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诸婷婷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兵团博士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疫苗
  • 2篇细胞
  • 2篇免疫
  • 2篇菌病
  • 2篇卡介苗
  • 2篇抗原
  • 2篇布鲁氏菌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检测
  • 1篇疫苗免疫
  • 1篇重组卡介苗
  • 1篇组织化学
  • 1篇组织化学法
  • 1篇外膜蛋白
  • 1篇慢性
  • 1篇慢性感染
  • 1篇绵羊
  • 1篇免疫组织
  • 1篇免疫组织化学

机构

  • 4篇石河子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动物卫生...

作者

  • 4篇诸婷婷
  • 3篇王远志
  • 2篇柳建新
  • 2篇陈创夫
  • 2篇王慧
  • 1篇张璘
  • 1篇毛志福
  • 1篇杜军伟
  • 1篇葛阳春
  • 1篇黄小强

传媒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年份

  • 4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布鲁氏菌保护性抗原在卡介苗中的表达研究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以流产和发热为特征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人感染后常表现为持续性感染,造成多器官的损害,临床表现为持续数日乃至数周发热(包括低热),多汗,肌肉和关节酸痛,乏力,兼或肝、脾、淋巴结和睾...
诸婷婷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疫苗免疫保护性抗原卡介苗血清学检测
文献传递
布鲁杆菌BP26重组卡介苗的构建及对小鼠CD4+和CD8+T细胞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构建预防布鲁杆菌病的新型疫苗——布鲁杆菌BP26重组卡介苗(rBCG—BP26),观察rBCG—BP26对免疫小鼠CD4+.CD8+T细胞的影响。方法利用常规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重组穿梭分泌载体pMV261-Ag85B—BP26,电转入卡介苗(BCG)后经过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对获得的基因重组株进行PCR鉴定。采用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菌体和液体培养基中BP26蛋白表达情况。选用45只BALB/c小鼠进行安全性实验分析,将其分成3组:目标实验(rBCG—BP26)组、阳性对照(BCG)组、阴性对照(PBS)组,每组15只。分别在小鼠皮内接种100μl rBCG—BP26[含106克隆形成单位(CFU)]、BCG、PBS。观察各组小鼠体征,在小鼠免疫后的第10、20、30、40天称量体质量,并于尾部采血,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D4+,CD8+T细胞含量。结果成功构建rBCG—BP26重组疫苗株。在菌体和液体培养基中均能检测到BP26蛋白的表达。安全性实验分析表明,3组小鼠在免疫后第10、20、30、40天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BCG—BP26组分别为(19.16±0.55)、(20.89±O.20)、(22.15±0.76)、(24.60±0.64)g;BCG组分别为(19.90±0.02)、(21.53±1.57)、(21.95±0.55)、(24.70±0.39)g;PBS组分别为(19.24±0.54)、(21.37±0.66)、(22.83±0.62)、(25.06±0.37)g;F值分别为2.468、0.331、1.520、0.739,P均〉0.05]。在免疫后第10、20天时,rBCG—BP26组小鼠全血CD4^+T细胞含量(13.40%、26.70%)低于BCG组(26.70%、33.07%)和PBS组(33.85%、29.33%),rBCG—BP26组CD4+/CD8+T细胞含量比值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长(0.69%、1.27%、1.57%、1.70%)。结论rBCG-BP26能高效表达布鲁杆菌BP26蛋白,并具有毒力弱、能激活机体CD4+、CD8+T细胞的特点,可作为预防布鲁杆菌病的疫苗候选株之一。
诸婷婷张璘陈创夫王远志柳建新王慧
关键词:布鲁杆菌疫苗卡介苗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绵羊布鲁菌病抗原的检测被引量:3
2012年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属的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目前仍是世界范围内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感染反刍动物和人类。自20世纪90年代初,布鲁菌病在国内外都出现了回升势头。该病的病原是细胞内寄生的革兰阴性菌——布鲁菌(Brucel-la),它主要引起人类波状热和慢性感染,引起反刍动物睾丸炎和流产等,多种动物对布鲁菌都有易感性。
诸婷婷柳建新王远志毛志福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法布鲁菌抗原绵羊慢性感染
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31基因与EGFP基因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巨噬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6
2012年
为了构建一种具有指示作用的融合表达蛋白,将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31基因与EGFP基因融合后观察融合表达蛋白在巨噬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从灭活的绵羊种布鲁氏菌019株菌液中获得omp31基因片段,克隆入融合表达载体pTY,构建重组质粒pTY-omp31,脂质体瞬时转染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融合蛋白能够在细胞内的表达。研究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TY-omp31经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脂质体瞬时转染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得到了成功表达。
黄小强王慧葛阳春诸婷婷王远志陈创夫杜军伟
关键词:布鲁氏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