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丽华

作品数:56 被引量:265H指数:10
供职机构:贵州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农业科学
  • 22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忍冬
  • 16篇黄褐毛忍冬
  • 14篇植物
  • 5篇生物学特性
  • 5篇土壤
  • 5篇种子
  • 5篇榉树
  • 5篇挥发油
  • 4篇生物学
  • 4篇扦插
  • 3篇杜鹃
  • 3篇药用
  • 3篇有机碳
  • 3篇育苗
  • 3篇森林土
  • 3篇森林土壤
  • 3篇生物学特性研...
  • 3篇特有植物
  • 3篇自然保护
  • 3篇自然保护区

机构

  • 54篇贵州科学院
  • 11篇贵州省植物园
  • 10篇贵州师范大学
  • 6篇贵州大学
  • 3篇贵州梵净山国...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贵州省-中国...
  • 1篇毕节学院
  • 1篇贵州省第三测...
  • 1篇黄平县林业局

作者

  • 56篇黄丽华
  • 20篇陈训
  • 8篇邹天才
  • 7篇刘海燕
  • 4篇姚松林
  • 4篇汪建文
  • 4篇祁翔
  • 4篇刘燕
  • 4篇周艳
  • 4篇王济红
  • 3篇邓春英
  • 3篇龙成昌
  • 3篇莫菲
  • 3篇王道平
  • 2篇巫华美
  • 2篇周洪英
  • 2篇洪江
  • 2篇贺红早
  • 1篇吴洪娥
  • 1篇彭慧蓉

传媒

  • 16篇贵州科学
  • 8篇种子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广西植物
  • 3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食用菌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植物科学学报
  • 1篇中国植物学会...
  • 1篇中国植物学会...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8篇2014
  • 9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褐毛忍冬花形态结构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花粉形态是分类学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对种及种下的分类单位有重要意义。本试验对黄褐毛忍冬花进行了形态结构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3~4年生黄褐毛忍冬可开花结实,花期5~11月,盛期6~7月。黄褐毛忍冬节间短,开花多,花的药用价值很高。花粉近球形,具3孔沟,表面具均匀分布的小刺,刺间具网状纹理。
黄丽华李娟陈训
关键词:黄褐毛忍冬
贵州喀斯特适生经济植物黄褐毛忍冬生物学特性研究
本文从形态解剖、生长发育的节律、光合生理特性以及种子萌发生理等生物学特性方面对喀斯特适生经济植物黄褐毛忍冬(Lonicerafulvotomentosa)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形态解剖上,黄褐毛忍冬...
黄丽华
关键词:黄褐毛忍冬生物学特性光合速率蒸腾速率
文献传递
贵州稀有濒危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全球性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正逐步走向高质量发展,拥有丰富物种资源已成为夺取生物科技制高点的关键,因此,贵州稀有濒危种子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对贵州稀有濒危种子植物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选取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小黄花茶(Camellia luteoflora)、贵州红山茶(C.kweichowensis)等103种贵州稀有濒危植物,采用模式标本产地植物追溯、现存分布区及种群散布特征调查、物种濒危等级评估、混合采种迁地保育、生物资源测试分析与资源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植物物种多样性编目及其迁地保护、种子生物学特性与种子散布及分布动态变化、种苗繁育与应用栽培试验等研究。结果表明:(1)调查评估的103种贵州稀有濒危种子植物都采取了就地保护措施,但迄今为止对濒危威胁程度减轻的效应不明显,抢救性迁地保护依然必要,其中极危(CR)23种、濒危(EN)30种、易危(VU)40种、近危(NT)7种、无危(LC)3种;采用同一地理种源迁地保护有效种群P_(n)≥L_(f)·E_(e)·A_(m)的栽培方法,在贵州省植物园开展了迁地保护引种栽培试验。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3种、3650株,引种栽培平均成活率为95.47%,贵州及毗邻川、滇、桂极少数地区特有分布的种子植物70种、11010株,引种栽培平均成活率为95.80%,并且建成了活植物保育圃30200 m^(2)。(2)搜集文献大数据结合GIS信息追踪调查研究,发现了小黄花茶新分布区2.5 km^(2)、长柱红山茶(C.longistyla)新分布区1.5 km^(2)、美丽红山茶(C.delicata)新分布区1.0 km^(2)、皱叶瘤果茶(C.rhytidophylla)新分布区6.0 km^(2)、红花瘤果茶(C.rubituberculata)新分布区50.0 km^(2)、贵州槭(Acer guizhouensis)新分布区0.3 km^(2);新分布区种群增量对其减轻濒危程度的评估效果影响不明显。(3)选择了小黄花茶、贵州红山茶等20种具有贵州高原区域环境特色的经济植物�
邹天才李媛媛洪江黄丽华刘海燕陈龙张著林张维
关键词:稀有濒危植物迁地保护
一种榉树扦插苗的荒山造林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榉树(<I>Zelkova</I><I>schneideriana</I>)扦插苗的荒山造林方法。发明内容主要包括整地方法、底肥施用方法及苗木移栽方法三个技术环节。以本方法进行榉树扦插苗荒山造林,在石砾含量...
黄丽华王济红姚松林刘燕祁翔
文献传递
黔东南不同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及养分含量差异被引量:6
2014年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黔东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3种林地类型不同土层(A:0~15cm,B:15~35cm)物理性质和养分含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增加,3种林地类型土壤物理性黏粒(〈0.01mm)含量逐渐增加,总体表现为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相近,均较大,常绿阔叶林较小;土壤容重逐渐增加,总体表现为针阔混交林最大,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相近,均较小;土壤总孔隙度逐渐减小,总体表现为针叶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土壤毛管持水量逐渐减小,总体表现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随着土层深度增加,3种林地类型土壤pH值逐渐增加,但均处于较强酸性水平,总体表现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降低,总体表现为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3种林地类型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及针叶林土壤全钾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而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土壤全钾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总体上表现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逐渐降低,总体上分别表现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
张家春贺红早张玉武刘盈盈黄丽华
关键词:林地类型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养分
艳山姜(土砂仁)与几种“砂仁”的鉴别被引量:8
2004年
 对艳山姜(土砂仁)进行了形态学的研究,并与国内主要几种作为"砂仁"香料的植物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而辩明了民间称为"土砂仁、砂仁"的艳山姜与砂仁、广西豆蔻、红花砂仁、红壳砂仁、红草果等"砂仁"的形态鉴别特征。
陈训黄丽华龙成昌莫菲
黄褐毛忍冬花蕾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本文用GC/MS法对黄褐毛忍冬干、鲜花蕾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从干、鲜花蕾分别挥发油中分别分离出52、29种挥发性成分,共确定出53种化合物,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量了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黄褐毛忍冬干、鲜花蕾挥发油共有28种相同的化学成分,如L芳樟醇、α-松油醇、香叶醇等,而且含量都相对较高。
黄丽华王道平詹尚明陈训
关键词:黄褐毛忍冬花蕾挥发油GC/MS
贵州特有植物长柱红山茶种群年龄结构及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被引量:13
2015年
为评估贵州特有植物长柱红山茶(Camellia mairei var.lapiden)的资源现状,采用样方法对其种群年龄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柱红山茶种群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种群密度以中龄树>老年树>幼龄树;不同发育阶段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不同,幼龄树和中龄树均呈显著集群分布,老年树接近集群分布或随机分布;种群的3个发育阶段之空间关系不密切,均表现为负相关或不相关。长柱红山茶由于其繁殖生物学特性和受其群落之种内、种间竞争及生境异质性的影响而趋于濒危和灭绝。因此,建立长柱红山茶就地保护区和开展引种栽培,扩大其栽培种植范围以增加种群数量是保护长柱红山茶种质资源的有效措施。
杨乃坤邹天才刘海燕汪建文黄丽华
关键词:种群年龄结构
贵州特有植物贵州槭的种群结构及动态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贵州槭(Acer guizhouense)属常绿阔叶乔木,仅分布于贵州省黄平县新州镇海拔770~1 000 m有山峰屏障的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中,颇具科研和经济价值,研究其种群结构特征和数量动态变化对于探索特有植物保护生物学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对贵州槭疑似分布区开展普查,并在密集分布区设置样地进行详查,分析其种群结构与数量动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贵州槭的自然分布区极为狭窄,雷坪分布区约0.3 km^2,总计约2 600株,其中密集分布区0.03 km^2,平均种群密度78 800株/km^2,稀疏分布区0.27 km^2,平均种群密度≤1 500株/km^2;在东坡村飞云崖风景区有约0.05 km^2的稀疏分布,且在雷坪至东坡两分布区之间没有发现自然分布;采用SAFE指数和IUCN的标准评价,贵州槭属于濒危物种(EN)。(2)贵州槭幼树占种群的比重达63.23%,种群密度大小为幼树>中龄树>成年树,种群结构为增长型;种群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分别在Ⅰ龄期和Ⅸ龄期出现2个高峰,在Ⅲ-Ⅷ龄期间和Ⅹ-Ⅺ龄期间出现2个低谷,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特征;(3)人为采伐和生境遭破坏造成的植株死亡或者丧失增加是导致贵州槭种群数量稀少的主要原因,在加强就地保护的同时,开展人工育苗迁地应用栽培是现实而有效的合理保护措施。
刘海燕杨乃坤邹天才黄丽华汪建文
山茶属五种稀有濒危植物种子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长柱红山茶、美丽红山茶、贵州红山茶、皱叶瘤果茶和小黄花茶是颇具经济价值的稀有濒危植物,局部分布于贵州高原亚地区(ⅢD10 d)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针对其物种濒危以及种子繁殖困难等问题,该研究对其种子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长柱红山茶千粒重最大(3 289.70 g)、发芽率最高(81.67%),贵州红山茶千粒重最小(786.33 g)、发芽率最低(46.00%);(2)小黄花茶含水率最高(48.85%),长柱红山茶含水率最低(39.52%);(3)长柱红山茶生活力最大(98.33%),皱叶瘤果茶生活力最小(63.33%);(4)5种供试山茶种子的千粒重与生活力、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772,P<0.01),种子生活力与发芽率和发芽势呈极显著正相关(R≥0.738,P<0.01)、与发芽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532,P<0.05)。以上结果说明,种皮较坚硬而不易吸水萌发,种子遭遇动物摄食和病虫侵蚀损耗而不利于种群繁衍是其物种濒危的重要原因。该研究结果为其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参考。
吕晓梅刘海燕黄丽华杨乃坤邹天才
关键词:山茶属稀有濒危植物种子生物学特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