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骥
- 作品数:48 被引量:373H指数:11
- 供职机构: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的演变和发展被引量:4
- 2008年
-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在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具体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既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又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作出创造性发展,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体系。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的民族理论、邓小平理论中的民族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民族理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又将这一理论体系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文章系统阐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阶段及其承前启后、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并对开创民族工作的新局面和达到民族理论研究的新境界作出了展望。
- 郭家骥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
- 西双版纳傣族的水文化:传统与变迁——景洪市勐罕镇曼远村案例研究被引量:42
- 2006年
- 水文化是一个民族基于对周围自然环境的认知与调适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化现象。它通常包括对水资源、水环境的认识与信仰,利用水资源的技术,管理水资源的制度这样三个方面。在这个有机整合的三元结构中,对水资源、水环境的认识与信仰处于核心地位,是一个民族宇宙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民族水文化的最终形成及其持续发展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曼远村的案例表明:西双版纳傣族历史上形成的水文化,有力地保障了西双版纳数千年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其成为地球北回归线上仅存的一块绿洲。在全球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和水体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深入发掘并系统总结傣族传统水文化中所蕴涵的理性与智慧,对于当代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 郭家骥
- 关键词:傣族水文化可持续发展
- 60多年云南省增进民族团结的经验总结和现实思考
- <正>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山区省份。全省有5000人以上的世居民族26个,其中15个为云南所特有,16个民族与境外同一民族毗邻而居,2010年少数民族人口1534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3.4%。全省有8个自治州、29个自...
- 郭家骥
- 民族文化多样性与云南藏区的和谐发展被引量:6
- 2014年
- 云南藏区历史上就形成了以藏族为主体多民族杂居共处的格局。20世纪90年代以来,云南藏区通过"传统的发明",将以藏族为主体多民族文化共生的区域生态和文化,打造成风靡世界的"香格里拉文化",闯出了一条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多样而和谐的民族文化发展旅游业,通过旅游业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过程中有效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各方面良性互动的和谐发展路子,提前实现了建设全国最好藏区的目标,正在为建设全国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而奋斗。
- 郭家骥
- 关键词:云南藏区民族文化多样性
- 传统的发明与迪庆州藏族的发展被引量:1
- 2008年
- 迪庆藏族传统的发展模式是农、牧、商三业并举。1997年后,为适应全球化、现代化发展的要求,迪庆藏族通过"传统的发明",促成了"香格里拉"落户迪庆和旅游业的迅速崛起,初步实现了适应现代化要求的发展模式的延续与转型。
- 郭家骥
- 关键词:文化自觉
- 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 2024年
- 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对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关系作出的深刻阐释,对于保护和传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发展中华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 郭思思郭家骥
-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云南“三多一体”省情特点与生态文明建设被引量:2
- 2012年
- 生态环境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是云南的三大省情特点。这三大多样性经过长期的互动磨合逐渐形成“三多一体”相互依存、良性互动、高度融合的格局,成为云南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后来居上的优势资源和宝贵财富。
- 郭家骥
-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省情民族文化多样性建设生态文明生物多样性科学发展观
- 西双版纳傣族稻作文化的传统实践与持续发展──景洪市勐罕镇曼远村个案研究被引量:5
- 1997年
- 西双版纳傣族稻作文化的传统实践与持续发展──景洪市勐罕镇曼远村个案研究郭家骥本文以景洪市勐罕镇曼远村为个案,通过田野调查所获资料,对西双版纳傣族稻作文化体系中的农耕技术、资源管理制度、生活方式、经济发展、农耕礼俗、观念意识和民族关系的传统与变迁,进行...
- 郭家骥
- 关键词:稻作文化西双版纳傣族稻作农业民族关系资源管理
- 地理环境与民族关系被引量:18
- 2008年
- 文章以中华民族关系和云南民族关系格局为对象,探讨了地理环境对民族关系的影响。作者认为,民族关系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民族分布格局基础上,不同民族在物质生产过程中进行经济文化交流而形成的。由中华大地辽阔的疆域和复杂多样的地理条件所决定的中华民族的多元起源和多民族长期共存的格局,是中华民族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地理环境的区域多样性和整体统一性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得中华民族及其文化既表现为多元、多区域、多中心不平衡发展,又呈现出多元、多区域、多中心文化向中原文化内向汇聚和中原文化向四周辐射的特点,对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统一与分裂交替出现,统一长于分裂并日益巩固这一历史大趋势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东西两大块、南北三带的地理特点,使汉族的农耕文化和众多少数民族的游牧文化形成分野清楚而又天然地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的关系。独特的地理区位特点使云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西南门户和连接中国内地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通道,加强了云南各民族与祖国内地、云南各民族与东南亚、南亚国家民族以及云南各民族的相互关系;云南各民族在多样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多种经济文化类型,有利于各民族之间互相依存、优长互补的民族关系的形成和发展;由云南地理环境所自然形成的"边内结构"和"山坝结构,"对云南民族关系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郭家骥
- 关键词:地理环境
- 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学术话语体系建设
- 2016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笔者认为,摆在全国各地各级领导和社科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提高认识、狠抓落实。笔者仅就感受最深的几个方面的落实工作谈点想法:
- 郭家骥
-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话语体系学术总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