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冬妮
- 作品数:10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沈阳音乐学院钢琴系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社会钢琴教育发展刍议被引量:1
- 2010年
- 著名钢琴家、教育家刘诗昆在一次讲座中指出,钢琴社会教育水平低下,教师队伍鱼龙混杂,极其严重的影响着社会钢琴教育的正常发展,本文将就当前社会钢琴教育的现状;如何提高社会钢琴教育的水平,对钢琴教育发展的趋势作出分析。
- 王树南马冬妮
- 审美在中国高校钢琴专业中的教学与实践
- 2019年
- 审美,作为一种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任务。在中国高校,以对音乐的听觉、感觉、鉴赏等方式进行的审美教学,不仅提升了教学效率,更提升了学生整体的综合素养。
- 刘柳马冬妮
- 关键词:审美中国高校
- 浅谈勃拉姆斯两首狂想曲的演奏与教学被引量:1
- 2014年
- 勃拉姆斯,是音乐史上在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音乐家,他的作品与19世纪下半叶欧洲的一些音乐家创作风格上不同,极具个性化,历来是中外钢琴家音乐会的保留曲目。本文主要介绍关于他的两首狂想曲(Op.79),在理解内容、演奏技巧以及钢琴教学中应注意的一些要点。
- 马冬妮
- 关键词:勃拉姆斯演奏技巧钢琴教学
- 吉纳斯特拉《第一钢琴奏鸣曲》音乐语汇分析
- 2017年
- 音乐语汇,包括旋律、和声、节奏、调式等诸多元素,它不仅是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之体现,也是作曲家创作和表达意图之呈现。本文主要通过对《第一钢琴奏鸣曲》的曲式结构,基本的节奏素材、旋律素材,及音乐创作技法进行简析,以实现笔者对此作品表现手法等要素的整体认识的提升,以期为学者在音乐处理方面提供学术参考与借鉴。
- 刘柳马冬妮
- 关键词:第一钢琴奏鸣曲音乐语汇
- 谈吉纳斯特拉《第一钢琴奏鸣曲》(op.22)的教学实践
- 2015年
- 本文从钢琴实践的角度出发,分别对吉纳斯特拉《第一钢琴奏鸣曲》(op.22)在读谱与背谱、速度与节拍节奏以及踏板与指法这三个方面进行实例分析,更为充实钢琴教学实践中的内容。
- 刘柳马冬妮
- 再谈“有教无类”——钢琴音乐教育雏论
- 2015年
- 孔子"有教无类"中"教"的实质是"教化",狭义的教育包涵其中。"教化"能开蒙人的内心思想、规范人的外在行为,因而又赋予了它规范社会的功能。钢琴音乐教育亦当属"教"的范畴,因此在履行教育职能的同时,同样兼有"教化"的责任。本文从中国传统经典出发,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讨论钢琴音乐教育中"有教无类"的理由,途径及其现实意义。
- 马冬妮
- 关键词:有教无类钢琴教育
- 吉纳斯特拉《第一钢琴奏鸣曲》弹奏技术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第一钢琴奏鸣曲》Op.22,是阿尔伯特·吉纳斯特拉重要的钢琴作品之一。本文从演奏者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作品的弹奏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使之在音色的处理方面,有一个全新的理解。
- 刘柳马冬妮
- 关键词:《第一钢琴奏鸣曲》弹奏技术
- 走近阿根廷民族文化——以吉纳斯特拉钢琴音乐为例被引量:4
- 2018年
- 阿根廷是拉丁美洲主要区域之一,以混血民族为主,其新型、独特的音乐是在不同种族文化孕育下发展至今的艺术文化的产物。本文从阿根廷音乐文化的多元性,民间素材及民族风格的创新在音乐作品中的体现等方面进行阐述,从而理解阿根廷本土文化与民族音乐。
- 刘柳马冬妮
- 关键词:民族文化钢琴音乐
- 如何演绎谭盾《八幅水彩画的回忆》被引量:6
- 2016年
- 谭盾,作为20世纪中国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之一,受到世界音乐领域的广泛关注。他凭借自由、大胆,多文化交融的创作理念,成为中国"先锋音乐"实践领域的开拓者;在音乐中,蕴含着谭盾对家乡风土人情的感悟及丰富的精神内涵,乃至成为打开湘楚文化的密码。谭盾创作的《八幅水彩画的回忆》,以民间音乐为素材,以思想为情感表达的主线,并与西方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独树一帜的风格使标题性、描绘性的音画小品,成为中国钢琴作品中新体裁、新形式的典范,推动了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本文通过对谭盾《八幅水彩画的回忆》的分析,进一步诠释音乐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审美趣味,从而透视了湖南民间艺术以及巫蛊之术的地域文化特征,更为完整的演绎这部作品。
- 刘柳马冬妮
- 关键词:谭盾湘楚文化《八幅水彩画的回忆》
- 西贝柳斯《芬兰颂》(Op.26)在钢琴中的演奏与魅力
- 2023年
- 一、西贝柳斯及其创作西贝柳斯于1865年12月8日在芬兰南部的海门林纳诞生,这是一个充满音乐气息、且文化生活极为丰富的小镇。西贝柳斯的父亲与母亲没有接受过任何音乐的专业教育,但他们在生活中对音乐所产生的浓厚兴趣,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西贝柳斯。少年时期的西贝柳斯,在跟随古斯塔夫·勒凡德尔学习小提琴之后.
- 马冬妮刘柳
- 关键词:西贝柳斯古斯塔夫少年时期小提琴潜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