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雪英

作品数:13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阴道
  • 4篇阴道假丝酵母...
  • 4篇阴道假丝酵母...
  • 4篇外阴
  • 4篇外阴阴道
  • 4篇外阴阴道假丝...
  • 4篇外阴阴道假丝...
  • 4篇假丝酵母
  • 4篇假丝酵母菌
  • 4篇假丝酵母菌病
  • 3篇药敏
  • 3篇子宫
  • 2篇药敏试验
  • 2篇药敏研究
  • 2篇异位症
  • 2篇妊娠
  • 2篇妊娠期
  • 2篇上皮
  • 2篇上皮性
  • 2篇子宫内膜

机构

  • 10篇长治医学院附...
  • 4篇长治医学院附...
  • 2篇长治医学院
  • 2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12篇任雪英
  • 3篇杨维斌
  • 3篇王霞
  • 1篇秦艳丽
  • 1篇苗聪秀
  • 1篇张洪文
  • 1篇张洪文
  • 1篇申向东
  • 1篇李晋琼
  • 1篇张静
  • 1篇李晓苗
  • 1篇刘丽萍

传媒

  • 5篇长治医学院学...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长治学院学报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课间见习教学模式在妇产科见习教学中的运用被引量:1
2014年
以理论授课与课间见习相交叉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极大提高了学生实践与综合分析能力,有利于巩固其理论知识、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深了学生所学的妇产理论知识的理解。
任雪英王霞秦艳丽
关键词:妇产科课间见习教学模式
108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菌种分型及药敏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了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及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菌种分布情况及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28例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的RVVC患者及80例VVC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用沙堡氏琼脂培养基培养。菌种鉴定采用ATBExpression半自动细菌鉴定仪,药物敏感性测定使用真菌药敏纸片。结果108株假丝酵母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VVC组和RVVC组分别占90.0%和71.4%;非白色假丝酵母菌RV.VC组和VVC组分别占28.6%和10.0%;RVVC组白色假丝酵母菌比例低于VV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中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均以光滑假丝酵母菌为主。RVVC及VVC组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依次为制霉菌素(99.1%)〉克霉唑(95.4%)〉酮康唑(94.4%)〉咪康唑(71.3%),白色假丝酵母菌对唑类药物的敏感性高于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色假丝酵母菌是RVVC、VVC的主要菌种,非白色假丝酵母菌比例在RVVC组显著高于VVC,其中以光滑假丝酵母菌为主;假丝酵母菌对制霉菌素,酮康唑,克霉唑的敏感性高,对咪康唑的敏感性低,且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对咪康唑的敏感性显著低于白色假丝酵母菌。
任雪英张洪文杨维斌杨艳红
关键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复发药物敏感试验
108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菌种分型及药敏研究
目的:通过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患者阴道分泌物真菌分离培养、菌种分型及体外药物敏感实验,了解VVC及RVVC的菌种分布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减少VV...
任雪英
关键词:外阴阴道炎假丝酵母菌药敏试验
文献传递
女性绝经前后性激素与血脂水平变化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分析女性绝经前后性激素与血脂水平的变化,指导围绝经期的女性保健。方法:选择围绝经期女性90例,并分为绝经前组(45例)和绝经后组(45例),分析两组女性的性激素与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绝经后雌二醇(E2)水平显著下降,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显著上升,与绝经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绝经后睾酮(T)水平略有上升,与绝经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脂蛋白-α(LP-α)水平显著上升,与绝经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绝经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有所下降,与绝经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围绝经期应定期检查性激素与血脂,出现异常时应及早采取雌激素替代治疗和降脂治疗,并加强日常锻炼,合理饮食,以保障围绝经期女性身心健康。
任雪英
关键词:女性围绝经期性激素血脂
TP及PC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疗方案(TP)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及毒性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卵巢上皮性癌,其中TP方案38例,环磷酰胺加顺铂(PC)方案36例,比较两组在缓解率、毒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TP组作为一线用药有效率81.57%,PC组作为一线用药有效率为55.56%,两者有显著性差异。消化道副反应TP组高于PC组,血液系统副反应TP组低于PC组,两者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TP作为治疗晚期卵巢癌一线用药疗效高于PC,而且毒副作用小,推荐作为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一线方案。
任雪英
关键词:卵巢上皮性癌紫杉醇化疗
220例妊娠期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菌种分析
2009年
目的:了解本地区妊娠期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致病菌种及检出率。方法:随机对220例门诊妊娠期妇女阴道分泌物进行假丝酵母菌涂片、培养及菌种鉴定。结果:妊娠期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检出率为30.91%,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占79.59%,其次是光滑假丝酵母菌占18.37%,克柔假丝酵母菌占2.04%。结论:妊娠期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检出率较非孕妇女高,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光滑假丝酵母菌是非白假丝酵母菌的主要菌种,其发病机制涉及多方面的因素。
任雪英张洪文
关键词:妊娠假丝酵母菌
甲状腺转录因子-1和叉头框蛋白A2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研究甲状腺转录因子-1(NKX2-1)和叉头框蛋白A2(FOXA2)在上皮性卵巢癌(EO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为EOC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行手术切除的56例EOC患者和42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术中分别切取EOC患者的癌变组织(卵巢癌组)及癌旁正常组织(癌旁组织组),切取良性卵巢肿瘤患者的良性卵巢上皮组织(良性组),在液氮中速冻后超低温保存。检测各组织中NKX2-1和FOXA2 mRNA及蛋白表达量,分析癌变组织中NKX2-1和FOXA2表达量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卵巢癌组NKX2-1 m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良性组和癌旁组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OXA2 m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良性组和癌旁组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良性组和癌旁组织组NKX2-1、FOXA2 m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OC组织中NKX2-1和FOXA2呈负相关关系(r=-0.682,P=0.000)。EOC组织中NKX2-1与肿瘤大小、组织分化程度、FIGO分期有关(P<0.05),FOXA2与组织分化程度和FIGO分期有关(P<0.05);其中NKX2-1阳性表达患者5年死亡率显著高于阴性表达患者(P<0.05),FOXA2阳性表达患者5年死亡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患者(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FIGO分期、NKX2-1阳性表达和FOXA2阴性表达是影响EO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EOC组织中NKX2-1表达上调、FOXA2表达下调,与组织分化程度、FIGO分期和患者5年死亡率密切相关,可作为EOC预后预测的生物学指标。
任雪英杨维斌李晓苗
关键词:上皮性卵巢癌甲状腺转录因子-1生存率
CD146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
2013年
目的:检测CD146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情况,从而进一步研究子宫腺肌病发病中的参与因素。方法: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146在30例AM在位内膜、异位内膜和30例正常子宫内膜的表达。结果:(1)AM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组织CD146的表达强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AM异位内膜高于在位内膜(P<0.05);(2)CD146在三种内膜的表达均为分泌期高于增生期,但在正常内膜两者的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CD146在三种子宫内膜中表达的不同变化参与了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的过程。
任雪英王霞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免疫组织化学CD146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及异位内膜IGF-1及IGFBP-3的表达
2017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胰岛素样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表达水平,并探讨IGF-1及IGFBP-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64例(内异症组),另选择同期入院的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4例作为对照(非内异症组),2组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毕分别取2组患者的内膜组织,经免疫组化、染色等步骤,制作好切片,在光镜下进行结果判定。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GF-1在内异症患者的异位内膜间质细胞和腺上皮细胞均呈中度、强阳性表达,在内异症患者的在位内膜间质细胞(59例)及腺上皮细胞(62例)呈中度、强阳性;在非内异症患者子宫内膜间质细胞(48例)及腺上皮细胞(52例)呈阴性表达;IGFBP-3在内异症患者异位内膜间质细胞(62例)及腺上皮细胞(60例)呈阴性表达,在内异症患者在位内膜间质细胞(58例)及腺上皮细胞(52例)呈阴性表达,在非内异症患者子宫内膜间质细胞(51例)及腺上皮细胞(48例)呈强阳性表达。结论:IGF-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均呈中度阳性及强阳性表达,在非内异症患者子宫内膜细胞则大部分呈阴性表达;而IGFBP-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大多数均呈阴性表达,在非内异症患者子宫内膜细胞大多数呈阳性表达,推测IGF-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而IGFBP-3在对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
李晋琼申向东刘丽萍任雪英张静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致病菌种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了解本地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致病菌种及其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用假丝酵母菌定位显色培养基和真菌鉴定卡进行假丝酵母菌菌种鉴定,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真菌药敏纸条FUN-ATB2进行药敏实验。结果:VVC致病菌株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占86.09%,光滑假丝酵母菌占7.83%,热带假丝酵母菌3.48%,克柔假丝酵母菌占2.61%。致病菌株对制霉菌素、酮康唑、克霉唑敏感率较高,对咪康唑、伊曲康唑耐药率较高。结论:VVC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临床治疗应参考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以提高其治愈率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任雪英
关键词:VVC假丝酵母菌药敏试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