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之政
-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淮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气象科研开放基金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江苏省“333工程”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华粳6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 2008年
- 对中熟中粳水稻品种华粳6号的种植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产量高、米质优、农艺性状优、抗性好等特点。通过种植实践,提出适期播种育壮秧、扩行稀植控制基本苗、测土配方精确施肥、精确湿润水分管理、精确控制病虫害等关键技术环节,从而实现华粳6号高产优质栽培。
- 徐伟徐长亮韩必荣陈之政杜永林
- 关键词:华粳6号栽培技术
- 不同播期与基本苗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5年
- 为探明稻麦周年生产条件下小麦种植适宜播期和基本苗组合,于2012—2014年在江苏省沭阳县进行了播期和基本苗组合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10月10日、10月17日、10月24日、10月31日和11月7日、11月14日)和基本苗(180万/hm2、270万/hm2、360万/hm2、450万/hm2、540万/hm2)条件下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结果表明,出苗率主要受播期影响,迟播降低明显;随着播期推迟小麦叶龄逐渐变小,全生育期缩短,缩短天数少于播期推迟天数。基本苗处理对出苗率和叶龄影响不大。相同生育阶段,同一播期随着基本苗的增加茎蘖总数增多,相同基本苗处理随着播期的推迟茎蘖总数减少。播期对小麦株高、穗下节间以及穗长影响明显。单产随着播期推迟先升后降,不同播期和基本苗处理对产量构成影响显著或极显著。因此,淮北地区稻茬麦遇冷冬适宜播期在10月17—24日,遇暖冬适宜播期在10月17—31日,最佳基本苗360万/hm2。
- 何井瑞陈之政张洪树王伟中陈雪梅韩必荣刘海红杜金河
- 关键词:播期基本苗生长发育
- 冬小麦不同播种方式对比试验被引量:5
- 2012年
- 稻茬冬小麦不同播种方式试验于2009—2010年在江苏省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宿迁点)进行,共设计7种不同的播种方式。结果表明,播种方式和气象条件对冬小麦田间出苗率、生长发育进程、群体动态、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抗逆性和产量均有较大影响。浅旋后播种的田间出苗率明显高于板茬播种和稻田套播,其中浅旋机械均匀撒播田间出苗最高;稻茬浅旋机械均匀撒播各生育阶段群体茎蘖总数和穗数均最多;稻田套播麦冬前抗冻性较强,浅旋后播种比板茬播种和稻田套播更能抗御干旱灾害;稻茬浅旋机条播每穗粒数最多,稻田套播千粒重最大,稻茬浅旋机条播产量最高,稻田套播产量最低,浅旋后播种的最终产量比稻田套播和板茬播种高。机械均匀撒播基本实现了冬小麦均匀播种、播量可控的目标,有利于培育冬前壮苗、构建合理的群体结构,充分利用了温、光、热等自然资源,可在稻茬冬小麦播种中大力推广。
- 吴新胜何景瑞陈之政贾昕远张莹
- 关键词:播种方式气象条件生育进程抗逆性
- 高品质棉高产保优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
- 陈德华何旭平邓建平邹芳刚季春梅孙天曙冯兴振彭长青陈源陈焕淦陈之政戴敬陈俊才车艳波王永芳
- 棉花在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种植的品种纤维品质表现为长度单一,强度偏低,纤维偏粗。已不能满足我国纺织工业纺高支纱和精梳纱的要求。1999年江苏省在国内率先启动了对纤维长在31-32mm,比强度在35cN/tex,麦克...
- 关键词:
- 关键词:高品质棉栽培技术
- 气候变暖背景下淮北冬小麦适宜播期试验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在宿迁、徐州、淮安观测站人工观测气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淮北冬小麦的适宜播期。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淮北冬小麦全生育期总积温增加了120~280℃,越冬前积温增加了50~100℃;越冬期缩短了23 d左右,越冬期平均气温升高了1.5℃左右。在气候变暖和暖冬背景下,淮北地区冬小麦适宜播期比常年推迟7~10 d,在10月中旬到10月下旬前期播种为宜。10月上旬播种,冬前易出现旺长;11月上旬或以后播种,叶龄偏小,不利于形成壮苗。温度越高,生长1张叶片所需要的能量越多,叶片生长速度越快。
- 吴新胜袁志勇贾昕远陈之政王炽
- 关键词:气候变化暖冬冬小麦适宜播期
- 武运粳2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 2008年
- 该文阐述了武运粳21号水稻品种在生产中表现的产量高、品种优、抗性强等特性,以及旱育稀植、精确肥水管理的高产栽培技术。
- 戚莉红戴传刚徐伟陈之政刘志勇
- 关键词:武运粳21号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