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免疫
  • 8篇病理
  • 7篇肿瘤
  • 7篇免疫组化
  • 6篇临床病理
  • 5篇组织化学
  • 5篇临床病理分析
  • 5篇免疫组织
  • 5篇免疫组织化学
  • 5篇病理分析
  • 4篇腺肿瘤
  • 4篇甲状腺
  • 4篇甲状腺肿
  • 4篇甲状腺肿瘤
  • 3篇蛋白
  • 3篇血管
  • 3篇P53蛋白
  • 3篇病理学
  • 3篇病理诊断
  • 2篇预后

机构

  • 20篇杭州市萧山区...
  • 1篇杭州市公安局
  • 1篇杭州市中医院
  • 1篇海宁市人民医...

作者

  • 20篇黄雅萍
  • 13篇翟梅娟
  • 10篇仇玲玲
  • 9篇赵再秋
  • 6篇章美珍
  • 4篇吴丽娟
  • 4篇孙丽君
  • 3篇蔡路兵
  • 2篇刘红胜
  • 2篇付琼
  • 2篇徐锦屏
  • 2篇黄斌
  • 2篇杨俊杰
  • 1篇金利刚
  • 1篇陈立江
  • 1篇任兴昌
  • 1篇陈晓丹
  • 1篇王虎
  • 1篇俞晓红

传媒

  • 5篇肿瘤研究与临...
  • 3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第四届全国肿...
  • 1篇中华医学会病...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D147和CD44v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的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CD147和CD44v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47和CD44v6在8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0例甲状腺腺瘤和2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TC中CD147和CD44v6的阳性表达率为46.3%和76.3%,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的13.3%和23.3%,正常甲状腺组织均阴性表达;腺外浸润组CD147和CD44v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3%和83.3%,显著高于无浸润组的25%和55%;淋巴结转移组CD147和CD44v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9%和83.9%,显著高于无转移组的16.7%和58.3%。CD147和CD44v6的阳性表达与PTC浸润与转移呈正相关(=0.282,<0.05)。结论 CD147和CD44v6在促进PTC的浸润与转移中呈互补作用,二者联合检测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以及肿瘤浸润转移的判断和预后评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仇玲玲付琼黄雅萍翟梅娟杨俊杰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乳头状肿瘤CD147CD44V6免疫组织化学
冷冻切片1000例制作的体会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冷冻切片在制作中的体会。方法采用德国产Leica-CM1900型恒冷切片机:普通胶水、苏木精染色液、质量浓度为1%醇溶性伊红、冰醋酸5ml+质量浓度为10%的中性甲醛10ml+质量浓度为95%的酒精85ml混合固定液各100ml盛于染色缸中备用。经常规冰冻切片取材、包埋、切片、染色后封片。结果2003年至2005年共制作切片1000例,诊断符合率达96.0%以上。应用德国产Leica-CM1900型恒冷切片机制作冰冻切片,使用一次性日本羽毛切片刀,切片效果良好,切片完整,厚薄均匀无皱折,结构清晰,无空泡及空网状形成,亦无冰晶等现象。结论冷冻切片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病理诊断,做好每一张切片都是一项关键性的技术操作。
仇玲玲翟梅娟黄斌黄雅萍
关键词:冷冻切片病理诊断
CTA缓冲固定液在冷冻切片制作中的应用
2005年
目的探讨CTA缓冲固定液在冷冻切片制作中的应用。方法不同的手术送检新鲜组织各切2张分别放入2组不同固定液,第1组入AFA固定液固定(90%乙醇85mL,甲醛10mL,冰醋酸5mL),第2组入CTA缓冲固定液固定(甲醇90mL,Tris1g,冰醋酸10mL),HE染色。结果CTA缓冲固定液固定的组织细胞肿胀减轻或消失、细胞收缩小、胞核胞质层次清楚、对比鲜明、核仁清晰。无1例脱片、漂片。结论CTA缓冲固定液固定组织优于AFA固定液。
孙丽君翟梅娟黄雅萍仇玲玲俞晓红
关键词:CTA固定液冷冻切片
乳腺原发性血管肉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乳腺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光镜、免疫组化对3例乳腺血管肉瘤进行观察。结果临床表现不典型,组织学显示肿瘤由弥漫增生的异常血管组成,但不同分化程度组织学变化大。免疫组化示3例均表达CD31、CD34和Ki-67。目前主要采用手术治疗。结论乳腺原发性血管肉瘤少见,预后与分化程度有关。
翟梅娟赵再秋黄雅萍
关键词:乳腺血管肉瘤病理诊断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八例临床病理分析
2008年
目的 探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AM)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8例AAM进行组织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对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由梭形和星形细胞组成,无明显异型.肿瘤细胞疏松并且间质呈黏液样或水肿样,内含散在分布的厚薄不均血管.免疫酶标结果示,肿瘤细胞VIM+(8/8)、SMA+(8/8)、Des+(3/8),S-100-,NSE-,EMA-,Keratin-;8例Ki-67<1%.结论 AAM是一种少见的特征性的间叶性肿瘤,主要累及成年女性的会阴和盆腔,肿瘤呈浸润性生长,但不发生转移.
黄斌赵再秋黄雅萍徐锦屏
关键词:黏液瘤免疫组织化学
胃肠道混合性类癌-腺癌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混合性类癌.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3例胃肠道混合性类癌一腺癌进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无特异临床症状,组织形态学特点:有类癌和腺癌两种成分。免疫组化:腺癌CK、CEA阳性,Syn、CgA、NSE均阴性,类癌Syn、CsA、NSE阳性,CK、CEA可阴性也可阳性。结论 胃肠道混合性类癌-腺癌少见,依据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标记可确诊。
翟梅娟章美珍赵再秋吴丽娟黄雅萍
关键词:胃肠肿瘤病理学免疫组化
10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 研究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简称恶黑)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染色在恶黑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肛管直肠恶黑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免疫组化SP法作HMB45、S-100蛋白、vimetin等染色.结果: 10...
刘红胜章美珍赵再秋翟梅娟黄雅萍
关键词:黑色素瘤肛管直肠免疫组织化学临床病理
文献传递
p16和p27kip1在乳腺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 p16和 p27kip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89例乳腺癌组织进行 p16和 p27kip1表达检测,结合临床病理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89例乳腺癌中,p16蛋白和 p2...
徐锦屏赵再秋黄雅萍
关键词:P16P27KIP1乳腺癌免疫组化生物学行为预后
文献传递
食管鳞癌p16和p53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 p16、p5 3蛋白在食管鳞癌 (ES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利用 S- P法检测 5 6例 ESC中 p16和 p5 3蛋白的表达。结果 :5 6例食管鳞癌中 ,p16蛋白表达阳性 2 1例 ,占 37.5 % ,p5 3蛋白表达阳性 35例 ,占 6 2 .5 % ,p16和 p5 3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关系密切 ,随分化程度的降低 ,p16蛋白阳性率逐渐降低 (P<0 .0 2 5 ) ,p5 3蛋白阳性率逐渐增加 (P<0 .0 5 ) ,p16阳性表达组 p5 3表达显著低于 p16阴性组 (P<0 .0 1) ,且与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关系。结论 :联合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 p16和 p5 3蛋白的表达有助于综合判断食管鳞癌的恶性程度和转移潜能。
翟梅娟章美珍赵再秋吴丽娟黄雅萍
关键词:食管鳞癌P16蛋白P53蛋白免疫组化
酒后小白鼠生殖系统组织制作方法的实验探讨
2005年
目的探讨酒后小白鼠生殖系统组织标本的制作方法。方法取20只饮酒3个月后的雄性小白鼠的睾丸、附睾、阴茎组织各切2块分成2组,第1组经10%甲醛固定,第2组经自配固定液固定(苦味酸饱和水溶液50mL,甲醇40mL,冰醋酸10mL)、包埋、切片、HE染色。结果自配固定液组组织平整、入水不散、易连续切片,染色鲜艳,胞核清晰。结论自配液组织制作方法优于甲醛固定制作方法。
孙丽君翟梅娟黄雅萍仇玲玲蔡路兵
关键词:生殖系统小白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