至15℃/Myr。假定区域现今地温梯度为25~35℃/km,河谷剖面不同位置的侵蚀速率及剥蚀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进一步表明(靠近澜沧江主干道处侵蚀速率远高于其支流,且对应的年龄相对年轻),河流下切及溯源侵蚀的多重效应导致该地区快速剥蚀、剥露,地形起伏加大的瞬态地貌演化规律。
肖萍刘静王伟曾令森谢克家Raphaёl PIK钟宁
关键词:热历史地貌演化青藏高原
西藏措勤晚白垩世英安岩的厘定与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6
2013年
野外地质调查和SHRIMP锆石U/Pb地质年代学研究表明,拉萨地块中带措勤地区发育一套形成于晚白垩世中期的英安岩(88.5±1.2Ma)。该套火山岩具有岛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为地壳深部岩浆岩部分熔融形成的I型岩浆岩,经历了明显的斜长石分离结晶作用。与同时代的侵入岩相比,该套火山岩为高度演化的岩浆,Rb/Sr比值较高,但Sr/Y比值较低。在拉萨地块内部,广泛发育的90~85Ma的岩浆作用与新特提斯洋的北向俯冲作用相关。
王伟曾令森曾令森刘静肖萍
青藏高原东南缘芒康地区河流地貌演化的磷灰石U-Th/He记录被引量:12
2015年
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处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侧向逃逸的特殊构造部位,地势起伏相对较缓,形成三江并流的独特地貌格局。然而,对于东南缘大尺度地形地貌形成机制与水系演化的认识仍存在很大的分歧。本文获得的澜沧江流域芒康地区5个基岩样品磷灰石U-Th/He年龄表明该地区在早一中中新世(23-15Ma)经历了一次区域性冷却事件,且冷却速率在5Ma期间从40℃/Ma降低到28℃/Ma以下。目前可获得的青藏高原东缘一东南缘的低温年代学数据表明:尽管川西一藏东一滇北一带具有相似地貌特征,但高海拔、低起伏地貌面的形成是穿时性的,不能将它作为一个区域上连续的等时面来计算和探讨一个统一的区域抬升启动时间;三江地区地形属于非稳态的过渡型地形,尤其芒康一左贡地区剥蚀速率的差异比较清晰地展示了澜沧江流域地形演化处于非稳态期。此外,河流下切是塑造澜沧江流域的地形地貌主要驱动力之一:干流的侵蚀速率远远高于支流的侵蚀速率;河流下切强烈的地区(如德钦)对应的侵蚀速率及地形起伏度都较大,芒康地区微弱的地形起伏度取决于较低的侵蚀速率。第三纪以来的印度一欧亚板块碰撞导致青藏高原崛起的同时,也对周边尤其藏东南三江地区的地形地貌塑造及气候变化产生重大的影响。
肖萍刘静王伟钟宁曾令森Raphael Pik谢克家
关键词:青藏高原侵蚀速率
磷灰石低温热年代学在地学中的应用
2015年
磷灰石裂变径迹(AFT)和(U—Th)/He(AHe)是目前研究地壳表层(〈5km)中构造演化与气候驱动相互作用且记录超过1Ma热历史最有效的手段之一。AFT和AHe这两种方法对低温(40℃--120℃)敏感,能够较精确地获得地下1—4km处的构造一热演化信息,可用于解决地质体定年、盆地热历史、造山带演化、热液矿床及含油气盆地中生排烃与运移时限等诸多地质问题。本文系统归纳了这两种方法的原理、定年影响因素、年龄一高程法及应用中容易混淆的概念等内容,并以北美西部大盆地卡林型金矿床、美国阿第伦达克山脉东部马西山、塔里木盆地早古生代的热历史演化为例,详细阐述了它们的应用过程。为有效、合理地将磷灰石低温年代学应用于地学,在具体的应用过程须注意以下问题:充分把握研究区的构造背景,根据研究目的合理设计采用剖面,综合使用多种测年方法,以及采用合理的数据处理、分析方法解释磷灰石低温年代学年龄数据。
肖萍王伟钟宁邵延秀唐茂云韩非
关键词:磷灰石裂变径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