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正平
- 作品数:19 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历史演变被引量:1
- 1993年
- 自市场经济形成以来,以市场机制调节和国家干预调节为中心,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理论与实践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每一次调整,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它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克服了经济运行中的旧矛盾,又在孕育和发展着新矛盾。有效与无效、均衡与失衡是市场机制调节与国家干预调节的两个侧面。如何实现市场机制调节与国家干预调节的功能互补,是当代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历史演变。
- 董正平
- 关键词:凯思斯主义
- 对公平与效率问题的回顾与思考被引量:2
- 1998年
- 公平与效率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主题,邓小平发表了大量涉及公平与效率问题的精辟见解,提出了一系列科学...
- 董正平
- 关键词:公平市场经济
-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变及其借鉴意义被引量:18
- 1998年
-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变及其借鉴意义董正平任何一个国家在迈向工业化的进程中,都面临着如何充分利用和有效配置稀缺性资源的问题,能否保持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资源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最优置换关系,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效率,从而成为经济增长...
- 董正平
- 关键词:人力资本理论新增长理论西方经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投资
-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被引量:3
- 2005年
-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是保持经济较快、平稳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条件。1992年以来,我国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三次宏观调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成为政府保持宏观经济总量平衡的重要经济手段。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宏观经济调控不仅要立足于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更要着眼于解决制约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深层次矛盾。
- 董正平
- 关键词:宏观调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 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 自邓小平提出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以来,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主题,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不断扩展和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这一理论探索是从三个视角展开的:共同富裕和人...
- 董正平
- 关键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谐社会
- 文献传递
- 加强宏观调控 促进科学发展
- 2006年
-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条件。经验表明,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离不开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必须从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内在统一上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和功能互补。“十一五”期间,宏观调控不仅要立足于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更要着眼于解决各种深层次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 董正平
- 关键词: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中国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特点、成因及对策被引量:1
- 2000年
- 董正平
- 关键词:非均衡性发展农业比较利益
- 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被引量:2
- 2002年
-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历史进程和全球共产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做出精辟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走向社会主义的构想。列宁立足于俄国实际 ,探索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邓小平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 ,深刻阐述了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考察和分析经济全球化进程 ,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 董正平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 笔谈:学习党的十四大文件精神
- 1993年
- 党的十四大是我党历史上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团结奋进一次重要会议。它科学地系统地阐发了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从而正确地回答了有关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重要理论问题。为了更好地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十四大报告的精神,我们邀请了我校一些教师和干部,就学习十四大报告进行了笔谈。现将部分笔谈摘要刊发。
- 朵天俊潘亮董正平邾瑢张燕镜詹万生刘新风李松林尹光史彬赵俊玲邓英秀
- 关键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被引量:3
- 2005年
- 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把握,关系着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失误;邓小平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新世纪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深化。
- 董正平
-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