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正耀

作品数:64 被引量:29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3篇历史地理
  • 7篇天文地球
  • 4篇理学
  • 3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1篇青铜
  • 19篇铜器
  • 16篇遗址
  • 16篇同位素
  • 14篇青铜器
  • 13篇考古
  • 13篇出土
  • 11篇铅同位素
  • 9篇商代
  • 5篇示踪
  • 5篇陶器
  • 5篇青铜时代
  • 5篇科技考古
  • 4篇矿料来源
  • 4篇光谱
  • 4篇合金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淀粉
  • 3篇商代青铜器

机构

  • 43篇中国科学技术...
  • 15篇中国社会科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社会科学...
  • 5篇广西民族大学
  • 5篇山东大学
  • 4篇中国科技大学
  • 4篇南京博物院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广州大学
  • 2篇湖南大学
  • 2篇重庆师范大学
  • 2篇澳大利亚拉筹...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作者

  • 64篇金正耀
  • 6篇汪常明
  • 6篇田建花
  • 5篇陈彪
  • 5篇吴晓桐
  • 4篇葛威
  • 4篇朱炳泉
  • 4篇黄方
  • 4篇张兴香
  • 3篇宋艳波
  • 3篇刘莉
  • 3篇汪海港
  • 2篇王吉怀
  • 2篇常向阳
  • 2篇向桃初
  • 2篇栾丰实
  • 2篇马江波
  • 2篇谢治
  • 2篇陈星灿
  • 2篇马江波

传媒

  • 5篇文物
  • 5篇考古
  • 5篇文物保护与考...
  • 3篇东南文化
  • 3篇四川文物
  • 3篇南方文物
  • 2篇光谱实验室
  • 2篇人类学学报
  • 2篇历史研究
  • 1篇地球学报
  • 1篇科学与无神论
  • 1篇自然辩证法通...
  • 1篇岩矿测试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原文物
  • 1篇华夏考古
  • 1篇核技术
  • 1篇中国陶瓷
  • 1篇考古与文物
  • 1篇西域研究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6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免疫学方法在科技考古学中的应用
2007年
通过免疫学的分析可以鉴定不同来源血液的种属。对古代器物表面的血液残留物进行种属鉴定,在石器用途研究、动物区系重建以及古人类食物来源分析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免疫学在考古学中应用的基本理论及方法,对国外学者运用免疫学方法进行考古学研究的概况做了综述,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葛威金正耀
关键词:免疫学
“何以河南”之问与中国科技考古新方向被引量:4
2020年
近年来讨论何为“最早的中国”,大都绕不开偃师二里头。①不过有学者认为,文化意义上“最早的中国”远早于二里头时期。但如果对“国家”这一概念取一种平实的理解,笔者赞同将“最早的中国”指向二里头。正是二里头青铜生产所昭示的礼仪制度性走向,并经商周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不同于世界其他青铜文明的特色。我们知道,仰韶文化中已有黄铜制品,晋南陶寺遗址也发现有铜铃等器物,但这些地点都没有成为中国青铜时代揭幕之地。
金正耀
关键词:中国青铜时代科技考古青铜文明二里头陶寺遗址铜铃
重新评估豫西金属资源在早期国家进程中的作用(提 要)
金正耀
洛阳唐城花园西周贵族墓出土部分青铜礼器的科学分析与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本文对洛阳唐城花园西周贵族墓出土的11件青铜礼器进行了金相组织、扫描电镜能谱(SEM-EDS)成分分析、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该批青铜礼器合金类型为锡青铜和铅锡青铜,锡青铜为主体;金相组织除典型的铸造组织外,还发现受热均匀化及退火组织。综合研究表明,这几件青铜容器曾经过加热,应为实用器。
袁晓红袁晓红金正耀安亚伟
关键词:洛邑青铜礼器合金技术金相组织
黄河流域出土龙山时期扬子鳄骨板的多种同位素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扬子鳄现今生活在长江下游地区,但是在龙山时代(5000~4000 BP cal.)黄河流域多处遗址中发现了扬子鳄骨板。为判断龙山时代华北地区的扬子鳄是本地生长还是来自与长江流域的贸易交换,本研究对芮城清凉寺、邹平丁公、泗水尹家城3处遗址出土的7例鳄鱼骨板进行了Sr、C和O同位素分析。3处遗址鳄鱼骨板的87Sr/86Sr值均落入当地Sr同位素背景范围内,且山东样本的δ18O比值高于山西样本,符合δ18O值由内陆向沿海升高的趋势,证明这些扬子鳄个体属于本地物种的可能性很大。扬子鳄骨板的δ13C值都明显高于世界其他内陆地区淡水系统的鳄鱼,显示出复杂的饮食特征。上述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不同时期扬子鳄的地理分布变迁,对重建距今四千多年前华北地区的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龙山先民与扬子鳄的关系提出了新的疑问。
张兴香李雍吴晓桐宋艳波宋艳波栾丰实薛新明
关键词:龙山时代扬子鳄同位素古环境
铅同位素考古研究的可行性问题——浅议“青铜器铅同位素指示意义的范铸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国际上对铅同位素示踪方法在青铜器原料产地研究中的应用做过很多探讨。《范铸》一文再次提出有关问题,认为铅同位素分析结果不能确切指示青铜器铜锡铅原料的来源信息。本文考察了其依据的实验数据,它们似乎与其观点互相矛盾,其结论说服力相当有限。
金正耀
关键词:铅同位素示踪青铜器
晚商中原青铜的锡料问题被引量:20
1987年
中原青铜文化发展到晚商时期,已经达到鼎盛阶段。在河南殷墟等地发现的大型冶铸遗址和属于这一时期的巨型器物如司母戊大鼎等互相印证,显示了当时中原青铜铸造业的巨大规模。大量研究表明,这一时期的中原青铜主要是铜、锡合金,铜、锡、铅合金,以及部分铜、铅合金和其它类青铜。从现代地质资料看,黄河中下游所谓中原地区仅产部分铜、铅矿产。因此,晚商中原青铜的矿料特别是锡的来源,便成为一个重大历史疑案。这一问题还涉及晚商的政治疆域、交通贸易及其文化影响范围等诸多商代历史问题,故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关注。笔者试就研究所得,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并希望得到批评指正。
金正耀
关键词:青铜器青铜文化黄河中下游甲骨卜辞冶铸遗址
几种禾本科植物淀粉粒形态比较及其考古学意义被引量:41
2010年
对5种禾本科植物种子中的淀粉粒(包括粟、黍、青狗尾草、高粱及薏苡等)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描述,结合颗粒长度的测量和统计学分析,建立了区分这些作物淀粉粒的一般方法。结果显示,粟和黍的淀粉粒以多边形居多,比例分别为75%和96%;青狗尾草中的淀粉粒以圆形为主;高粱和薏苡的淀粉粒形态具有较高的多样性。表现在消光臂上,高粱淀粉粒的消光臂呈现弯曲特征,而其他4种作物淀粉粒的消光臂则较为平直。在颗粒的长度分布上,粟淀粉粒为2.77~18.40μm,黍淀粉粒为3.93~12.85μm,青狗尾草淀粉粒为2.19~11.90μm,高粱淀粉粒为4.11~30.30μm,薏苡淀粉粒为5.48~25.44μm。研究表明,粟、黍、青狗尾草、高粱及薏苡等5种禾本科植物的淀粉粒形态特征存在相似性,但是也有差异。综合运用二维形状、脐点位置、表面特征、消光臂特征及长度等多种指标,可以对这几种作物的淀粉粒进行一定程度的区分。这一研究结果可用于辅助对古代淀粉粒的科属鉴定。
葛威刘莉金正耀
关键词:禾本科淀粉粒
铅同位素示踪方法应用于考古研究的重要收获
应用铅同位素示踪方法对中国青铜时代考古遗址出土青铜器进行研究,在商代青铜器中发现很多器物含有地质和地球化学上十分罕见的高放射成因铅;将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出土含高放射成因铅青铜器的这些商代遗址串联起来,可以得到一条“青铜...
金正耀
关键词:铅同位素示踪商代青铜器
文献传递
日照苏家村遗址出土钱山漾文化陶鬶的产地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日照苏家村遗址位于鲁东南沿海地区,是大汶口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早中期一处重要的环濠聚落。该遗址新出土的钱山漾文化细长颈袋足鬶(M45:5)作为目前已知南方系陶鬶布最北的一件,揭示出公元前2300年前后中国南北方的区域文化交流。本文通过对苏家村出土钱山漾文化红陶鬶、其他龙山文化红陶鬶及部分苏家村黑陶的主、微量元素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揭示了苏家村本地生产钱山漾文化红陶鬶的可能性,表明龙山文化早中期的制陶业的发展可能伴随着南方系制陶工匠的迁徙。
季丰收吴晓桐金正耀宋艳波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