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锦玉 作品数:52 被引量:349 H指数:11 供职机构: 中国中医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文化科学 农业科学 更多>>
大蒜油对人胃癌细胞恶性增殖能力和细胞间通讯的影响 被引量:14 1998年 借助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Norhtern印迹杂交等技术 ,研究了大蒜油对人胃癌BGC 82 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 ,大蒜油对癌细胞形态结构有明显的影响 ,使癌细胞的裸鼠致瘤性得到明显抑制 ,细胞间通讯得到明显恢复 ,可上调抑癌基因p5 3,p2 1的表达水平 .以上结果提示大蒜油有诱导肿瘤细胞向正常分化的作用 . 李晓光 谢锦玉 李文梅 季加孚 赵敏 崔建涛 孙梅 吕有勇关键词:大蒜油 细胞通讯 胃癌细胞 “脾气虚”大鼠骨胳肌细胞化学研究 被引量:42 1990年 本文报道运用细胞化学定量技术、电镜及生化技术对“脾气虚”大鼠骨骼肌与能量代谢有关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实验研究,并观察了四君子汤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脾气虚”大鼠骨骼肌存在能源物质贮存减少、能量供应不足、线粒体及氧化酶异常减少以及无氧酵解酶活性异常升高的变化。健脾益气的四君子汤可纠正上述变化。说明“脾主肌肉”的理论有其科学依据,并提示“脾气虚”的发病机制与能量代谢异常有密切关系。 李乐红 谢锦玉关键词:脾气虚 骨骼肌 细胞化学 大蒜油抗肿瘤作用的流式细胞光度术分析 1994年 用流式细胞光度术(floweytometry,FCM)+S0.2ml/日。吐温对照组lP吐温800.2ml/日,以排除大蒜油制剂中溶剂(吐温80)的影响。实验组lPGO100mg/kg/.日。于连续4次注射后的6h,2、3、5、10天及10次注射GO后7天取材,行FCM样品制备。三、FCM样品制备与测定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所腹水癌细胞用PBS洗涤,70%酒精固定,RNase消化细胞中的RNA,PI染色。用腹腔内淋巴细胞作标准二倍体细胞。用420型荧光激活细胞分选仪(美国Becto-Dickson公司产品)测单个肿瘤细胞的DNA含量,用组方图显示肿瘤细胞DNA倍体性质。图中第一个是DNA二倍体(ZC)峰,处于该峰的细胞为G;/G。期细胞,第二个峰为4CDNA峰,该处细胞为G。-I--M期细胞,从2。到4。之间的细胞为S期细胞。大于4。DNA峰细胞为高倍体细胞‘’:。根据不同峰值大小判定用药后肿瘤细胞倍体性质的变化。结果NS与吐温对照组肿瘤细胞都为非整倍体性,且呈多倍体性(图1,2)。连续4次给药后6h,绝大部分多倍体肿瘤细胞被杀伤,残存肿瘤细胞以二倍体为主,多倍体肿瘤细胞峰值显著下降。 高玉民 谢锦玉 梁丽华 刘铭福关键词:CYTOMETRY GARLIC S180 ASCITES 大蒜油抗肿瘤作用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1 1992年 癌灶局部注射大蒜油后,S180腹水癌细胞的死亡率明显上升,分裂指数显著下降。光学显微镜观察,癌灶局部注射大蒜油后,癌细胞核固缩,胞质空泡化。电子显微镜观察给药后,癌细胞表面微绒毛脱落、核染色质凝缩,胞质空泡化,糖原颗粒减少,某些细胞器遭到破坏。说明大蒜油对癌细胞有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 高玉民 谢锦玉关键词:大蒜油 抗肿瘤作用 细胞形态学 细胞毒性 药理学 细胞CT技术在中药抗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95年 应用细胞CT等先进技术,观察了中药926对腹水宫颈癌细胞的作用。结果显示该药破坏癌细胞的DNA和RNA,阻止了核酸合成和细胞繁殖,使细胞学实验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谢锦玉 张莅峡 刘铭福 胡庆和 王玉萍关键词:抗癌药 中药学 CT 细胞学 细胞CT技术分析抗癌宝Ⅱ号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995年 细胞激光扫描断层(CT)技术系借助于现代先进的激光扫描共焦聚显微镜(CLSM)来实现的。研究了本室系列抗癌中药之一的抗癌宝Ⅱ号对小鼠腹水癌细胞的作用。以细胞CT、光切0.6μ、三维重组、立体旋转和DNA荧光强度分布图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抗癌宝Ⅱ号使癌细胞核DNA荧光物质凝聚、裂解,分布图呈切齿状,荧光强度明显减弱,与未用药的对照组有明显区别;并发现分裂期的染色体碎裂。这种关于单细胞CT技术,能达到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电子显微镜所达不到的效果,因此使中药抗癌机理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谢锦玉 刘铭福 胡庆和 王玉萍 李岩 沈联慈关键词:癌细胞 大蒜乳剂抗实体型S180肿瘤细胞的组织细胞化学研究 被引量:4 1992年 注射大蒜乳剂后小鼠S180实体瘤体积缩小,抑瘤率为70.3%。肿瘤细胞呈致死性损伤,肿瘤细胞核固缩、细胞质空泡化、细胞崩解。瘤块内出现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和少量的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多与肿瘤细胞紧密接触,细胞内有大量的过氧化氢酶阳性颗粒,提示大蒜乳剂既有对实体型S180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又能调动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间接杀伤肿瘤细胞。 高玉民 谢锦玉 朴英杰 周翼模 刘连璞关键词:S180细胞 过氧化氢酶 猪苓多糖和氢化考的松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作用——细胞化学研究 被引量:2 1986年 小鼠注射猪苓多糖和氢化考的松7天后,取其腹腔巨噬细胞,进行细胞化学的定性及定位;并用MPV-2型显微分光光度计进行定量研究。发现应用氢化考的松后,细胞内的AcPase、ATPase和ANAE活性下降,多糖含量减少。注射猪苓多糖以后,ATPase、AcPase和ANAE活性增强,多糖含量显著增多。猪苓多糖和氢化考的松同时注射,酶活性及多糖含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 赵德来 谢锦玉关键词:巨噬细胞 ATP酶 酸性磷酸酶 多糖 人乳腺正常和癌变细胞DNA原位定量的研究 被引量:2 1987年 标本来自外科手术取出的新鲜乳腺涂片,经病理学确诊后获得32例。应用显微分光光度计技术,对各种乳腺疾患的单个细胞的间期核进行DNA含量测定。以2例正常人耳血和4例乳腺疾患的淋巴细胞,作为二倍体细胞的DNA含量的对照参考值。测得正常淋巴细胞DNA平均值为11.22±0.2 A.U和10.98±1.3 A U。乳腺病灶旁组织10例,其上皮核DNA平均值为12.5±1.3 A U;乳腺增生5例,为21.36±1.6 A U;乳腺纤维瘤9例,为22.61±1.0 A.U;乳腺癌8例,为31.9±2.3 A.U。本文认为,乳腺癌细胞的DNA值表现不正常,多倍体细胞增多,组方图右移,带双峰或多峰的非整倍体分布图形。良性乳腺病的DNA含量,比癌细胞低得多,但比正常细胞高,它们的DNA峰值位于二倍体~四倍体之间。我们认为,应用DNA原位定量技术,对癌变细胞的早期和预后诊断,以及抗癌药物疗效的判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谢锦玉 刘铭福 黄威权 文传关键词:DNA含量 大蒜油对小鼠腹水型宫颈癌细胞及其DNA聚合酶α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999年 在证明大蒜油具有明显提高小鼠抑瘤率实验研究的同时, 应用 D N A 聚合酶活性测定技术 检测了小鼠腹水型宫颈癌细胞 D N A 聚合酶α活性。结果发 现大蒜油能 使腹水型 宫颈癌细胞 D N A 聚 合酶 α活 性降低,提示其可能是通过阻滞癌细胞 D N A 的合成和复制, 起到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陈双厚 吴志奎 黄霞珍 谢锦玉 刘铭福关键词:大蒜油 腹水型 宫颈癌 DNA聚合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