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燕
- 作品数:10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综合性艾滋病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北京男男性接触HIV感染者合并病毒性肝炎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with men,MSM)人群由于非保护性性交、多性伴、商业性行为等而处于感染艾滋病的高危险之中,已成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易感的三大核心人群之一。近年,MSM人群与艾滋病/性传播疾病(STD)感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 王万海马燕姜树林杨烨张晓曦邵一鸣张晓燕张凤民
- 关键词:甲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
- IL-12对HIV痘病毒载体疫苗毒性和免疫原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提高HIV痘病毒天坛株载体疫苗(vTKgpe)的免疫原性及细胞免疫反应。方法用同源重组方法在HIV痘病毒天坛株载体疫苗基因组中插入鼠白介素12(IL12)基因,获得重组病毒vTKgpe-IL12。首先经鼻腔免疫检测其毒力,然后以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LISPOT)和胞内因子染色(ICS)检测vTKgpe-IL12的细胞免疫反应,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体液免疫应答。结果重组病毒vTKgpe-IL12能正确表达mIL12和HIV抗原。mIL12对vTKgpe毒性和体液免疫应答无影响。相对vTKgpe而言,vTKgpe-IL12在末次免疫后10d,对细胞免疫应答的强度没有影响;在末次免疫后30d,针对Env的细胞免疫应答有所提高,针对gag-pol的细胞免疫应答略有下降。vTKgpe-IL12诱导的细胞免疫反应30d时比10d显著下降,尤其是针对gag-pol的细胞免疫应答显著降低。结论应用DNA初免-痘病毒加强免疫策略时,在痘病毒重组疫苗中加入IL12增强了对env的细胞免疫反应,而降低了对gag-pol的细胞免疫反应。
- 田美娟刘颖马燕刘铮凌大伟段丹丽邬超彭虹邵一鸣
- 男男性接触HIV患者中合并病毒性肝炎的状况研究
- 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由于非保护性性交、多性伴、商业性行为等高危行为而处于感染艾滋病的高危险之中。为了更全面了解HIV+MSM人群中甲、乙、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
- 王万海张晓燕马燕阳凯邓素英孟庆来邵一鸣 杨晔姜树林张晓曦
- 关键词:男男性接触者血清学诊断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既往有偿供血感染艾滋病者合并弓形虫感染状况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了解安徽省既往有偿供血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合并弓形虫感染状况,及其对艾滋病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以招募的安徽省既往有偿供血员HIV阳性感染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外周血,分离血浆,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弓形虫抗体。同时检测CD4T细胞和血浆病毒载量的水平。结果在招募的367例中,合并弓形虫感染者11例,感染率为3.0%,主要存在于CD4+T细胞数量低于200/mm3的感染者中。合并弓形虫感染者的CD4+T细胞数低于HIV单一感染者,而病毒载量则呈相反趋势。结论对晚期HIV感染者的管理,在监测CD4+T细胞的同时,应加强监测弓形虫的混合感染,以把握预防用药的合理时机,降低混合感染造成的死亡。
- 马燕徐臣邬超陈家旭周晓农汪宁丁心平苏斌王建军徐建青阮玉华张晓燕邵一鸣
- 关键词:艾滋病弓形虫
- 逆向突变型EIAV全长基因组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及体外感染性评价被引量:2
- 2005年
- 在已有全长基因组感染性克隆 pLGFD3 8的基础上,按照疫苗制作过程中 EIAV结构基因的变化规律,对其中gag基因进行定点逆向回复改造。并在gag突变的基础上增加env 突变位点。将所改造的突变克隆转染驴胎皮肤细胞(FDD)以及驴单核巨噬细胞(DL),并用逆转录酶活性检测和 RT PCR方法验证其感染性。结果发现,衍生病毒感染上述两种细胞均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细胞培养上清可检测到 RT酶活性和 RT PCR阳性。电镜下可见大量典型的病毒颗粒。然而单核巨噬细胞培养病毒感染滴度要明显高于驴胎皮肤细胞培养病毒滴度。驴胎皮肤细胞内嵌合克隆衍生病毒和父本克隆衍生病毒的复制动力学比较分析显示前者的复制比后者略有滞后。此结果为深入研究马传染性贫血病毒致病的分子机制和疫苗保护机理奠定了基础。
- 沈弢张晓燕童骁范秀娟梁华马燕相文华沈荣显邵一鸣
- 关键词: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定点突变感染性克隆
- EIAV减毒疫苗诱导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研究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减毒疫苗株接种动物体内诱导的细胞免疫学反应。方法选用健康没有EIAV感染的马,接种EIAV减毒疫苗株DLV,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疫苗株诱导的马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CD4和CD8阳性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以及3H测定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51Cr释放实验测定淋巴细胞杀伤反应。结果EIAV减毒疫苗株DLV免疫动物后,能够引起CD8+细胞明显增加,免疫马PBMC在EIAV刺激下,引起EIAV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SI≥3),并能检测出EIAV特异性CTL活性,靶细胞杀伤百分率高于30%。结论EIAV减毒疫苗株DLV免疫动物能够引起特异性EIAV细胞免疫反应,极有可能参与宿主的保护免疫作用。
- 张晓燕李红梅梁华沈弢马燕相文华沈荣显邵一鸣
- 关键词:EIAV减毒疫苗细胞免疫
- 实时定量PCR检测马传染性贫血病毒载量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 2005年
- 目的建立实时定量PCR检测血浆病毒载量的方法,对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EIAV)强毒株攻毒马和疫苗免疫攻毒马血浆中病毒载量进行了跟踪检测,探讨病毒载量和临床疾病状态的相关性.方法以EIAV强毒株LN40序列为标准,在gag保守区设计1对引物和Taqman探针,用于实时定量PCR扩增,用含扩增目的基因的体外转录RNA作标准品,获得标准曲线,对扩增样品进行准确定量.强毒株LN40直接攻毒,或者疫苗株DLV免疫马6个月后用强毒株LN40进行攻毒,跟踪检测攻毒马及免疫攻毒马血浆中EIAV载量情况.结果反应在101~109copies/ml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反应的检出下限为10 copies/ml.强毒攻毒马出现发热并最终死亡,发热期间马血浆中EIAV载量与体温呈正相关,载量最高达107 copies/ml.免疫攻毒马未出现发热,其血浆EIAV载量的总体水平低于强毒攻毒马,攻毒后3个月低至10 copies/ml以下.结论成功建立了实时定量PCR检测血浆EIAV载量的方法,并证实了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IAV病毒载量的方法来监测动物感染状态具有可行性,为EIAV致病机制研究和弱毒疫苗免疫保护机制的研究提供良好的技术平台.
- 梁华张晓燕沈弢童骁马燕李红梅相文华沈荣显邵一鸣
- 关键词: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实时定量PCR病毒载量
- EIAV减毒疫苗克隆株诱导体液免疫反应的时相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为研究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病(EIAV)减毒疫苗免疫动物后体液免疫反应的成熟时相,选用健康马4匹,2匹接种EIAV感染性克隆减毒疫苗pLGFD3毒后,另2匹接种生理盐水做对照,接种后定期采集血样,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个时相点血清中gp90,p26的结合抗体滴度,并采用细胞蚀斑染色检测病毒中和抗体滴度,分析抗体反应的规律。结果显示,感染性克隆pLGFD3毒免疫后,针对envgp90和gagp26蛋白均产生了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反应,gp90结合抗体在2个半月左右达峰值,随后尽管有轻微的波动,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直至免疫后5~6个月,随后开始轻微回落,在免疫后32个月时仍能检测到抗体的稳定存在,而p26结合抗体在1~2个月左右达峰值后则呈明显回落,在4个月时降至检测水平以下。gp90诱导的特异性中和抗体的水平同样在2个月左右达峰值,在整个观测期内持续稳定存在。结果表明,EIAV感染性克隆减毒疫苗免疫后,能诱导产生特异性的gp90,p26结合抗体以及中和抗体,而且gp90特异性抗体和中和抗体可持续稳定存在,这些抗体可能参与减毒疫苗诱导的免疫保护作用。
- 阳凯孟庆来陈新江马燕相文华张耀洲邵一鸣张晓燕
- 关键词:EIAV减毒疫苗体液免疫
- 痘苗病毒对马属动物细胞的感染性研究
- 2007年
- 目的研究痘苗病毒天坛株是否能够感染马属动物细胞,并诱导免疫马产生免疫反应。方法首先采用重组绿色荧光蛋白(GFP)的痘苗病毒WR株感染驴胎皮肤细胞(FDD)后,通过流式细胞仪定期检测GFP表达水平(病毒感染率),探索最佳感染时间,进而用重组HIV-1 Gag蛋白的痘苗病毒天坛株感染FDD,通过免疫印记实验确认Gag蛋白在细胞内表达,并且进行胞内染色,通过流式细胞仪监测病毒的复制进程;使用痘苗病毒天坛株空载体接种实验马并监测其诱导的免疫反应。结果痘苗病毒感染FDD使产生病变效应,在其内表达外源蛋白,最佳时间为48h;使实验马产生针对病毒的结合抗体。结论痘苗病毒对FDD易感,痘苗病毒天坛株能使实验马感染,提示痘苗病毒重组EIAV抗原的载体疫苗可用于马体接种免疫。
- 马燕孟庆来段丹丽王晓钧刘颖相文华沈容显张晓燕邵一鸣
- 关键词:痘苗病毒天坛株
- IL-15基因佐剂对DNA初始-重组痘苗病毒加强免疫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比较IL-15在DNA疫苗初始和重组天坛痘苗病毒加强免疫阶段对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应用PCR方法构建重组片段I8R-pE/L-IL-15-GFP-G1L,通过同源重组将IL-15基因插入到表达HIV-1CN54Gag,Pol和Env基因的重组天坛艾滋病疫苗rTV的基因组中。HIV DNA疫苗在0、3、6周与质粒pIL-15共免疫BALB/c小鼠,或仅使用DNA疫苗,rTV和rTV-IL-15在12周分别进行加强免疫。末次免疫后1、4周应用ICS和ELISPOT方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中HIV特异性细胞免疫。末次免疫后1、4周和12周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Gp120特异性抗体。结果 IL-15基因正确插入重组天坛艾滋病疫苗rTV基因组中,成功构建了重组病毒rTV-IL-15。各组免疫小鼠均诱导出HIV特异性细胞和体液免疫。尽管各组诱导的HIV特异性CD8+T细胞免疫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加强免疫后4周,DNA-IL-15/rTV-IL-15组分泌IFN-γ、TNF-α以及IFN-γ/TNF-α双因子的CD8+T效应记忆细胞百分比均值显著高于DNA-IL15/rTV组(P<0.05),分别为0.86%,0.37%和0.31%。DNA/rTV-IL-15组的gp120抗体滴度在加强免疫后1周即达到1∶40 381,显著高于DNA-IL-15/rTV组和DNA-IL-15/rTV-IL-15组(P=0.000 1,P=0.020 5),且抗体滴度持续至12周未见明显下降。而DNA-IL-15/rTV组和DNA-IL-15/rTV-IL-15组的抗体滴度则从加强免疫1周后逐渐上升,在12周达到高峰(1∶11 143,1∶16 889),DNA-IL-15/rTV组4周和12周的抗体滴度显著高于1周(P=0.009,P=0.012)。结论在初始和加强免疫阶段使用IL-15佐剂可以提高CD8+T效应记忆细胞应答水平。
- 田美娟刘莹刘铮彭虹马燕邵一鸣刘颖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