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尔安

作品数:21 被引量:242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手术
  • 5篇入路
  • 5篇肿瘤
  • 5篇外科
  • 4篇显微外科
  • 3篇切除
  • 3篇外科治疗
  • 3篇显微外科治疗
  • 3篇脑室
  • 2篇血肿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中枢神...
  • 2篇神经系
  • 2篇神经系统
  • 2篇室管膜
  • 2篇室管膜瘤
  • 2篇手术入路
  • 2篇髓内
  • 2篇髓内室管膜瘤
  • 2篇髓髓

机构

  • 18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市神经外...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神经外...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华北电网有限...
  • 1篇北京市垂杨柳...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作者

  • 21篇郭尔安
  • 7篇王小平
  • 4篇马振宇
  • 4篇刘佰运
  • 3篇张玉琪
  • 3篇江涛
  • 3篇谢坚
  • 3篇罗世祺
  • 2篇张俊廷
  • 2篇刘藏
  • 2篇李春德
  • 2篇张懋植
  • 2篇徐珑
  • 2篇甲戈
  • 2篇齐巍
  • 2篇葛明
  • 2篇于春江
  • 1篇王引言
  • 1篇乔慧
  • 1篇苏宁

传媒

  • 10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2篇中华神经创伤...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1
  • 1篇1997
  • 1篇199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非霍奇金淋巴瘤(PCNSNHL)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PCNSNHL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术前早期诊断12例。随访63例,死亡48例,平均生存期13.74个月。术后行放、化疗组,平均生存期14.68个月(最长达5年);未行放、化疗组,平均生存期仅2个月。结论PCNSNHL术前早期诊断有可探讨之规律,尤其是影像学特征;采用包括手术和放、化疗在内的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郭尔安王小平王集生谢坚罗世琪
关键词: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
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1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1993年
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SSEH),是临床少见的神经外科急症之一,原因尚不清楚。自1869年 Jackso 描述该病以来,国内外只有个案报道,但例数较少。本组系我院1967~1989年间手术证实的10例 SSEH,现结合101例文献报道系统回顾性分析。
魏希发董京飞郭尔安赵雅度
关键词:硬脊膜外血肿
额外侧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32例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探讨额底外侧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方法。方法对采用经额底外侧入路手术的32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impson分级来评估肿瘤的切除程度。结果肿瘤SimpsonⅠ级切除25例,Ⅱ级切除5例,Ⅲ级切除2例。术后发热4例,脑脊液鼻漏1例,电解质紊乱及血糖升高5例,视力减退2例。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1—28个月,平均1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额底外侧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皮肤切口小,颞肌损伤轻,额窦完整性好,术后嗅神经保留率高,视力改善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
贾文清刘磊姜中利郭尔安何晓光宗志涛林松
关键词:脑膜瘤鞍结节显微外科手术
婴幼儿硬脑膜外血肿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总结各种婴幼儿硬脑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科近五年来收治的3岁以下婴幼儿硬脑膜外血肿54例。年龄最小为2d,发病率占同期15岁以下儿童硬脑膜外血肿的15.7%。全部患儿均行头颅CT或X线平片检查确诊。结果坠落伤、摔伤占90.7%,无原发意识障碍占94.4%。所有患儿均有呕吐。血肿部位以额颞顶为主。合并有颅骨骨折42.6%。骨瓣开颅25例,术中硬脑膜表面微小血管渗血16例(64%);骨折引起硬脑膜中动脉破裂出血6例(24%);未确定出血点3例(12%)。钻孔3例,保守治疗26例中,25血肿完全吸收。死亡1例,痊愈52例,好转1例。结论婴幼儿硬膜外血肿多数无原发意识障碍,硬脑膜剥离致表面微小血管出血为形成血肿的首要原因。伤后致残率、病死率明显低于成人,预后较好。
王小平郭尔安谢坚刘佰运甲戈张玉琪马振宇罗世祺
关键词:婴幼儿头外伤硬膜外血肿
免疫适任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附125例病例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分析免疫适任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发病率、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从1995年8月至2006年10月对125例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经病理检验证实。对其中89例进行了随访。对于近12年来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发病总数及其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百分率进行统计。结果在125例患者中,男性82例,女性43例,年龄2~75岁,临床表现以颅压高为主。肿瘤单发96例,多发29例。其中全切69例,近全切除37例,大部切除8例,立体定向取活检11例。术后有81例放疗加化疗;21例单纯放疗;15例单纯化疗;6例未行放化疗;2例不详。随访89例,死亡62例。平均生存期13.62个月。存活27例。结论原发性淋巴瘤在免疫适任者为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其临床特点是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差,影像学有特征性表现。单纯手术治疗无助于提高患者生存期,应结合化疗、放疗。影响预后的因素为年龄、病人态和肿瘤累及的范围等。
王小平郭尔安齐巍张伟张懋植
关键词: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
开颅唤醒术中空间认知功能的监测与保护技术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介绍通过术中唤醒功能监测,定位及保护患者空间认知功能相关脑区的手术技术。方法对累及顶叶的9例脑肿瘤患者实施术中唤醒皮层及皮层下电刺激监测,通过观察患者在术中清醒状态下同步刺激过程中执行线段等分任务的表现,确定其空间认知功能相关脑区,并予以保护。通过围手术期患者空间认知功能测试评价手术效果。结果9例中7例于术中监测得到电刺激阳性脑区,主要分布于右侧顶叶及颞顶联合区。术后行为评价确定空间忽视1例,无新出现的视野缺损。结论本研究结果支持了空间认知功能相关脑区为明显的个体化分布,同时确定了线段等分任务是唤醒术中定位与保护患者空间认知功能,最大程度减少术后空间忽视症状的有效方法。
王引言乔慧郭尔安田仰华钱晨灿王江飞江涛
关键词:皮层电刺激脑功能定位空间知觉
大型前庭神经雪旺细胞瘤与面神经病理解剖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8
2001年
目的 探讨大型前庭神经雪旺细胞瘤与面神经的解剖关系。方法 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 ,术中直接观察了 40例肿瘤直径大于 4cm以上的前庭神经雪旺细胞瘤的面神经与肿瘤解剖关系。结果 面神经解剖位置 :(1)腹侧方中部 :2 3(5 8% ) ;(2 )背侧方 :1例 (2 % ) ;(3)腹侧方上极 :4例(10 % ) ;(4 )腹侧方下极 :8例 (2 0 % ) ;(5 )术中面神经迷行 4例 (10 % )。面神经形态 :扁片状 31例 ,圆隆状 9例。扁片状的面神经以实质性前庭神经雪旺细胞瘤为主 ,圆隆状的面神经以囊性前庭神经雪旺细胞瘤为主。结论 面神经与前庭神经雪旺细胞瘤的解剖变异较大 。
江涛于春江郭尔安关树森闫长祥
关键词:神经解剖病理面神经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二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报告2例表现为癫痫的患儿(男女各1例),介绍其临床特征、神经影像学特点、手术治疗及预后。结果2例均为儿童,男女各1例,癫痫发作5~6年,MRI显示额叶长T1长T2信号,无强化,无占位效应,局部颅骨受压变薄,肿瘤近全切除后效果良好。随诊3~6个月,无复发,无癫痫发作。结论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是手术切除肿瘤可治愈的良性病变,术后不需放疗及化疗。
李春德罗世祺马振宇葛明王小平郭尔安罗麟
关键词:胚胎发育不良神经上皮肿瘤癫痫发作文献复习
远外侧入路切除颅颈区肿瘤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介绍颅颈交界处肿瘤切除的经验 ,探讨远外侧入路的选择及显微手术技巧。 方法 对 2 3例患者采用远外侧入路 ,在显微镜直视下切除肿瘤。 结果 肿瘤全部切除 17例 ,近全切除 4例 ,大部切除 2例 ,全切除率74% ,无死亡。 结论 远外侧入路可以非常直接地显露下斜坡 ,易于控制椎动脉 ,对脑神经及颅颈交界处提供良好暴露 ,最小程度牵拉神经血管结构 。
葛明张俊廷吴震贾桂军郭尔安周文江
关键词:外科手术远外侧入路
脑室-腹腔分流术的“三步消毒法”介绍被引量:1
2021年
感染是脑室-腹腔(V-P)分流术最常见、最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一旦发生术后感染,极少患者能够带管抗感染成功,通常均需要取出分流管,导致分流失败。笔者通过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以往的病历资料并参考国内外大量的文献,发现术前的无菌消毒是影响术后感染的主要因素,因此本研究根据V-P分流术的特点,结合患者的生理解剖特点,提出了V-P分流术的“三步消毒法”。现对“三步消毒法”的具体技术作一介绍。
刘佰运郭尔安
关键词:脑室-腹腔分流术脑积水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