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志雄

作品数:26 被引量:205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福建省教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水稻
  • 8篇杂种
  • 8篇杂种优势
  • 7篇杂交
  • 7篇籼型
  • 7篇发育遗传
  • 6篇杂交水稻
  • 6篇三系杂交
  • 6篇三系杂交水稻
  • 6篇籼型三系杂交...
  • 5篇遗传方差
  • 5篇基因
  • 5篇发育遗传研究
  • 3篇性状
  • 3篇遗传率
  • 3篇品质性状
  • 3篇粒重
  • 3篇基因型
  • 3篇干物质
  • 3篇干物质重

机构

  • 20篇福建农林大学
  • 8篇浙江大学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福建省种子总...

作者

  • 26篇陈志雄
  • 18篇梁康迳
  • 14篇林文雄
  • 12篇李亚娟
  • 12篇梁义元
  • 10篇郭玉春
  • 9篇王雪仁
  • 5篇陈芳育
  • 4篇杨熙
  • 4篇徐志康
  • 4篇林福文
  • 4篇陈冬梅
  • 3篇何华勤
  • 2篇章清杞
  • 2篇杜勇
  • 1篇黄荣华
  • 1篇池晓雯

传媒

  • 3篇中国生态农业...
  • 3篇福建农业学报
  • 3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福建农业大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生物数学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1
  • 2篇2006
  • 1篇2005
  • 6篇2003
  • 9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单茎茎鞘干物质重的发育遗传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采用数量性状的加性 -显性发育遗传模型分析了按 NC 交配设计的两套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单茎茎鞘干物质重的发育遗传规律。结果表明 ,在不同的发育阶段 ,单茎茎鞘干物质重在前期以显性效应为主 ,中期以加性效应为主 ,后期加性和显性效应并重。控制单茎茎鞘干物质重的加性和显性效应基因的表达不同 ,前者趋于活跃状态 ,后者则趋于停止 ,随着发育进程的推进 ,单茎茎鞘干物质重杂种优势趋于减弱 ,值得一提的是单茎茎鞘干物质重在发育后期具有负向的显著或极显著杂种优势 ,这与栽培生理研究提到的茎鞘积累的干物质充分向穗部运转相吻合。不同发育阶段单茎茎鞘干物质重与最终生物产量之间的显性相关趋于减弱 ,到生育后期表现为负向相关 ,且程度加大。
梁康迳林文雄王雪仁章清杞陈志雄梁义元郭玉春陈芳育
关键词: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干物质重杂种优势
一种酚胺交替组装的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酚胺交替组装的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多孔支撑膜在多胺单体溶液中浸没,取出,洗涤表面后晾干;所述的多胺单体为邻苯二胺、间苯二胺、对苯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聚乙烯亚胺和哌嗪中的至...
徐志康杨熙林福文杜勇陈志雄
文献传递
不同环境下水稻谷粒重的发育遗传分析被引量:14
2003年
采用数量性状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发育遗传模型分析了水稻谷粒重在不同发育时期的2季资料,估算水稻谷粒重某一发育时间(0→t)或某一特定发育时间段(t-1→t)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早季谷粒发育动态主要受显性效应控制,在谷粒充实的第9~12天显性效应基因急剧增加,加性效应在谷粒充实的前期几乎不表达,后期虽有表达,但作用微小;晚季谷粒充实过程受加性和显性效应的交替影响,谷粒充实早期(第3~6天)以加性效应为主,中期(第9~15天)以显性效应为主,后期(第18~30天)以加性效应为主。早季谷粒充实的全过程,显性效应基因强烈表达,且发育全过程变化幅度较大;晚季加性和显性效应基因共同控制各粒充实,但以加性效应为主,总遗传效应变化幅度较早季小。加性效应基因和显性效应基因的交替作用有利于谷粒的灌浆结实。
梁康迳林文雄陈志雄李亚娟梁义元郭玉春何华勤陈芳育
关键词:水稻生长发育
籼型三系杂交稻生育期的遗传分析被引量:9
2003年
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籼型三系杂交稻生育期性状的遗传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育期性状由加性效应基因和显性效应基因共同控制,狭义遗传率(h2N)和广义遗传率(h2B)的估计值较高且均达极显著水平;生育期的3个性状均具有极显著的正向群体平均优势和负向的群体超亲优势,且3a表现基本一致,表明F1代生育期主要受恢复系影响;不育系的加性效应预测值多数为负值,恢复系的遗传效应值多数为正值,F1代的显性效应预测值多数为负值.
李亚娟梁康迳王雪仁陈志雄
关键词:生育期遗传率杂种优势
水稻耐光氧化反应特性和品质性状的表现及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采用耐光氧化鉴定筛选技术 ,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在早、晚季栽培的耐光氧化反应特性和品质性状的表现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 ,不同水稻品种的耐光氧化反应特性和品质性状表现明显差异 ,早季品质性状与晚季相比较 ,表现垩白率、垩白度、碎米率明显增加 ,整精米率显著下降。相关分析认为 ,在早、晚季栽培的水稻品种 ,其耐光氧化反应特性与品质性状间不呈显著性相关 ,而与垩白率、垩白度、精米率、整精米率、磨损率和直链淀粉含量等品质性状在早、晚季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在优质稻育种中 。
陈冬梅梁康迳林文雄陈志雄郭玉春梁义元
关键词:水稻品质性状光氧化
水稻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研究进展被引量:31
2002年
水稻产量形成规律是水稻育种和栽培的基础理论,已成为作物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从产量构成、光合生产和源库结构方面简介了水稻产量形成规律的生理生态研究进展,分析了3个方面的研究特点和构成产量形成过程的网络关系。同时水稻产量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水稻产量性状的最终表现决定于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众多基因的表达、调控和相互作用,提出应用现代发育遗传学与分子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深入研究水稻产量的形成规律。
梁康迳王雪仁林文雄陈志雄李亚娟
关键词:水稻生理生态发育遗传分子生态学
不同环境下籼型杂交稻穗干物质重的发育遗传分析被引量:4
2002年
选用穗干物质重性状差异较大的 4个籼型不育系 (A)和相应的保持系 (B)以及 5个籼型恢复系(R) ,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 (4× 5 ) ,配成一套亲本和F12个世代的遗传群体 .采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的加性 显性发育遗传模型 ,分析了两年的籼型杂交稻不同发育时期穗干物质重的遗传表现 .结果表明 ,穗干物质重的发育全过程均受到遗传主效应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控制 .在穗干物质重发育的前、中期 (15d前 )主要由显性效应控制 ,显性效应基因的表达量最大 ,环境因素的正向影响也较明显 ,可通过采取适当的栽培管理措施为稻穗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促进杂种优势潜力的充分发挥 ;在发育的中后期 (15d后 )加性效应转为主要作用 ,加性效应基因的表达也呈最活跃状态 ,这一时期对穗重进行遗传选择会获得较好的遗传进度 .
梁康迳林文雄陈志雄梁义元郭玉春何华勤
关键词:籼型杂交稻遗传方差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株高的发育遗传分析被引量:13
2002年
采用数量性状的加性—显性发育遗传模型分析了按 NC 交配设计的两套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株高的发育遗传规律 .结果表明 ,株高在不同发育阶段均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的共同控制 ,分蘖期以加性效应为主 ,抽穗期以显性效应为主 .随着发育进程的推进 ,抽穗期的杂种优势最强 .另外 ,株高在整个发育时期易受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影响 。
王雪仁梁康迳林文雄陈志雄梁义元郭玉春李亚娟
关键词: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株高遗传方差杂种优势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地上部干物质重的发育遗传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采用数量性状的加性-显性发育遗传模型分析了按NC Ⅱ交配设计的两套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地上部干物质重的发育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发育阶段,地上部干物质重以显性效应为主,控制地上部干物质重的加性效应基因几乎不表达,而显性效应基因在两年中的表达呈连续性,且在生长中期活动强度最大,环境和基因型互作会影响地上部干物质重加性效应基因的表达,而对显性效应基因表达的影响不明显,随着发育进程的推进,地上部干物质重杂种优势趋于减弱。
梁康迳林文雄王雪仁陈志雄梁义元郭玉春陈冬梅李亚娟
关键词: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发育遗传杂种优势
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对水稻茎秆抗倒性杂种优势的影响被引量:38
2000年
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加性—显性—加性×加性上位性遗传模型和统计方法 ,对水稻茎秆抗倒性杂种优势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评价水稻茎秆抗倒性的 5个性状 (秆长、茎粗、茎基抗折力、秆型指数和抗倒指数 )的杂种优势既由基因型控制也受环境 (年份 )互作效应影响 .茎粗对环境的敏感性较弱 ,表现较低的正向群体平均优势和负向群体超亲优势 .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影响了秆型指数和抗倒指数杂种优势表达的程度和方向 .秆长、茎基抗折力在不同环境中均表现正向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 。
梁康迳王雪仁章清杞陈志雄
关键词:水稻基因型杂种优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