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永前 作品数:92 被引量:351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 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病死原因分析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病死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34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围手术期病死原因。结果:343例患者中,存活331例(存活组),围手术期病死12例(病死组),死因以肺部感染所致的心肺功能衰竭以及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为主。病死组隐性失血量、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发病率均高于存活组。其中,COPD患病率与病死有显著相关性(r=3.703,P=0.003)。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死因多为肺部感染诱发的心肺功能衰竭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在围手术期内对这些疾病的积极防治有重要意义。 张旭 范永前 林伟龙 刘伟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围手术期 病死原因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II术后骨密度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PFNAII内固定术后髋关节骨密度的变化情况,为防止术后内固定失败和再发骨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0例符合条件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术后1天应用双能X线吸光测定法(DXA)分别测定其健侧和患侧髋关节骨密度,嘱患者术后6周开始在助步器辅助下功能锻炼并坚持服用钙剂和维生素D3。对术后3个月按时到诊随访的患者再次测量双侧髋关节骨密度,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较术后1天的患侧髋关节分区BMD除了粗隆间内区(R3)、粗隆间外区(R4)和全患侧髋关节区(RG)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区(R1、R2、R5、R6、R7、R8、R9)均有显著性下降,其下降幅度分别为6.982%、4.447%、10.483%、11.810%、8.624%、8.017%和8.342%,下降速度的顺序依次为R6>R5>R7>R8>R9>R1>R2。健侧髋关节除Ward’s三角区(Ward’s)的BMD值有显著升高外,股骨颈区(Neck)、股骨大粗隆区(Troch)、股骨粗隆间区(Inter)和健侧全髋部区(Total)的BMD值均无显著性改变。结论 PFNAII术后可能由于应力遮挡造成了髓内钉周围骨量丢失,积极地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并根据患者个体情况指导其在术后尽可能早地开始功能锻炼对减少内固定失败和预防再骨折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张旭 林伟龙 程群 朱晓颖 张雪梅 范永前关键词: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术后 骨密度 基于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测量标记导针长度在老年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2020年 目的观察测量标记导针长度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手术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6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的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观察组在术前通过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测量健侧股骨颈长度,洗手护士术中根据术前测量长度在螺旋刀片的导针上用骨蜡做出标记,提示导针打入的长度;对照组行常规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记录并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及术中出血量;随访术后第3天血红蛋白差值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2组血红蛋白均较术前下降,2组血红蛋白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手术切口感染和肺部感染。结论基于PACS的测量数据进行导针长度标记,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PFNA内固定的术中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且不增加手术风险。 熊斌 陆建平 范永前关键词:老年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定量CT用于测量老年人股骨头骨密度性别差异和位置差异 2019年 目的利用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测量股骨头不同层面的松质骨体积骨密度(volumetric bone mineral density,v BMD),研究其性别差异以及位置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344例受试者的股骨头松质骨的v BMD,其中男96例、女248例。利用QCT软件中"3D Spine Exam Analysis"软件分析模块将股骨头划分为上(靠近股骨颈上部皮质)、中(经股骨颈中心)、下(靠近股骨颈下部皮质)三个层面。测量者对受试者的双侧股骨头的不同层面进行测量,计算并记录平均值。结果股骨头各层松质骨v BMD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上=0.210,P中=0.106,P下=0.115);股骨头上、中、下三层松质骨v BMD的中位数分别为149.49、163.98、153.93 mg/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中层显著大于上层和下层(P上中=0.001,P中下=0.002)。结论利用QCT中"3D Spine Exam Analysis"软件分析模块对股骨头进行测量具有可重复性强的特点,为髋部骨质疏松诊疗提供了新方法。股骨头的中间层骨密度显著大于上、下两层,并且股骨头的松质骨骨密度无性别差异。 李现龙 许乐洋 范永前关键词:骨密度 股骨头 骨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复位过程中旋转控制策略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评价PFNA-Ⅱ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复位过程中旋转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方法 19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均采用PFNA-Ⅱ内固定。术中C型臂X线机透视时比较骨折远近端髓腔宽度、皮质骨厚度来明确存在旋转对位不良,根据股骨大粗隆顶点和后坡形态比例关系,调整透视使近骨折端为中立位,判断股骨前弓位置并矫正内外旋,再以皮质骨厚度进行微调。术后比较患者平卧时双足自然外旋角度,评价旋转复位的准确性。结果术后平卧位时双足自然外旋角度的比较:优104例,良82例,可12例,93.9%获得满意的旋转复位。结论旋转对位不良可以影响到骨折端接触面积、颈干角和螺旋刀片在股骨头内的位置,上述复位策略可减少反复透视,降低螺旋刀片切割的风险。 范永前 梁承伟 林伟龙 朱炯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 踝关节骨折腓骨钢板的后方固定 2004年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中腓骨钢板固定的位置。方法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1月共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 75例 ,仅对其中随访资料完整的 4 8例患者进行分析。随访 10~ 2 4个月 ,平均 15个月。采用Baird和Jackson的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踝关节术后疗效。结果 :所有的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骨折愈合。术后疗效为优 2 4例 ,良 17例 ,可 5例 ,差 2例。优良率为 85 .4 %。结论 :腓骨钢板的后方放置可以减少缝合时的张力 ,钢板有更好的软组织覆盖 ,钢板无须过多塑形 。 范永前 梁承伟 沈海敏关键词:踝关节骨折 钢板 切开复位 内固定 无机元素与脆性骨折 被引量:1 2017年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密度下降和骨微结构破坏的一种系统性骨病,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并发症,而无机元素在体内的浓度水平与脆性骨折的发生率紧密相关,但分子作用机制尚未清楚。无机元素又分为3类,一类为常量元素,包括钙、磷和镁等元素;第2类为必需微量元素,包括氟、铜、铁、锌等元素;第3类为毒性重金属元素,包括汞、铅、铬等元素。无机元素在体内的浓度水平可能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和骨组织的代谢活动,如常量元素中的钙和磷元素是组成羟基磷灰石的主要成分,必需微量元素中的锌、铜和锰对骨形成和骨矿化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毒性重金属元素的铅和镉对骨组织有明显的毒性作用。本文就体内存在的多种无机元素与脆性骨折的关系作一综述,旨为预防和诊治骨质疏松症与脆性骨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林上进 杨丰建 范永前关键词:无机元素 脆性骨折 骨质疏松 老年患者髋关节术后早期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髋关节术后早期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8年10月重症监护室髋关节术后的121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AM-ICU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24h内是否发生谵妄,将患者分为谵妄组与非谵妄组,统计术后24h谵妄的发生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术后谵妄可能的危险因素,再将可能的危险因素纳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筛选出老年患者髋关节术后早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21例患者中发生早期术后谵妄49例,发生率为40.5%。谵妄组与非谵妄组患者在年龄、APACHEⅡ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脑卒中史和肢体约束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性别、血清肌酐值、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麻醉方式、手术方式、高血压史、冠心病史、糖尿病史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972,95%CI=(1.012,3.525)]和脑卒中史[OR=3.700,95%CI=(1.409,9.703)]是髋部手术术后早期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和脑卒中史是老年患者髋关节术后早期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陆小川 宋晓华 俞瑞东 金凯 吴志雄 张智 范永前 韩冰关键词:老年 髋关节 术后谵妄 镇痛混合剂关节周围注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012年 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目前治疗晚期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但是TKA术后有60%的患者伴有重度疼痛。围手术期镇痛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同时有助于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杨丰建 林伟龙 沈海敏 黄东辉 范永前 陈聪 蔡晓晞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 关节周围 镇痛 深静脉血栓形成 多种因素与定量CT测量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研究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及年龄、性别与定量CT (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所测老年人髋部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对93例因髋部骨折收治入院的患者行双能X线(DXA,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及定量CT (QCT)扫描测量健侧髋部骨密度(BMD,bone mineral density)。年龄70~96岁,平均年龄(82.4±7.8)岁,其中男性21例,女性7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31例,股骨颈骨折62例。测量全髋、股骨颈、粗隆、粗隆间骨密度。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QCT与DXA测量参数的相关性及多种因素与髋部骨密度的相关性,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种骨折以及两种性别之间参数的差异。结果 QCT所测量髋部各部位骨密度与传统DXA测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身高、体重、BMI与QCT测量髋部骨密度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357、0.366、0.259 (P均<0.05),决定系数r^2分别为0.134、0.134、0.063 (P均<0.05)。年龄与骨密度呈负相关,r=-0.324,决定系数r^2=0.105。进一步分析两种髋部骨折发现,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年龄偏大(P<0.05),且老年女性骨密度较男性低(P<0.05)。结论体重、身高、BMI、年龄及性别均为老年髋部骨密度的影响因素。尤其应重视体格瘦小的老年女性的骨质疏松的预防和诊断。 许乐洋 范永前 杨丰建 陈聪 林上进 潘依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