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月香
- 作品数:105 被引量:613H指数:14
-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论肾主藏精的生理基础
- 本文通过文献整理,认为肾主藏精生理机能的正常进行与其他脏腑的生理机能关系密切,其中脾胃的运化作用、肾气的闭藏作用以及肝气的疏泄作用是维持肾主藏精这一机能正常进行的主要生理基础。
- 马月香
- 关键词:肾主藏精中医文献脾胃运化生理机能
- 文献传递
- 基于肝主疏泄从肝论治肾实证理论探析被引量:12
- 2021年
- 自宋代钱乙提出"肾主虚,无实也",学者对于肾实证便很少提及,以致肾实证在临床上未被充分认识,对其病因、病机阐述不明,临床疗效不佳。根据当今时代特点,研究发现肾实证在临床发病率日益增高,笔者通过查阅文献与古籍,基于肝主疏泄理论对肾实证进行探析,认识到肝主疏泄对肾主闭藏及肝失疏泄与肾实证具有紧密的相关性,肝主疏泄调控着肾精藏泄与肾气开阖,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可引发肾失藏泄、肾水失调及窍道壅闭等证,从而导致肾气机紊乱失常,邪壅肾内。肾实证临床表现主要以满、闷、壅、塞为特点,气机郁滞是其内在本质,因此提出肝失疏泄是导致肾实证的主要病机。治疗以疏肝为主要方法,并综合理气解郁、调心安神、活血祛瘀、温阳散寒等治法以恢复肝主疏泄之能,气机调畅,即可化解肾气壅塞之态,扭转肾实加剧之势。
- 高鹤丹李洪海马月香
- 关键词:肾实证肝主疏泄肝失疏泄
- 《黄帝内经》教学方法探讨被引量:1
- 2009年
- 《黄帝内经》简称为《内经》,是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其内容基本上概括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学术思想,是中医药院校的必修课程,是继承和发扬中医学的基础。但因其篇幅浩大,内容繁多,且文字古朴,义理深奥,更因其去世久远,辗转传抄,以致讹误脱简,文注纷错,因此,给《内经》的教与学带来了一定困难。特别是近年来,
- 马月香
- 关键词:《黄帝内经》教学方法中医学理论教学过程
- 中医“治未病”理论源流探析被引量:15
- 2009年
- 对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源流进行了探讨,认为先秦文化所蕴涵的哲学思想是中医学治未病理论形成的思想根源;《内经》首先提出"治未病"一词,并形成了治未病的基本理论框架;后世医家对此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 马月香
- 关键词:治未病源流
- 从“万物出乎震”谈肝气对肠道菌群的始动疏调作用被引量:3
- 2021年
- 近年来,肠道菌群以其广泛的功能作用范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但其功能的脏腑归属一直争议不断。为探究其脏腑归属与主导,作者遂查阅古籍与文献,发现肠道菌群属于中医学"虫"的范畴,而《周易》中有"万物出乎震"之说。究其生理特性与功能主导,皆与震卦和肝藏象相合,且肝气之功对肠道菌群具有始动疏调的作用。因此从调肝的角度出发,或可为临床上因肠道菌群失调所引发的病证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 李洪海李晓马月香
- 关键词:肠道菌群肝藏象肝主疏泄
- 肝主藏血机理新探被引量:13
- 2005年
- 通过文献整理 ,对肝主藏血 ,即肝能够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机理做了探讨。认为肝能够贮藏血液是由肝脏本身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肝能够调节血量是古人通过对人体的生理现象观察而得到的 ;肝能够防止出血是取“肝藏血”之“藏”字还有约束、固摄之义。
- 马月香
- 论肝主疏泄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被引量:10
- 2006年
- 对肝主疏泄的源流、发展和现状进行探讨,明确提出肝主疏泄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并论述了肝进行调节的物质基础、现代医学基础等,认为其调节作用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有关。
- 马月香乔明琦张惠云
- 关键词:肝主疏泄生理活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 肝主疏泄新识被引量:3
- 2005年
- 方鸿马月香
- 关键词:疏泄中药性能
- 活血熄风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 该文通过历代文献整理,对内风证的发病机理以及临床治疗内风证的组方用药规律等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动物实验,证明了血瘀是导致各种内风证的主要病理基础,活血化瘀是治疗各种内风证的有效法则;提出了"瘀血生风"和"活血熄风法"的基本...
- 马月香
- 关键词:治则治法瘀血生风病机
- 基于“肺主皮毛”探析汗与肺的相关性被引量:10
- 2021年
- 汗出是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而病理状态下的汗出异常是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同时也伴随他病而出现,汗理论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黄帝内经》中即有“汗为心之液”的理论,进一步研读文献发现,肺与汗出在生理和病理上均相关,如“肺主皮毛”理论为汗出之根本、玄府理论为汗出之基础、肺为汗出之司及肺病可致汗出等。基于此,本文还阐述了肺与汗在临床诊病、治疗及保健上的重要联系,以期对临床提供借鉴。
- 张星马月香
- 关键词:汗出肺病汗证《黄帝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