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肿瘤
  • 7篇X线
  • 6篇胃癌
  • 4篇胃肿瘤
  • 4篇病理
  • 4篇大肠
  • 3篇免疫
  • 3篇免疫组化
  • 3篇肠肿瘤
  • 2篇造影
  • 2篇手术
  • 2篇手术病理
  • 2篇手术病理对照
  • 2篇细胞
  • 2篇结肠
  • 2篇结肠肿瘤
  • 2篇X线表现
  • 2篇CT
  • 2篇MSCT
  • 2篇病理对照

机构

  • 9篇泰山医学院
  • 5篇泰山医学院附...
  • 3篇国立癌症中心
  • 2篇国立癌中心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岐阜大学

作者

  • 14篇邓炳幸
  • 12篇刘林祥
  • 4篇刘玉金
  • 3篇张玫
  • 3篇陈昌伟
  • 3篇柳雅玲
  • 3篇刘海梅
  • 2篇郑建森
  • 1篇沈天真
  • 1篇张罗
  • 1篇高松
  • 1篇沈力行
  • 1篇纪波
  • 1篇王永栋
  • 1篇陈克敏
  • 1篇简卫国
  • 1篇郑勇
  • 1篇张秀美
  • 1篇张强
  • 1篇张鲁泉

传媒

  • 5篇泰山医学院学...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8
  • 1篇1994
  • 1篇1991
  • 1篇198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胃癌的X线表现(11例手术病理对照)
1991年
本文报告经X线钡剂造影检出、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11例,讨论了各型早期胃癌的X线表现,并就各型早期胃癌的X线钡造影显示技术作了探讨。认为应用精细法双对比造影,显示胃粘膜面的细微结构——胃小沟和胃小区,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与鉴别有重要意义。
刘林祥邓炳幸郑建森王永栋陈显荣沈天真张罗沈力行
关键词:胃癌胃粘膜
肋骨良性间叶瘤一例被引量:1
2003年
郑勇高松张强邓炳幸纪波张哲
关键词:CT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癌:(附2家系报告)被引量:1
1998年
报道两个家系的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癌,其中一家系为家族性癌肿综合征,另一家系为家族内聚集性结肠癌。两家系病例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不合并结肠息肉,病灶易发右半结肠,同一个体内多发癌肿或有复合癌,平均发病年龄较轻。对这种结肠癌高危家族的家庭成员密切随访和定期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病变和及时治疗。
刘林祥邓炳幸
关键词:结肠肿瘤遗传性
胃癌p21 ras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及X线形态学的研究
2003年
目的 研究 p2 1ras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及X线钡剂造影表现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经低张气钡上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 ,确诊胃癌患者 35例 ,手术切除后新鲜标本沿大弯 (或小弯 )剖开 ,摄取大体标本照片 ,标本均匀涂钡 ,摄取标本涂钡照片 ;用免疫组化SP染色检测 35例胃癌手术标本中p2 1ras表达。结果 p2 1ras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及正常胃组织 (P <0 0 1) ,在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方面无统计学意义。观察胃癌标本涂钡照片 2 9例 ,分析癌灶与周围正常粘膜皱襞中断情况 ,在高 中分化胃癌中 ,癌灶与周围正常粘膜皱襞中断截然的为 42 86 %;在低分化胃癌中 ,80 %的患者 ,癌灶与周围正常粘膜皱襞中断截然 ,但经统计学处理 P =0 0 6 ,无统计学意义 ;在胃癌的大体分型、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方面 ,与粘膜分界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癌大体形态学与 p2 1ras表达无显著相关性 ,粘膜中断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胃癌的生物学特性 ,是否可把 p2 1ras作为评判胃癌预后的一个确切指标 ,尚需进一步研究。
刘海梅刘林祥邓炳幸柳雅玲陈昌伟
关键词:胃肿瘤免疫组化
低张水灌肠MSCT动态增强扫描对大肠癌分期的临床研究
刘林祥刘玉金陈克敏张秀美邓炳幸朱建忠张玫
该课题应用性能良好的多层螺旋CT快速、薄层、螺旋扫描的特点,结合国际上病理学、影像学对大肠癌分期标准,制订了CT对大肠癌的TNM分期标准:T0期 CT扫描无异常发现。T1期 肠壁增厚≥6mm,局限于内层,明显强化;或肠壁...
关键词:
关键词:低张水灌肠大肠癌动态增强扫描
胃癌的X线形态学与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相关性研究
2003年
目的 :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及X线钡剂造影表现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经低张气钡上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 ,确诊胃癌患者 35例 ,术后新鲜标本沿大弯 (或小弯 )剖开 ,摄取大体标本照片 ,再摄取标本涂钡照片 ;用免疫组化SP染色对 35例胃癌手术标本进行定量检测 ,观察PCNA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及X线钡剂造影表现的关系和意义。结果 :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及正常胃组织 (P <0 0 1) ,PCNA指数在高、中分化胃癌中的表达低于低分化胃癌 (P <0 .0 1) ,在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方面无统计学意义。观察胃癌标本涂钡照片 2 9例 ,分析癌肿周围粘膜破坏情况 ,在高、中分化胃癌中 ,癌肿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交界处粘膜皱襞中断截然的为 4 2 .86 % ,而在低分化胃癌中 ,80 %的癌肿与周围正常组织交界处粘膜皱襞中断截然 ,但经统计学处理P=0 .0 6 ,无统计学意义 ;在胃癌的大体分型、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方面 ,与粘膜分界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检测胃癌组织中PCNA的表达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肿瘤的生物学特性 ,PCNA可作为评价胃癌预后的指标 ;
刘林祥刘海梅邓炳幸柳雅玲陈昌伟
关键词:胃肿瘤X线钡剂造影免疫组化
CT仿真大体病理成像对筛查大肠病变价值的探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仿真大体病理(VGP)技术对显示大肠肿瘤的价值和用于人群筛查的可能性。方法:将91例结肠肿瘤术前检查病例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平扫的容积扫描数据在图像工作站上生成VGP图像,由2名放射学医师对VGP图像的判定结果与内镜检查结果对照,同时记录三维图像生成和作出诊断所需的时间。结果:VGP对大肠癌诊断的敏感度为76.9%(70/91),进展期癌为84.9%(62/73),早期癌为44.4%(8/18)。工作站VGP图像生成时间平均为90.1s,病变检出时间平均为25.9s。结论:VGP技术可望成为准确高效的大肠肿瘤人群筛查CT三维成像技术。
刘林祥邓炳幸富松英人饭沼元森山纪之
关键词:结肠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成像
Ⅱc期胃癌的X线表现与组织病理类型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Ⅱc期胃癌的 X 线气钡双对比造影表现和组织病理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2例Ⅱc期胃癌的 X 线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表现,结合胃内镜图像分析 X 线影像上凹陷病灶的边界锐利清晰程度、皱襞纠集情况、病灶底部情况,并分析 X 线表现与各种组织病理类型,包括高分化管状腺癌(tub1)、中分化管状腺癌(tub2)、低分化腺癌(por)和印戒细胞癌(sig)之间的关系。结果Ⅱc期胃癌102例中,tub1 27例,tub2 11例,por 26例和sig 38例。X 线影像上,24例 tub1和9例 tub2Ⅱc期癌灶的凹陷边界不锐利,而15例 por 和31例 sig 的凹陷边界清晰锐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7例 tub1和所有 tub2的癌灶凹陷面可呈较为均匀的颗粒状,41例 por 和 sig 的胃癌凹陷底部多呈大小不一的结节状影,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组织病理类型的Ⅱc期胃癌的 X 线表现有明显差异,可以根据 X 线表现的特征推断大致的组织病理类型。
刘林祥邓炳幸刘玉金饭沼元森山纪之
关键词:胃肿瘤病理学
胃癌标本的X线形态与bcl-2蛋白表达的关系
2002年
目的 探讨bcl 2蛋白与胃癌标本X线形态学表现及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经低张气钡上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 ,确诊胃癌患者 3 5例 ,手术切除后新鲜标本沿大弯 (或小弯 )剖开 ,摄取大体标本照片 ,标本均匀涂钡 ,摄取标本涂钡照片 ;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 3 5例手术切除胃癌标本中bcl 2蛋白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bcl 2阳性表达率为 82 86% ,明显高于癌旁及正常胃粘膜组织 (P <0 0 1) ,且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 3 5例胃癌标本涂钡照片 ,其中 2 9例清晰显示癌肿周围粘膜破坏情况 ,在高中分化胃癌中 ,癌肿组织与周围正常粘膜皱襞中断截然的为 42 86% ,而在低分化胃癌中 ,80 %的患者 ,癌肿与周围正常粘膜皱襞中断截然 ,但经统计学处理P =0 0 6,无统计学意义 ;在胃癌的大体分型、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方面 ,与粘膜皱襞中断形式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cl 2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可作为胃癌预后的指标 ,但胃癌涂钡标本中粘膜皱襞中断形式与bcl 2基因之间的关系 。
刘海梅刘林祥邓炳幸柳雅玲陈昌伟
关键词:胃癌标本X线形态BCL-2蛋白免疫组化
侧方扩展型大肠肿瘤的X线特征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扩展型大肠肿瘤的X线与病理学特征。方法:分析了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46例54处病变的X线钡灌肠造影表现和内镜图像,将病变分为非结节扁平隆起、结节集簇性隆起和混合性结节集簇隆起3种类型,与病理组织学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扩展型大肠肿瘤好发于直肠、盲肠和升结肠近段,组织病理学多为腺瘤或黏膜内癌,混合结节集簇隆起型病变癌变率高、浸润较深,且有进展期癌。结论:扩展型大肠肿瘤表面的形态改变,可以作为推测有无癌变与癌变浸润深度的指标。
刘林祥邓炳幸张玫刘玉金饭沼元森山纪之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